这个网站包含科学和医疗信息。 仅供医疗和保健专业人员使用。
The statement2
请选择通过您的邮箱或者微信获取验证码
微信 扫描二微码进入微信公众号。点击键盘图标,输入“我是医疗人士”获取验证码。在下方空格输入验证码。

医疗人士专用

  • 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
    • 口服乳酸杆菌GG对接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期间所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Armuzzi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大学内科学系
      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大学卫生学系
      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大学医学病理学学系
      意大利罗马罗马第二大学人类营养学

      研究题目︰
      口服乳酸杆菌GG对接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期间所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辅助药理及药物期刊2001;15:163-169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036.2001.00923.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一周三联疗法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黄金标准。然而,肠道副作用是此等治疗方案的主要缺陷之一。补给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减少此类药物相关的表现形式。

      目的: 
      确定于对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上添加益生乳酸杆菌GG能否帮助预防或减少肠道副作用这负担。

      方法: 
      60名健康无症状但确诊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被随机分为1周雷贝拉唑(毎日两次20毫克)、克拉霉素(毎日两次500毫克)、替硝唑(毎日两次500)以及益生乳酸杆菌GG长达14日或以相同的方案给予安慰剂。患者在治疗的1星期间及完成了实验后的3星期间填写认可的问卷调查,来断定副作用的类型及严重性以及作一耐受性的全面评估。

      结果: 
      乳酸杆菌GG补给组的腹泻、恶心及味觉障碍有明显减少(相对风险分别为= 0.1,95% CI: 0.1–0.9;相对风险= 0.3,95% CI:0.1 –0.9;相对风险= 0.5,95% CI:0.2–0.9)。一项耐受性的全面评估显示,其差异明显有利于乳酸杆菌GG补给组(P=0.04)。

      结论: 
      补给乳酸杆菌GG对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相关的副作用以及整体治疗的耐受性有着正面的影响。

    • 以乳酸杆菌GG作为预防性药物能减少患有呼吸感染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腹泻:一项随机的实验。

      研究人员(们)︰
      Arvola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院坦佩雷大学及儿科学系医学院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生理及临床营养学系
      芬兰坦佩雷保健中心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病毒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儿科学系

      研究题目︰
      以乳酸杆菌GG作为预防性药物能减少患有呼吸感染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腹泻:一项随机的实验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1999;104(5):e64

      参考连结︰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04/5/e64.long

      摘/概要︰
      目的:
      抗菌治疗可能会干预到肠道菌群能否被定植的能力,这可能会引起临床症状,而最常见的就是腹泻。跟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一个短暂、自限性的疾病,伸延至由电解质紊乱、脱水、腹部绞疼、伪膜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甚至死亡。接受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儿童的腹泻发病率尚未查明。除了要发掘更需要用到抗菌剂的情况外,亦需要一些能预防跟抗生素相关腹泻之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评估三个月前未有使用过抗菌剂的儿童于接受抗菌治疗后出现腹泻的病发率。另一个目的则是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乳酸杆菌GG;美式培养物收藏库53103),这一具巳被记录为安全及对治愈病毒性胃肠炎有效的益生菌菌株在预防跟抗生素相关腹泻方面的潜能。

      方法:
      在芬兰坦佩雷大学或坦佩雷城市的健康中心诊所,对167名被邀请参与这项研究的病人,处方口服抗菌药物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这些病人当中,有48名没法跟进;因此,包括在这项研究的最终人数是119名年龄介乎2星期大到12.8岁(平均:4.5岁)的儿童。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他们均在3个月前未有掂受任何抗菌药物、未曾患上肠道疾病及不需要接受静脉抗菌药物治疗。
      这些病人被随机分配为在他们的抗菌疗程期间每日两次接受安慰剂或2 x 1010菌落形成单位的乳酸杆菌GG胶囊。乳酸杆菌GG与安慰剂胶囊不论外观或味道皆不能被区分。父母均在家中把及后三个月每日的症状以及大便的次数及硬度记录在日记。腹泻被定义为每日出现至少三次水或稀便,连续至少两日。对有出现腹泻的个案,测试其粪便样本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及星状病毒)及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酵母菌)的含量 。通过分析粪便的尿素酶、 β- 葡萄糖苷酶及 β- 葡萄醣醛酸酶的活性来评估肠道菌群的代谢活性。本实验主要是要量度在开始抗菌治疗后的首两个星期出现腹泻的次数,因为这段时期最可以反映出抗菌药物的效力。其次是要量度粪便尿素酶、 β- 葡萄糖苷酶及 β- 葡萄醣醛酸酶的活性。
      在跟进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有80%的肠道症状报告都是在开始了抗菌治疗后的首两个星期出现的。乳酸杆菌GG组于抗菌治疗的两星期内所出现的腹泻次数是5%,而安慰剂组的则是16% (÷2 = 3.82)。乳酸杆菌GG的治疗效用(95%可靠区间)是−11% (−21%–0%)。在有出现腹泻的个案当中, 分别有2至3个个案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及 诺瓦克样环状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这两组中有75%的腹泻病人年龄介乎于3个月大至5岁之间。由大便频率(平均:每日5次; 值域 :3至6次)及腹泻时间之长短(平均:4日; 值域 :2至8日)可证明两组腹泻的严重程度相约。
      乳酸杆菌GG与安慰剂两组的粪便尿素酶及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而非 β-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于抗菌治疗开始后有明显改变。尿素酶及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下降于没有腹泻的病人是可逆转的,但这肠道菌群上的改变于有出现腹泻的病人却更明显及持久。与治疗前所收集的样本相比,由在开始抗菌治疗后3星期、1及3个月所收集样本测出稳定的酶活性可证明,这3种酶的活性可于三星期内被正常化。

      论述: 
      本研究发现,腹泻的发病率于接受单次抗菌治程后是16%。与此相比,早前所报导与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归咎于最近出现了一项能扰乱肠道菌群导致并发症的抗菌疗法。 而本研究则以粪便酶活性被短暂下降的实验结果证明肠道菌群代谢活性上所出现的变化。
      经常建议利用不同的益生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来预防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虽然益生菌在预防及治疗病毒性肠胃炎已被证明有效益;但它在儿童抗菌治疗期间的用处尚未查明。 我们观察到,给予正在接受对抗呼吸道感染之抗菌治疗的儿童乳酸杆菌GG,能减少出现与抗生素相性腹泻的发病率至三份之一。这效益可能是由益生菌的几个功能,即其制造抗菌物质、与体内物质争相黏附受体及营养、及刺激肠道抗原的特定及非特定免疫反应所致 。

      结论:
      乳酸杆菌GG,这一益生菌株,对预防正在接受对抗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儿童出现腹泻有效益。

    • 补充乳酸杆菌GG及三丁酸甘油酯能减少抗生素所引起之肠道损伤。

      研究人员(们)︰
      Cresci G et al.

      (各)研究单位︰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克利夫兰诊所
      佐治亚州奥古斯塔佐治亚健康科学大学

      研究题目︰
      补充乳酸杆菌GG及三丁酸甘油酯能减少抗生素所引起之肠道损伤

      科学/医学刊物︰
      肠外及肠内期刊2013;37:763-774

      参考链接︰
      http://pen.sagepub.com/content/37/6/763.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抗生素治疗负面地改变着肠道微生物丛。乳酸杆菌GG(LGG)可降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AAD)症状,但其机制尚未查明。丁酸纤维素对肠道健康有效益。肠道之基因表达能在没有肠道微生物丛的情况下改变。我们假定,因抗生素而引起之肠道微生物变化会减低丁酸纤维素的产量,改变着涉及到调整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以及水及电解质的吸收量之基因,从而导致AAD,而同时补给LGG及/或三丁酸甘油酯则可预防出现这些变化。

      方法:
      介乎6至8个星期大、被喂饲标准餐食的C57BL/6小鼠被分配为8个治疗组别(±盐、±LGG、±三丁酸甘油酯或两者都有)。小鼠每日口服药物及±用途广泛之抗生素,长达7日。每日均有记录水的摄取量以及量度体重。取得肠道组织样本,并以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检验法量度涉及水及电解质吸收、丁酸转运以及肠道完整性基因及蛋白质之表达量。

      结果:
      抗生素减少了肠道内信使RNA(mRNA)(丁酸转运体及受体、Na+/H+交换输送体、Cl-/HCO3-及一条水的通道)及蛋白质(丁酸转运体,Na+/H+交换输送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补给LGG及/或三丁酸甘油能维持其肠道信使mRNA的表达量至对照动物的水平,而三丁酸甘油酯则能维持其肠道蛋白质表达至对照动物的水平。

      结论:
      用途广泛之抗生素能减少小鼠肠内阴离子交换输送体、丁酸转运体及受体以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同时补给口服LGG及/或三丁酸甘油能把这些损失减少。因此,可以提供以LGG及/或三丁酸甘油酯优化肠道健康为一项预防ADD的治疗方法。

    • 以深入16S rRNA序列测试来揭示一种抗生素对人类肠道菌群的普遍影响。

      研究人员(们)︰
      Dethlefsen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加州史丹佛史丹佛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美国加州史丹佛史丹佛大学医学系
      美国麻省木洞海洋生物实验Josephine Bay Paul比较分子生物及进化学中心
      美国加州帕罗阿尔多退伍军人事务帕洛阿尔托医疗保健系统

      研究题目︰
      以深入16S rRNA序列测试来揭示一种抗生素对人类肠道菌群的普遍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期刊  2008;6:2383-2400

      参考链接︰
      http://www.plosbiology.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bio.0060280

      摘/概要︰
      人类的肠道菌群不论在营养、发育、新陈代谢、对抗病原及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均担任重要角色,因此它对其宿主的健康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抗生素可破坏这些共同进化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些个别人仕急性或慢性疾病之案例。以往我们对抗生素能对菌群造成之干扰这方面的认识受着目前研究方法的低敏感度、辨别能力不足以及的高成本所规限。使用焦磷测序技术来产生大量的16S rDNA序列标签绕过了这些限制,并揭示了之前尚未被开发之“罕有生物圈”。我们在三名健康实验对象接受环丙沙星治疗前后,测试他们肠道末梢的细菌群落,从而从rRNA基因的两个高变区中,取得超过7,000条完整的rRNA序列以及超过900,000个焦磷酸测序的读物。一份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期刊的相关文章(见House et al.,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0255)亦说明,利用这些方法能获取一致的分类数据。V6及V3变区的焦磷测序识字别了3300到5700个菌类,占了从这些样本取得之变区序列标签的99%以上。环丙沙星的治疗影响了肠道内约三份之一菌类之含量,减少了菌群分类的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均匀度。然而,这效应的幅度却因人而异,而有些菌类对环丙沙星的反应亦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虽然人与人之间菌群的组合上的不同是样本之间最大差异的根源,但我们发现两个不相关的人亦有共享一定程度、令人惊讶的菌群相似度。在这三名实验对象中,他们菌群的组合于治疗结束的四星期后与其治疗前的状态极为相似,但亦有数个菌群未能在6个月内恢复。这些环丙沙星对肠道菌群之效应与在拥有正常肠道功能参与者以及之前已假设环丙沙星只会对肠道菌群有不多的影响之测试所得的报告有所不同。这些观测所得的结果支持人类肠道菌群是具有过剩功能这一说法。这能快速恢复治疗前的菌群组合的结果表明了有某种具有能促菌群进还原能力之因素的存在,这因素的本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 乳酸杆菌GG对预防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

      研究人员(们)︰
      Vanderhoof JA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大学儿科学系
      美国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儿童医院黑山儿科
      美国内布拉斯加奥马哈克赖顿大学儿科及心理学系

      研究题目︰
      乳酸杆菌GG对预防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

      科学/医学刊物︰
      J Pediatr 1999;135:564-568

      参考链接︰
      http://www.jpeds.com/article/S0022-3476(99)70053-3/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干酪乳酸杆菌鼠李糖菌种 (鼠李糖乳酸杆菌GG) (LGG)与口服抗生素一并使用时能否减低患有急性传染病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次数。

      研究设计:
      202名年龄介乎6个月大至十岁的儿童参加,188名完成了实验计划的所有阶段。于一项双盲、随机实验中以门诊形式每日把1 × 1010 – 2 × 1010菌落形成单位的LGG或相对的安慰剂给予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儿童。不知情的调查人员每3日通过电话询问主要护理人员有关肠道症状(主要是大便的频率及硬度)出现的次数。

      结果:
      按照每日两次或以上出现液状粪为腹泻的定义,25名以安慰剂治疗,但只有7名以LGG治疗的病者出现腹泻。整体而言,与安慰剂组相比,于抗生素疗程开始到第十日期间,乳酸杆菌GG能明显减低大便的频率以及增加大便的硬度。

      结论:
      乳酸杆菌GG能减低正在接受以口服抗生素来治疗常见儿童感染病的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次数(J Pediatr 1999;135:564-8)。

    • 益生菌对预防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们)︰
      Szajewsk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胃肠病及营养学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预防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分析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2006;149:367-372

      参考链接︰
      http://www.jpeds.com/article/S0022-3476(06)00383-0/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有系统地评估益生菌对预防儿童出现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ADD)的效益。

      研究设计:
      于以下到2005年12月为止前可用的电子数据库搜索以任何语言编写、与AAD及益生菌相关之研究报告:MEDLINE、EMBASE及考科蓝图书馆。只纳入了被视为随机对照试验(RCT)之研究作评估。

      结果:
      纳入了6个以安慰剂作为对照RCTs(共766名儿童)。相比安慰剂,益生菌治疗能把ADD的风险从28.5%减低至11.9%(相对风险RR 0.44,95% CI 0.25至0.77,随机效应模型)。预先计划好的小组分析显示,这ADD风险减低的效应是与使用了乳酸杆菌GG相关的(2个RCTs,307名参与者,相对风险RR 0.3,95% CI 0.15至0.6), 布拉氏酵母菌(1个RCT,246名参与者,相对风险RR 0.2,95% CI 0.07至0.6)或 双歧雷特氏B菌及嗜热链球菌(1个RCT,157名参与者,相对风险RR 0.5,95% CI 0. 3至0.95)。

      结论:
      益生菌能减低儿童出现ADD的风险。在每7位于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本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病人当中,如同时有接受益生菌治疗,便可减少1位会出现ADD的病人。

    • 补给益生菌能改善幽门螺旋菌的根除治疗-一项以安慰剂作为对照、双盲的随机性初步研究。

      研究人员(们)︰
      Myllyluoma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及生物医药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营养研究基金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哈特曼研究所细菌及免疫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实验室
      芬兰赫尔辛基维利奥有限公司之研究中心

      研究题目︰
      补给益生菌能改善幽门螺旋菌的根除治疗-一项以安慰剂作为对照、双盲的随机性初步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辅助药理及药物期刊 2005;21:1263-1272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036.2005.02448.x/abstract;jsessionid=A22B288B0BF917842A15B0EBDE538079.f01t01

      摘/概要︰
      背景: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成因,同时它亦是胃溃疡以及胃癌的风险因素。

      目标:
      通过一项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作为对照的实验来测试补给益生菌对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之耐受性及疗效的影响。

      方法:
      一共338名志愿者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测试。47名起初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测试呈阳性反应的实验对象在接受治疗后通过13C尿素呼吸及酶联免疫血清测试来重新评估其感染测试结果。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过程及治疗后的3星期期间,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为接受益生菌治疗(鼠李糖乳酸杆菌GG、鼠李糖乳酸杆菌LC705、双岐杆菌Bb99及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JS)或安慰剂,并把他们每日的症状记录在一本标准的日记上。

      结果:
      当评估出现新或更重症状的频率时,发现两组之间个别症状出现的频率并无显著的差异。然而,与照安慰剂组相比,在整个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当中,以症状总评分变化(P = 0.038)来衡量, 益生菌组出现较少跟治疗相关的症状。益生菌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较高,虽然这差异并非显著(91% vs. 79%, P = 0.42)。从这组的粪便中测出的益生细明显菌较高(P < 0.001)。

      结论:
      在这项初步研究中,补给益生菌并没有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期间明显减少新或更重症状出现的频率。然而,当把所有症状的严重程度考虑在内时,我们的数据显示这可能能改善对根除治疗的耐受性。此外,这些结果证明,即使用于密集式的抗菌治疗,益生细菌亦能活存于肠道内。

    • 以益生菌来预防儿童出现跟抗生素相关之腹泻。

      研究人员(们)︰
      Johnston BC et al.

      (各)研究单位︰
      加拿大安大略汉米尔顿临床流行病及生物统计学系麦克马斯特大学
      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巴斯帝尔大学
      挪威奥斯陆挪威知识中心之健康服务部

      研究题目︰
      以益生菌来预防儿童出现跟抗生素相关之腹泻

      科学/医学刊物︰
      考科蓝实证医学数据库之系统性回顾 2011;11:CD004827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14651858.CD004827.pub3/abstract;jsessionid=5CB37E9375AEE7EB300FE3E85F9A6EAE.f03t04

      摘/概要︰
      当抗生素扰乱了肠道内良性与坏的细菌之自然平衡时,这会导致有害细菌大量繁殖至超过正常数量,便会出现跟抗生素相关之腹泻(AAD)。AAD的症状包括频繁的水状排便以及腹部绞痛。我们能于饮食补给剂或酸奶中找到益生菌,它们可能对细菌或酵母有效益。益生菌可能可以恢复肠内细菌的自然平衡。我们审查了16项研究,并提供最好的证据。这些研究测试了3432名同时服用予益生菌及抗生素来预防AAD(年龄介乎2个星期至17岁)的儿。这些参与者接受了益生菌(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或布拉氏酵母菌单一或组合治疗)、安慰剂(不含益生菌的药丸)、其他被认为能预防AAD的治疗方法(即蒙脱石或婴儿奶粉),或没有治疗。参与者接受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或布拉氏酵母菌单独或组合),安慰剂组(药丸不含益生菌),认为是预防AAD的其他治疗法(即蒙脱石粉剂或婴儿奶粉配方)或没有接受治疗。这些均是短期的研究,时间长短差异从十日到三个月不等。分析结果证明,益生菌对预防AAD可能有效。由于益生菌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断定益生菌一般容易被接受,很少出现轻微副作用。这些研究中被报告的副作用包括皮疹、作呕、气腹、胃肠气胀、呕吐、多痰、胸痛、便秘、味觉障碍以及食欲不振。目前的数据表明,每日服用5至40十亿 CFU高剂量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布拉氏酵母菌可能可以预防ADD病发,而这已被记录为不会在健康的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这高剂量的效益仍需要由一个大型良好设计的随机研究来确定。有关其他益生菌制剂于小儿ADD的效益及安全性,未能得出结论。现时仍需要更精密的研究来评估特定益生菌菌株之效益及益生菌的安全。

    • 益生菌在预防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们)︰
      D’Souza A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英国伦敦哈默史密斯医院帝国学院医学院医学院照料老人部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预防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综合分析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医学期刊2002;324:1361-1366

      参考链接︰
      http://www.bmj.com/content/324/7350/1361

      摘/概要︰
      目标:
      评估益生菌在预防及治疗与使用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效益。


      设计:
      综合分析;分析、合并及比较了结果数据(没有出现腹泻病人的比例)来决定治疗与对照组之间的胜算比。


      数据识别过程:
      通过1966和2000之间的的Medline及考科蓝图书馆来搜索相关之研究报告。


      经审核的研究报告:
      9项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作为对照之益生菌实验。


      结果:
      9项研究的其中2项审查了益生菌对儿童的效益。 4项研究使用了1种酵母(布拉氏酵母菌),4项使用了乳酸杆菌以及1项使用了一株能制造乳酸的肠球菌。3项研究使用了益生菌细菌菌株的组合。在所有9项的研究当中,益生菌是与抗生素一并给予的,而对照组则被给予安慰剂及抗生素。相比安慰剂,在预防出现抗生素相关之腹泻方面、优于积极治疗、酵母的胜算比是0.39 (95% 可靠区间0.25 至0.62; P<0.001),而乳酸杆菌的则是0.34 (0.19至0.61; P<0.01) 。相比安慰剂,合并后优于积极治疗的胜算比是0.37 (0.26 至0.53; P<0.001)。


      结论:
      这项综合分析证实,益生菌是可以用来预防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而布拉氏酵母菌及乳酸杆菌则可能亦具有这方面的潜能。益生菌在治疗与抗生素相关之腹泻的疗效,还有待证实。应举行一项更大型的实验来看看把益生菌作为例行预防试剂的需要及其中所需的费用。

  • 降低感染风险
    • 益生元及益生菌的补充能预防早产婴儿感染鼻病毒: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研究人员(们)︰
      Luoto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儿科及青少年医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病毒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功能性食品论坛

      研究題目︰
      益生元及益生菌的补充能预防早产婴儿感染鼻病毒: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2014;133:405-13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13)01307-9/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现时必需要找出一项简单又安全能预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RTIs) 的策略。

      目的: 
      我们假设提早补给益生源或益生菌,能减少一组早产婴儿出生首年患跟病毒有关RTIs之风险。

      方法: 
      在这项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之试验(ClinicalTrials.gov编号 NCT00167700)中,94名早产婴儿(胎龄为 ≥32 + 0及 ≤36 + 6週,出生体重 为>1500克)于他们出生后三至六十日之间在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医院内被分配接受口服益生源(低聚半乳糖及聚葡萄糖之 1: 1混合物)、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菌株GG ATCC 53103)或安慰剂(微晶纤维素)。主目的是要通过核酸测试从鼻腔拭抹证实临床上定义为跟病毒有关的RTI发作之次数。次目的则是这些RTI的严重程度及时间之长短。

      結果: 
      发现到接受了益生源(相对风险[RR], 0.24; 95% CI, 0.12-0.49; P < .001)或益生菌(RR, 0.50; 95% CI, 0.28-0.90; P = .022)婴儿,RTI病发之次数明显较接受安慰剂的少。另外,益生源(RR, 0.31; 95% CI, 0.14-0.66; P = .003)及益生菌(RR, 0.49; 95% CI, 0.24-1.00; P = .051) 组因鼻病毒引起80% RTI病发的次数明显较安慰剂的少。感染期间的鼻病毒RNA量、鼻病毒RNA脱落, 鼻病毒感染之严重程度、时间长短或鼻病毒RNA在各组间未有不同。

      结论: 
      利用特定种类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来改变肠道菌群,可能这能提供一种新的和低成本方法来减低鼻病毒感染的风险。

    • 乳杆菌GG的服用帮助日托中心儿童预防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Hojsak I et al.

      (各)研究单位︰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Klaićeva16,萨格勒布儿童医院,儿童胃肠病学和营养学转诊中心
      克罗地亚,锡萨克,JJ Strossmayera59,Ivo Pedišić博士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第二儿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的服用帮助日托中心儿童预防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营养学期刊 2010;29(3):312-316.

      参考链接︰
      http://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09)00203-9/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和目的: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乳杆菌(LGG)在帮助参加日托中心儿童预防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方法: 
      我们对参加日托中心的281位儿童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干预期的3个月内,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100ml含有109 CFU(菌落形成单位) LGG的发酵乳产品(LGG组,n=139)或是同样的发酵乳产品但被巴氏杀菌方式除菌所以是不含LGG 的安慰剂(安慰剂组,n =142)。

      结果:
      相比起安慰剂组,在LGG组中的儿童上呼吸道受感染的风险的有显著减少。 (RR 0.66,95%CI 为0.52至0.82,NNT 5, 95% CI为4至10),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持续降低超过3天(RR0.57,95%CI为0.41〜0.78,NNT 5,95 %CI为4〜11),同时呼吸道症状持续的天数也有显著减少(P <0.001)。但没有影响与下降下呼吸道受感染的风险(RR0.82,95%CI为0.24至2.76)。与安慰剂组相比,在LGG组中的儿童胃肠道受感染的风险(RR0.63,95%CI为0.38〜1.06),呕吐次数(RR0.60,95%CI为0.29〜1.24),腹泻次数没有显著降低(RR0.63,95%CI为0.35〜1.11),以及胃肠道症状持续的天数也没有减少(p=0.063)。

      结论:
      可推荐给就读托儿所的儿童使用LGG,可以作为一项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 乳杆菌GG在预防医院内胃肠和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研究人员(们)︰
      Hojsak I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第二儿科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Rockefellerova 4,“Andrija Štampar”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部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Kispaticeva12,萨格勒布大学医院中心,胃肠与肝病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在预防医院内胃肠和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2010;125(5):e 1171-1177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5/5/e1171.long

      摘/概要︰
      目的:
      在发达国家,儿童在医院内胃肠道和呼吸系统受到感染的风险较高,为5%至44%。现在并没有预防这些感染的有效策略。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乳杆菌GG在预防医院内胃肠和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作用。

      方法:
      我们对742位住院儿童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100ml含有109 CFU(菌落形成单位) LGG的发酵乳产品(LGG组,n=376)或是同样的发酵乳产品但被巴氏杀菌方式除菌所以是不含LGG 的安慰剂(安慰剂组,n =366)。

      结果:
      相比起安慰剂组,在LGG组中的儿童胃肠受感染的风险(相对风险[RR]:0.40 [95%置信区间(CI):0.25-0.70]; 需要治疗的人数[95%CI :9-34]],呼吸道感染(RR:0.38[95%CI:0.18-0.85]; 需要治疗的人数:30 [95%CI:16-159]),呕吐次数(RR:0.5[95%CI :0.3-0.9]),腹泻次数(RR:0.24 [95%CI:0.10-0.50]),胃肠道感染发作,持续>2天(RR:0.40 [95%CI:0.25-0.70]),和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持续>3天(RR:0.4 [95%CI:0.2-0.9])圴有显著地减少。各组住院的天数并没有差异(P=0.1)。

      结论:
      LGG施用可推荐为用于降低医院儿科内胃肠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的有效措施

    • 鼠李糖乳杆菌GG的补充来防止儿童呼吸道感染:一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們)︰
      Lui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微生物学部,公共卫生实验技术部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的补充来防止儿童呼吸道感染:一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综合分析。

      科学/医学刊物︰
      印度儿科期刊 2013;50(4):377-81

      參考链接︰
      http://www.indianpediatrics.net/apr2013/377.pdf

      摘/概要︰
      目的: 
      有系统性地审查鼠李糖乳杆菌GG(LGG)用于防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

      设计: 
      系统综述与综合分析

      数据来源: 
      电子数据库与注册试验

      结果: 
      4个RCTs,总共包括有1805位符合标准参加者。与安慰剂组相比,LGG的使用与急性中耳炎发生率降低(4个RCT,N =1805,RR0.76,95%CI 0.64-0.91,定效应模型,NNT 17,95% CI11-46),上呼吸道感染机会降低(1个RCT,n= 281,RR0.62,95%CI 0.50-0.78,NNT 4,95%CI:3-8) 抗生素治疗的需要,有所关联(4项RCT,N =1805 RR 0.80,95% CI 0.71-0.91,固定效应模型)。在所述LGG和对照组之间,整体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两个研究的小组分析显示在超过1岁大的儿童中,整体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有着显著下降。 (2个RCTs中,n=794,RR 0.73,95% CI 0.57-0.92,随机效应模型,NNT 8,95% CI5-14)。两组中的不良反应相近。其中并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导。

      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GG的施用与安慰剂相比有可能减少儿童急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潜力。

    • 益生菌对呼吸器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Morrow LE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克雷顿大学医学院,内科,肺和重症科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肺科与重症科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克雷顿大学医学院,过敏与免疫学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呼吸器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呼吸系统与重症医学期刊2010; 182:1058-1064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rticles/PMC2970846;jsessionid=KgbJBCETw6lzgKoTiJMP.26

      摘/概要︰
      目的:
      以确定鼠李糖乳杆菌GG口咽和灌胃给药能否降低呼吸器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

      方法:
      我们在146个机械通气并属于VAP高危患者上进行了一项具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测量和主要结果:
      使用乳杆菌治疗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较少机会发展出以微生物确认的VAP(40.0 vs 19.1%,P=0.007)。虽然益生菌治疗的患者比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有显著较少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18.6 vs. 5.8%; P = 0.02),但每次腹泻发作持续时间在各组中并没有不同(13.2 ± 7.4 vs. 9.8 ± 4.9 d; P = 0.39)。处方抗生素给接受益生菌治疗的患者用来对抗VAP (8.6 ± 10.3 vs. 5.6 ± 7.8 d; P = 0.05) 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天数较少。当中并没有发现与益生菌施用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这些先导数据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对用于在ICU内的高危患者来预防VAP, 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通过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在体外抑制肺炎链球菌依附于人类上皮细胞。

      研究人员(们)︰
      Wong S-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皇家儿童医院,默多克儿童研究所,肺炎球菌研究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皇家儿童医院,默多克儿童研究所,过敏与免疫系统疾病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皇家儿童医院,默多克儿童研究所,传染病和微生物
      英国伦敦,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澳大利亚,NT,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孟席斯健康研究学院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皇家儿童医院,过敏与免疫学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墨尔本大学,儿科系
      澳大利亚,VIC,帕克维尔,墨尔本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研究题目︰
      通过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在体外抑制肺炎链球菌依附于人类上皮细胞。

      科学/医学刊物︰
      BMC研究简报期刊2013;6:135

      参考链接︰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756-0500/6/135

      摘/概要︰
      背景: 
      肺炎链球菌在鼻咽的定殖被认为是肺炎球菌感染,如肺炎和中耳炎的先决条件。益生菌有着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疾病的效果,包括抑制病原菌的定植。这里,我们使用体外模型来研究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LGG)对肺炎链球菌在人上皮细胞定殖的影响。我们使用了四种肺炎球菌菌株了来调查在加入肺炎链球菌之前,同时或之后施用LGG对其粘附作用的影响。

      结果: 
      LGG显著抑制所有测试的肺炎球菌菌株的粘附作用。抑制的幅度随LGG剂量,给药时间,和所用的肺炎球菌菌株而不同。当在肺炎球菌定植前使用高剂量的LGG是最为有效的。机制研究表明,LGG结合到上皮细胞,但并不影响肺炎球菌的生长或存活。 LGG的施用并没有导致宿主的细胞因子反应有着任何显著的改变。
      这些结果表明,LGG能在体外抑制肺炎球菌于人类上皮细胞定植,并表明益生菌可以在临床上使用,以防止肺炎球菌的转移(传输)。

    • 通過人体肠道口服乳杆菌保护小鼠对抗流感病毒的感染。

      研究人员(们)︰
      Kawase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横滨神奈川县,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研究题目︰
      通過人体肠道口服乳杆菌保护小鼠对抗流感病毒的感染。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微生物学快报2010;51(1):6-10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2-765X.2010.02849.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口服益生菌乳杆菌菌株在小鼠模型中对抗流感病毒(Flu) 感染的强效保护作用。

      方法与结果:
      给予BALB / c小鼠持续19天口服喂食冻干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格氏乳酸杆菌TMC0356(TMC0356)。在第14天,经鼻内令试验小鼠感染流感A / PR/8/34(H1N1),并监测记录任何临床症状的变化。在感染后第6天杀死小鼠,以及对其肺部病毒滴度进行测定。接受口服LGG和TMC0356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起对照组小鼠(P < 0·01) 均有显著的改善。小鼠的肺病毒滴度在LGG和TMC0356小鼠上比起对照组也有显著的下降(P<0·05)。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口服乳酸杆菌如LGG和TMC0356可能会帮助宿主预防流感感染。

    • 由鼻腔给药鼠李糖乳杆菌GG可通过调节呼吸系统免疫反应,从而保护小鼠免受H1N1流感病毒感染。

      研究人员(们)︰
      Harata G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横滨神奈川县,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日本长野県上伊那郡,南箕轮村,信州大学,农业研究院,功能性食品科学系

      研究题目︰
      由鼻腔给药鼠李糖乳杆菌GG可通过调节呼吸系统免疫反应,从而保护小鼠免受H1N1流感病毒感染。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微生物学快报2010;50:597-602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2-765X.2010.02844.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为了研究在鼻内施用乳杆菌能否以通过增强小鼠模型的呼吸系统免疫反应,来保护宿主动物免受流感病毒(IFV)感染。

      方法与结果:
      BALB/ c小鼠感染IFV A / PR/8/34(H1N1),经过3天鼠李糖乳杆菌GG(LGG)的施用。受到LGG治疗的小鼠比对照组(P <0·05)表现出较低频率的积累症状和和较高的存活率。在经过LGG治疗的小鼠身上相比起对照组存在着显著较多的,具有肺细胞杀伤活性的YAC-1(P <0·01)。经由鼻内给药LGG,显著增加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的mRNA表达(P < 0·01)。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经由鼻内给药LGG可通过增强呼吸道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上调的肺部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化,来保护动物宿主免受IFV感染。

      意义和研究的影响:
      我们已经证明,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呼吸道的免疫反应来保护动物宿主免受病毒感染。

    • 鼠李糖乳杆菌GG抑制prtF1阳性大环内酯类-耐药性A组链球菌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呼吸道细胞的侵袭。

      研究人员(们)︰
      Princivalli M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安科纳,马尔凯理工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生物医科学学院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抑制prtF1阳性大环内酯类-耐药性A组链球菌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呼吸道细胞的侵袭。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微生物学快报2009;48(3):368-372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2-765X.2008.02540.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益生菌菌株乳杆菌GG,已被广泛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能否抑制携带有prtF1基因,编码纤连蛋白(FN)-结合侵袭素F1 (fibronectin (Fn)-binding invasin F1)的大环内酯类-耐药性A组链球菌(macrolide-resistant group A streptococci)(GAS) ,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呼吸道细胞的侵袭。

      方法与结果:
      同时使用了乳杆菌GG与八种prtF1-阳性红霉素抗药性的GAS菌株来感染A549细胞单层,并利用了(competition and displacement assays)竞争和置换测定来检测。
      活性(L-LGG),热灭活(HK-LGG)乳酸菌以及其耗尽培养上清液(SCS)显著降低(P<0·001)在这两个检测的侵入效率。没有检测到任何乳杆菌GG对GAS的抗菌活性。 L-LGG与HK-LGG和所有prtF1阳性的GAS,通过Fn涂层粒子诱发了强烈的凝集反应。

      结论:
      乳酸菌GG通过抑制细胞侵袭对GAS发挥出拮抗作用。乳杆菌GG和GAS对Fn的竞争性结合可能是抑制作用的其中原因。

      意义和研究的影响:
      乳酸杆菌GG可以阻止GAS对体外呼吸道细胞的侵袭的发现,表明该益生菌菌株的崭新用途,并保证它对防止GAS 感染咽喉的未来研究。

    • 益生菌的摄取减少鼻腔内致病菌的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研究人员(们)︰
      Gluck U et al.

      (各)研究单位︰
      瑞士卢塞恩,苏瓦,瑞士国家意外保险学院,职业医学科
      瑞士卢塞恩,Kantonsspital Luzern,病理与环境医学学院

      研究题目︰
      益生菌的摄取减少鼻腔内致病菌的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2003;77(2):517-520

      参考链接︰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77/2/517.long

      摘/概要︰
      背景:
      作为一个细菌温床,鼻腔可能含有潜在致病的细菌(PP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在PPB带菌者上,杀菌剂疗法可能是在大手术后或头,鼻窦或肺损伤后控制感染的关键。这种疗法也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上,在重症监护科,或免疫功能因各种其他原因受损的病人上。

      目的:
      我们测试了摄取益生菌后对鼻内的菌群的可能效果。

      设计:在一个公开,前瞻性试验中,209个自愿参加者被随机分配,分别每日接受益生菌,发酵乳饮料[65ml 与乳杆菌GG(ATCC53103),双歧杆菌B420,嗜酸乳杆菌145 ,和嗜热链球菌; n =108]或标准酸奶(180克; n =101),并持续3周。分别对鼻腔内微生物菌群在第1, 21 和28日进行分析。微生物检验是单盲的,样品的来源被保密。

      结果:
      在接受益生菌的组别中,PPB出现在鼻腔内的机会有显著的减少(19%; P < 0.001),但在标准酸奶组中并没有发现这效果。这个效果主要是对革兰氏阳性菌,而其数目有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这结果表明,经常摄入益生菌可以减少在上呼吸道的PPB。该结果还表明淋巴组织与道,上呼吸道之间有所联系。

    • 长期饮用含有益生菌的牛奶对就读托儿中心儿童感染的影响:双盲,随机试验。

      研究人员(们)︰
      Hatakka K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FIN-00039 Valio,PO Box 30,Valio研究与开发部门
      芬兰FIN-00029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芬兰FIN-00530赫尔辛基,Helsinginkatu 24,赫尔辛基市,环境部门中心
      芬兰,FIN-33540 坦佩雷,Takojankatu15 B,STAT-咨询
      芬兰赫尔辛基,FIN-00029 HUS, PO Box 263,赫尔辛基大学医院,口腔和牙齿疾病部门
      芬兰FIN-00030赫尔辛基,Kytösuontie9,赫尔辛基市卫生局

      研究题目︰
      长期饮用含有益生菌的牛奶对就读托儿中心儿童感染的影响:双盲,随机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医学期刊2001;322:1327-1329

      参考链接︰
      http://www.bmj.com/content/322/7298/1327?view=long&pmid=11387176

      摘/概要︰
      目的:
      为了研究长期饮用一种含益生菌的牛奶能否减低就读托儿中心的儿童内,肠胃与呼吸系统的感染。

      设计: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长达七个月的研究。

      环境设置:
      在芬兰赫尔辛基内,18间托儿中心。

      参加者:
      571个年龄介乎1-6岁大的健康儿童:受干预组儿童有282个(平均年龄(SD)4.6(1.5)),而对照组内则有289个(平均年龄(SD) 4.4(1.5))。

      干预方法:
      含有益生菌的牛奶或没有益生菌的对照牛奶。在2组内,平圴每日牛奶饮用量为260ml。

      主要观察指标:
      患有呼吸道和胃肠道病症状的日数,因病缺席托儿所的次数,经医生确诊的呼吸道感染,和需抗生素疗程的次数。

      结果:
      接受乳杆菌的儿童有较少的因病缺席托儿所的日数(4.9(95%可信区间为4.4〜5.5)v 5.8(5.3〜6.4),16%的差异,P = 0.03; 年龄调整后5.1(4.6至5.6)v 5.7(5.2〜6.3)天,11%的差异,P=0.09)。而且乳酸菌组也相比起对照组少17% 下呼吸道受到感染和患上呼吸道感染与并发症的儿童( 未经调整的绝对减少%-8.6(-17.2至-0.1),龄调整后的比值比0.75(0.52〜1.09),P =0.13 ),以及相比起对照组少19%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需要(未经调整的绝对减少% -9.6(-18.2至-1.0),P = 0.03 ; 调整后的比值比0.72(0.50〜1.03),P=0.08)。

      结论:
      乳酸菌GG可能可减少就读日托中心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其严重程度。益生菌乳杆菌GG的效用是中等的,但其效用始终都是正面的。

    • 益生菌减少在老年人中,口腔念珠菌的患病率-一个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Hatakka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FIN-00039 Valio,PO Box 30,Valio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部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医学系,传染病科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牙科学院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细菌与免疫学系
      芬兰,坦佩雷,STAT-咨询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院,药理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营养研究协会

      研究题目︰
      益生菌减少在老年人中,口腔念珠菌的患病率-一个随机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牙科研究期刊2007;86(2):125-130

      参考链接︰
      http://jdr.sagepub.com/content/86/2/125.short

      摘/概要︰
      酵母在口腔内的过度生长是在老年人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益生菌已知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我们测试了含有益生菌奶酪能减少口腔念珠菌患病率的这个假设。在这为期1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一共有276位老年人参与,他们每日食用50g 含有益生菌的(n=136) 或对照芝士(n=140)。主要结果测量是使用Dentocult法分析,唾液中含大量酵母数目的发生率( >or= 10(4) cfu/mL)。在益生菌组中的发生率由30%下降至21%( 32%减少)而在对照组则由28%增加至34%。益生菌干预减少高酵母数目发生的风险降低75%(OR = 0.25,95% CI 0.10-0.65,P = 0.004),而唾液过少发生的机率则降低了56%(OR =0.44,95%CI 0.19 -1.01,P=0.05)。因此,益生细菌可有效地在老年人中控制口腔念珠菌和唾液过少的发生。

    • 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生元)的治疗对产后感染率的影响与长期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Kukkonen K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皮肤和过敏医院,儿科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儿童和青少年医院,儿科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院,药理学系
      芬兰,坦佩雷,STAT-咨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部门

      研究題目︰
      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生元)的治疗对产后感染率的影响与长期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2008;122:8-12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2/1/8.long

      摘/概要︰
      目的:
      越来越多处方在婴儿期时使用活性益生菌和膳食益生元低聚糖(合生元),但不够多的证据来证明其长期安全性。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中,我们研究了新生儿摄取合生元的长期影响与其安全性。

      方法:
      在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有着高风险患上过敏婴儿的孕妇在分娩前4周被随机分配接受4种益生菌的组合(鼠李糖乳杆菌GG和LC705,短双歧杆菌Bb99和Propionibacterium杆菌SSP shermanii)或安慰剂。她们的婴儿在出生后每日接受相同的益生菌与0.8g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或安慰剂,并为持6个月。安全性数据从临床检查和其后分别在3,6,和24个月大时的随访会谈,和在3,6,12和24个月大时的调查问卷中获得。成长数据也在每个上述时间点中收集取得。

      结果:
      1018符合条件的婴幼儿,925完成了2年的随访评估。两组的婴儿同样正常生长。我们观察到新生儿病发率,喂食相关的症状(如婴儿肠绞痛),或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这两个研究组之间并没有差异。在6个月的干预期内,在合生元组需要处方抗生素治疗次数比起安慰剂组较为少(23%比28%)。在整个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较少发生在合生元组(几何平均值:3.7 VS 4.2感染事件)内。

      结论:
      给予新生儿喂食合生元是安全的,而且似乎在出生后头2年可以提高对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 特定益生菌降低婴儿时期急性感染的风险-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研究人员(们)︰
      Rautava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儿科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特定益生菌降低婴儿时期急性感染的风险-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营养学期刊 2009;101(11):1722-1726

      参考链接︰
      http://agris.fao.org/agris-search/search.do?recordID=US201301646485

      摘/概要︰
      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以确定益生菌是否能有效地减低婴儿期受感染的风险。从社区健康婴儿诊所招募年纪小于2个月大,需要喂食配方奶的婴儿。每日给予添加了有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和双歧杆菌BB-12或安慰剂到婴儿配方奶,直至婴儿到12个月大。记录了出生后的第一年的早期感染(7个月大之前)和复发性感染(三次以上或更多)的发病率,该为这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在出生后头7个月,32个接受益生菌的婴儿,有7个(22%)感染了急性中耳炎,而在40个接受安慰剂的,则有20个婴儿感染了急性中耳炎(风险比(RR )0·44(95%CI 0·21,0·90); P =0·014)。益生菌组中的32个婴儿有10个接受了抗生素治疗(31%),而在40个安慰剂组中的婴儿则有24个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60%)(RR 0·52(95% CI 0·29,0·92); P =0·015)。益生菌组中的32个婴儿有9个出现了反复性呼吸道感染(28%),而在40个安慰剂组中的婴儿则有22个出现了反复性呼吸道感染(55%)(RR 0· 51 (95 % CI 0·27, 0·95); P = 0·022)。

    • 乳酸菌GG作为健康成人中减毒活流感疫苗的免疫辅助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Davidson LE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医学系,地理医学与传染病科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作为健康成人中减毒活流感疫苗的免疫辅助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科学刊物︰
      欧洲临床营养学期刊2011;65(4):501-7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ejcn/journal/v65/n4/full/ejcn2010289a.html

      摘/概要︰
      背景/目的:
      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 透过粘膜活化免疫系统从而对抗流感。动物和成人的研究已表明益生菌改善由粘膜吸收的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我们推测将乳杆菌(LGG)作为在施用LAIV后的一种免疫佐剂,可增加血清转换率。

      测试对象/方法:
      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以确定作为在施用LAIV后,乳杆菌(LGG)能否改善血清转换率。我们在2007-2008流感季节期间研究了42名健康成年人。所有受试者接受LAIV然后被随机选择使用LGG或安慰剂,每日两次并持续28天。在基准时,第28与56天测量了血凝素抑制滴度,来确定血清转换率。受试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受到评估。

      结果:
      总共有39受试者按照方案完成了分析。他们对LGG和LAIV的耐受性也是良好的。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B 病毒株的保护率,在接受LGG和安慰剂组中为次优。对于H3N2病毒株,84%接受LGG相比起55%接受安慰剂的,在接种疫苗28天后产生了保护效果(产生保护效果的比值为1.84 95%置信区间1.04-3.22,P =0.048)。

      结论:
      乳杆菌GG具有作为改善流感疫苗免疫原性重要佐剂的潜质。益生菌作为免疫佐剂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特别是在尚未有病毒免疫(vaccine-naïve)或血清阴性(尚未受感染)的,或己知对流感疫苗有较差反应的对象身上,还有需要针对研究粘膜免疫反应。

    • 益生菌刺激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后的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研究人员(们)︰
      de Vrese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德国,基尔,Hermann-Weigmann-Straße 1, 生理学和营养生物化学研究所,营养与食品联邦研究中心
      德国,基尔,Brunswiker Str. 4,基督教布莱希特大学,医学微生物与病毒学研究所
      荷兰,比尔托芬,3720 BA,国家环境与公共卫生研究所(RIVM)

      研究题目︰
      益生菌刺激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后的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科学/医学刊物︰
      欧洲营养学期刊2005;44(7):406-413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15578195

      摘/概要︰
      研究目的: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益生菌能否与如何在健康成人身上影响其对脊髓灰质炎(polio)病毒和影响在胃肠道外其他器官感染的免疫反应。

      方法:
      在一个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中,64志愿者名连续5星期摄取由化学方式酸化的凝块牛奶,当中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在每份牛奶中加入了10(10)cfu 的鼠李糖乳杆菌GG或嗜酸乳杆菌CRL431,在另外一组则不在牛奶内加入任何细菌。在第二个星期时,受试者口服接种了脊髓灰质炎1,2和3疫苗。由标准中和试验(WHO)方法在接种疫苗前或在接种3次后进行测定主参数为-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性血清活性。脊髓灰质炎特异性IgA,IgG和IgM则是通过ELISAs进行测定。

      结果:
      益生菌增加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滴度(NT),和影响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IgA和IgG在血清中的形成。在摄取益生菌的志愿者相比起食用安慰剂的,他们的NT,IgG与IgA分别在免疫接种后增加了2,2.2以及4倍。使用不同菌种之间并没有发现一致性的差异。

      结论:
      益生菌诱导了一种免疫反应,可能可以透过增加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增强全身性细胞保护免受病毒感染伤害。

    • 益生菌对婴儿时期疫苗的抗体反应影响-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

      研究人员(们)︰
      Kukkonen K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及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儿童与青少年医院
      芬兰坦佩雷,STAT-咨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婴儿时期疫苗的抗体反应影响-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过敏和免疫学期刊 2006;17(6):416-421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9-3038.2006.00420.x/abstract

      摘/概要︰
      益生菌有着免疫调节性,而这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抗体反应。随着越多证据证明它们有着促进健康的作用,越来越多有过敏倾向的婴儿被处方益生菌。因此,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过敏预防试验中,我们研究了益生菌对6个月大婴儿接种白喉,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益生菌对其抗体反应的影响。高风险患有过敏婴儿的母亲在产前4周持续4星期分别接受4种不同益生菌菌珠的组合,或安慰剂。从出生后的6个月,他们的婴儿接受相同益生菌和低聚半乳糖,或安慰剂。婴儿在3,4和5个月大时对DTaP(白喉,破伤风和全细胞百日咳)进行免疫接种,并在4个月大时加上接种Hib(乙型流感嗜血杆菌)polysaccharide(多糖)。并在6个月大时测量血清内的白喉,破伤风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IgG抗体。在益生菌组中,Hib保护性抗体浓度(≥1 μg/ml) 出现数目更加频繁,32个受试者中有16(50%)个对比安慰剂组的29个中的6个(22% )(p=0.02),而且Hib IgG 含量的几何平均值(四分位区间)倾向于比对照组的更为高0.75(0.15 -2.71)μg/ml比0.40 μg/ml(0.15-0.92)( p=0.064)。益生菌组与安慰剂组的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滴度含量,各分别为0.38 (0.14–0.78)( 益生菌组)vs. 0.47 (0.19–1.40) (安慰剂组)IU/ml (p = 0.449),和1.01(0.47–1.49) ( 益生菌组)vs. 0.81 (0.56–1.39) (安慰剂组) IU/ml (p = 0.310),两者的数值差异不太大。总结来说,在过敏倾向的婴儿益生菌似乎并没有影响白喉,破伤风和Hib的抗体反应,但可能改善Hib疫苗接种的反应。

    • LGG改善口服DxRRV基因重排轮状病毒疫苗(DxRRV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的免疫原性。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临床医学系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

      研究题目︰
      LGG改善口服DxRRV基因重排轮状病毒疫苗(DxRRV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的免疫原性。

      科学/医学刊物︰
      疫苗期刊1995;13(3):310-312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264410X95933195

      摘/概要︰
      为了寻求新的策略来改善口服疫苗, 在2-5个月大婴儿测试了干酪乳杆菌(LGG)与D x RRV猴- 人类基因重排活性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共同口服施用的效果。在接种疫苗8天后,利用了ELISPOT技术检测到,接受LGG的婴儿增加了关于轮状病毒特异性的IgM分泌细胞的反应。婴儿中检验到轮状病毒的血清转化在LGG组与安慰剂组分别为; 在LGG组27个中有26个(95%)被检验到IgM血清转化和28个中有26个(93%)被检验到有IgA血清转化,而在安慰剂中的则是27个中有23个(85%)被检验到有IgM血清转化和27个中有20个(74%)被检验到有IgA血清转化(p = 0.05)。这些结果表明,LGG对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具有免疫刺激作用。 LGG增强口服疫苗的免疫反应的临床意义应被进一步评估。

    • 口服补充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亞种防止念珠属菌在早产新生儿的肠道內定植。

      研究人员(们)︰
      Manzoni P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都灵,Azienda Ospedaliera Regina Margherita-S. Alla,新生儿科与新生儿医院重症监护室
      意大利都灵,Azienda Ospedaliera Regina Margherita-S. Anna,临床病理与微生物学系
      意大利都灵,都灵大学儿童科学系

      研究题目︰
      口服补充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亞种防止念珠属菌在早产新生儿的肠道內定植。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肝病期刊 2006;42:1735-42

      参考链接︰
      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2307/4484834?uid=3738672&uid=2&uid=4&sid=21103967442787

      摘/概要︰
      背景:
      念珠菌物种在早产新生儿上的定植是侵袭性真菌病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预测指标,而肠道则是细菌定植的一个主要位置。我们评估了口服益生菌补充剂(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Dicoflor [Dicofarm spa];每日6次,每次109 cfu)帮助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逗留期间预防念珠菌属定植有效性,在早产, 出生体重极低(ie, <1500-g)的婴儿身上。

      方法:
      12个月期间,在一个大型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一项涉及80个出生体极低早产婴儿,具前瞻性,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在出生后最初3天,新生儿被随机分配为接受期6周添加口服益生菌的人奶(母亲或由捐助者共同提供的奶)(A组)或仅是人奶(B组),如果新生儿在6周前出院,就直至婴儿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NICU)为止。每周从所有患者的各个位位置取得样本(ie 口咽部,粪便,胃中吸出样本,和直肠样本)并监察培养物,来评估在胃肠道中真菌定殖的发生和强度。

      结果:
      真菌在A组中的肠道内定植发生率(定植定义至少1个位置中的样本和至少1个阳性的培养结果)显著比在B组的较低(23.1%对48.8%;相对风险,0.315[95%置信区间,0.120-0.826]; P = 0.01)。在A组的每个婴儿取得的样本含真菌菌珠的数目(P=0.005)与被真菌定植病人的数目(P=0.005)也是比B组的为低。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1001-1500 g的亚组中显得更为有效。不同的念珠菌菌株的相对比例没有改变。这次研究中没有找到与益生菌相关的不良影响。

      结论:
      口服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的施用,显著减少念珠菌在出生体重极低的初生儿肠道内定植的发生率以及强度。

    • 牛乳铁蛋白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补充预防迟发性败血症:一项随机试验。

      研究人员(们)︰
      Manzoni P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都灵,S. Anna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Foggia,Ospedali Riuniti,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摩德纳大学,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米兰,IRCCS Mangiagalli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卡塔尼亚,Azienda Ospedaliera Universitaria Policlinico,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博尔扎诺,Ospedale Regionale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罗马,Policlinico Umberto I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帕维亚,IRCCS San Matteo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巴里,Policlinico大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Reggio Emilia,Arcispedale SM Nuova,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意大利,特雷维索,Ca' Foncello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都灵大学,癌症流行病学部门,生物医学与人类肿瘤科
      意大利,都灵,都灵大学,儿科部

      研究题目︰
      牛乳铁蛋白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补充预防迟发性败血症:一项随机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JAMA期刊 2009;302(13):1421-1428

      参考链接︰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4658

      摘/概要︰
      内容:
      败血症是早产儿当中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在那些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上(VLBW)(<1500克)。乳铁蛋白,一种哺乳动物乳糖蛋白,其对宿主的先天免疫防御系统有否牵涉参与,和降低败血症发病率的能力,尚是未知的。在动物模型中,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LGG)能增强的乳铁蛋白的活性,但这效力在人类婴儿中尚未被研究。

      目的:
      以确定牛乳铁蛋白(BLF)单独或与LGG的组合,能否减少VLBW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

      设计,设置与病人: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在11个意大利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的试验。一共有472个VLBW的婴儿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入选了这项试验,在期间评估败血症的发展直至出院。

      干预:
      婴儿在出生后至30日大时(若是体重<1000g的早产儿就是直至出生45日),被随机分配接受单独口服BLF(100 mg/d)(n=153),BLF加上LGG的组合(每日6 × 109 cfu)(n= 151) ,或是安慰剂(n=168)。

      主要测量指标:
      首发晚发性败血症,ie,在出生后败血症持续病发多过72小时,与在血液或腹膜或脑脊液分离到任何病原体。

      结果:
      人口结构,临床和管理的特性在3组中也是相似的,包括喂食种类与母奶的摄取。晚发性败血症的发病率在BLF组与BLF+LGG组中(分别为9/153 [5.9%] 与7/151 [4.6%])显著比对照安慰剂组的为低(29/168 [17.3%] )(BLF组与对照组的风险比相比为0.34; 95%置信区间,0.17-0.70; P = .002,BLF+LGG组与对照组的风险比相比0.27; 95%置信区间,0.12-0.60; P < .001)细菌与霉菌败血症两个的发生率也有降低。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或治疗的不耐受性。

      结论:
      与安慰剂组相比,BLF单独或与LGG组合的补充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晚发性败血症首发的发生率。

    • 乳酸菌GG的补充对肺部病症加重的影响,对肺部囊性纤维化症状恶化的影响:初步研究。

      研究人员(们)︰
      Bruzzese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80131那不勒斯,Via S. Pansini 5,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 大学,儿科系
      英国伦敦,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学院
      意大利维罗纳, 欧洲囊性纤维化 研究所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的补充对肺部病症加重的影响,对肺部囊性纤维化症状恶化的影响:初步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营养期刊 2007;26(3):322-328

      参考链接︰
      http://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07)00029-5/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和目的: 
      益生菌减轻患有囊性纤维化(CF)儿童的肠道炎症状。我们想确定乳杆菌(LGG)对CF患者肺部症状恶化的影响。

      方法: 
      进行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 19名儿童接受LGG 6个月,然后转变为接受口服补液盐(ORS)6个月。与此同时,19名儿童首先接受口服补液盐,然后再转变为LGG。主要结果参数为:肺部病情恶化与需入院的发生率,用力呼气量(FEV1),和体重的改变。

      结果: 
      接受LGG的患者比接受ORS的病人减少了肺部病情恶化的情况(中位数为1比2,范围为4比4,中位差1,95%CI0.5-1.5; P =0.0035)与住院发生率(中位0与1,范围3比2,中值差1,CI 95%1.0-1.5; P = 0.001)。 LGG令到了FEV1 (3.6%± 5.2与0.9% ±5,P=0.02)与体重(1.5kg±1.8 vs. 0.7kg±1.8; p=0.02) 有较大的增幅。

      结论: 
      LGG减少CF患者肺部症状情况恶化与住院率。这些表明,益生菌可能会延迟呼吸道受损和肠道与肺部炎症之间存在着关系。

    • 分离,鉴定和描述乳杆菌GG条件培养基中的小生物活性肽,该活性肽能发挥出对抗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的抗菌活性。

      研究人员(们)︰
      Lu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巴尔的摩健康科学,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黏膜生物学研究中心
      美国,马里兰大学大学园区
      美国蛋白质组学核心设施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疫苗开发中心

      研究题目︰
      分离,鉴定和描述乳杆菌GG条件培养基中的小生物活性肽,该活性肽能发挥出对抗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的抗菌活性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胃肠病学与营养学期刊2009;49(1):23-30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19465870

      摘/概要︰
      目的:
      腹泻疾病仍然是一个每年夺取数百万性命的主要疫病。益生菌,包括乳酸菌GG(LGG),已知有对腹泻疾病具有有益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作用机制尚未被完全了解。因此,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描述部分由LGG发挥的抗菌活性作用。

      材料和方法:
      对乳杆菌GG条件培养基进行液体色谱/质谱分析。利用了Symphony肽生成器来合成被确定为有关的肽,并使用了HPLC来进行纯化;使用了Dynamax反相C18柱。使用A600测量并测试其抗菌活性。

      结果:
      我们确定了7个来自LGG条件培养基中的小生物活性肽,其中2个分别是NPSRQERR与PDENK,保留了LGG条件培养基检测出的抗菌活性。所发挥出的抗菌活性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EAEC042和伤寒杆菌)与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但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效力较低。

      结论:
      乳杆菌GG阐明小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NPSRQERR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微生物有着最有效的抗菌作用。这些合成肽将可能作为一种治疗感染性细菌疾病的新方法。

    • 益生菌下调牛奶过敏对象中由乳诱导的炎症反应但在健康对象却有着免疫刺激作用。

      研究人员(们)︰
      Pelto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学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下调牛奶过敏对象中由乳诱导的炎症反应但在健康对象却有着免疫刺激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实验与临床过敏期刊 1998;28:1474-1479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222.1998.00449.x/abstract;jsessionid=9765DBE3836CCAB01620DD71EDBE9FD8.f03t01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透过增强病原体吞噬作用和改变细胞因子的产生,既可特定地,也可非特异性地通过刺激抗体的生产影响免疫反应。

      目的:
      作者推测益生菌可以通过影响吞噬细胞缓解过敏。吞噬细胞的调节可能在正常健康对象与过敏对象相比有所不同。

      对象与方法: 
      在一个双盲,交叉研究中,利用牛奶对牛奶过敏对象与健康成人进行测试,当中测试的牛奶含有或者没有包含肠道乳杆菌GG(ATCC53103)菌珠。通过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测试前,后吞噬作用受体的表达,来记录测试所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

      结果: 
      在牛奶过敏者中,牛奶测试显著增加CR1,FcγRI和FcαR在中性粒细胞和CR1,CR3和FcαR在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含有乳杆菌GG的牛奶阻止了受体表达的增加。在健康对象中,牛奶的测试不影响受体的表达,而含有乳酸杆菌GG的牛奶显著增加CR1,CR3,FcγRIII和FcαR在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

      结论: 
      益生菌似乎对健康对象或过敏对象有着不同的非特定免疫反应调节。这在健康对象上看作成免疫刺激效果,而在牛奶过敏对象中则下调免疫炎症反应。

    • 鉴别由鼠李糖乳杆菌GG分泌的,在Mann-Rogosa-Sharpe培养液生长的新蛋白质。

      研究人员(们)︰
      Sanchez B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法國波尔多大学UMR 5248 CNRS, UBX1-ENITAB, Institut Européen de Chimie et Biologie 2

      研究题目︰
      鉴别由鼠李糖乳杆菌GG分泌的,在Mann-Rogosa-Sharpe培养液生长的新蛋白质。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微生物学快报2009;48(5):616-622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2-765X.2009.02579.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去鉴定一种由鼠李糖乳杆菌GG分泌的,在Mann-Rogosa-Sharpe培养液(MRS)生长的新蛋白质,MRS是一个复合培养基,通常用于乳杆菌的培养

      方法与结果:
      用三氯乙酸为基础的方案来沉淀出由鼠李糖乳杆菌GG株分泌的蛋白,然后通过SDS-PAGE分离,并使用串联质谱(MS / MS)进行确定。在这种细菌分泌的蛋白质外,一个已经存在于MRS培养基中的白血球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也被确定。其它蛋白如细胞壁水解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磷酸甘油酸激酶,和胞外转录调控因子也已被鉴定。

      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GG在MRS的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几种蛋白质,其中一些与在预防导致在上皮屏障(细胞壁水解酶)和粘附(GAPDH)的分子机制功能有关。其他蛋白质则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分析,以精确地确认它们的作用。

      意义和研究的影响:
      这些分泌的蛋白质可能涉及由鼠李糖乳杆菌GG菌株产生的益生菌效果,鉴定它们为其功能性的研究踏出第一步。

    • 来自人类乳杆菌菌株的抗菌物质。

      研究人员(们)︰
      Silva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斯大学医学院,社区卫生部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医院,病理系

      研究题目︰
      来自人类乳杆菌菌株的抗菌物质。

      科学/医学刊物︰
      抗菌剂化疗期刊1987;31(8):1231-1233

      参考链接︰
      http://aac.asm.org/content/31/8/1231.short

      摘/概要︰
      从一个正常人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菌株GG,会产生具有对多种细菌物种有着有效抑制活性的物质。在一个微生物检测中,它表现出能抑制厌氧细菌(梭菌属,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杆菌科,假单孢菌属的成员。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的能力,然而,它不会抑制其它乳酸菌。抑制活性发生在pH为3和5之间,并且是热稳定的。稀释度为1:128时,被证实对大肠杆菌有着杀菌活性。抑制物质是与乳酸和乙酸是明显地不同。它有一个低分子量(小于1,000)和可溶于丙酮- 水(10:1)。由于这些特点,抑制性物质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细菌素; 与它最接近的是小菌素,其先前已经证实与肠杆菌科成员有关。

    • 益生菌改善实验性败血症中的肠上皮稳态与减低其死亡率。

      研究人员(们)︰
      Khailova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科罗拉多,奥罗拉,科罗拉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与微生物组研究协会,传染病科
      科罗拉多,奥罗拉,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麻醉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改善实验性败血症中的肠上皮稳态与减低其死亡率。

      科学/医学刊物︰
      麻醉学期刊2013;119(1):166-177

      参考链接︰
      http://www.pubfacts.com/detail/23571641?PMID=23571641

      摘/概要︰
      最近的临床试验表明,益生菌在危重疾病中的施用有可能减低院内受感染的机会和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对于由益生菌介导保护,预防感染与败血症的机制,仍是不清楚。作者对鼠李糖乳杆菌(LGG)和长双歧杆菌(BL)在化脓性腹膜炎的实验模型,对于死亡率,细菌易位,肠上皮稳态和炎症反应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在周龄FVB/ N断奶的小鼠进行盲肠连接与穿孔(每组n= 14)或伪开腹手术(sham laparotomy)(每组n =8),伴随着LGG,BL,或赋形剂的治理(口服喂饲)。在第24个小时收集,血液和结肠组织。在存活研究中,维持7日每隔24小时给予小鼠益生菌(各组LGG, n=14; BL, n=10; 或赋形剂n=13;shams, n=3 )。益生菌显著改善败血症死亡率(92比57%的死亡率于LGG组和92比50%于BL组;P=0.003)。对败血症小鼠使用益生菌治疗相比起使用赋形剂大大降低了菌血症。 (4.39 ±0.56相比1.07 ±1.54; P =0.0001 于LGG; vs. 2.70 ±1.89; P=0.016 于BL; 数据表达为平均值±标准差)。败血症在未受治疗的小鼠中增加了结肠细胞凋亡和降低结肠细胞的增殖。益生菌显著降低结肠细胞凋亡的标志物和恢复结肠增殖到原有水平。相比起败血病动物中,益生菌导致全身系统和结肠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我们的数据表明,蛋白激酶B途径(通过AKT)的参与和Toll样受体2 / Toll样受体4经由结肠中MyD88的下调,可能是其中益生菌有益作用的有关机制。
      我们的数据表明, 益生菌在败血症初期的施用可以提高小儿(小鼠)(Mice) 实验败血症的生存率。可能是通过改善肠上皮稳态和衰减局部以及系统性炎症反应,这种保护机制涉及预防全身菌血症。

    •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的应用与就读日托中心儿童在鼻咽部的病毒发现结果。

      研究人员(们)︰
      Kumpu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Valio有限公司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药学院
      芬兰,赫尔辛基,国立卫生与福利学院(THL),传染病监测与控制部,病毒学科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Haartman学院,病毒学系
      芬兰,艾内科斯基,Medcare协会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与赫尔辛基大学,耳鼻咽喉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的应用与就读日托中心儿童在鼻咽部的病毒发现结果。

      科学/医学刊物︰
      医学病毒学期刊 2013:85:1632-1638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v.23623/abstract

      摘/概要︰
      益生菌对就读日托中心的儿童鼻咽内上呼吸道病毒的影响,数据还是有限的。在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为期28周干预研究的亚组研究中。在接受安慰剂牛奶(n =97)和接受同样牛奶但加上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 (n=97) 的儿童中,他们因感染症状而需要拜访医生时,对其鼻咽进行拭子样本收集。通过PCR方法来对14种呼吸道病毒的存在进行测定,而且将病毒发现结果与症状发生率在各干预组中进行比较。在315个拭子样品中各种病毒的发现率为鼻病毒(28.6%),呼吸道合胞病毒(12.4%),副流感病毒1(12.1%),肠道病毒(8.9%),甲型流感( H1N1)pdm09(7.9%),人类博卡病毒1(3.8%),副流感病毒2(3.2%),腺病毒(2.9%),和流感A(H3N2)(0.6%)。在益生菌组中的儿童,每月呼吸道症状的天数比对照组中的少(6.48 [95%CI6.28-6.68] 对比7.19 [95%CI6.98-7.41],P <0.001)。益生菌的干预没有显著减少呼吸道病毒发生率或影响在发现病毒时观察到的呼吸道症状的数目。在带有症状的儿童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虽然益生菌干预不能有效地减少病毒发现数量或与病毒相关的呼吸症状,但是在接受鼠李糖乳杆菌GG的儿童当中带有呼吸道症状的天数,却比对照组的儿童少。


    • 益生菌用于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人员(们)︰
      Hao Q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四川,成都,西中国医院,四川大学,老年医学科
      中国,四川,成都,四川大学,西中国医院,INCLEN资源与培训中心,中国循证医学中心(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r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处,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 Centre)

      研究题目︰
      益生菌用于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科学/医学刊物︰
      循证医学(Cochrane)数据库系统综述期刊2011 Sep 7;(9):CD006895.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14651858.CD006895.pub2/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为了评估益生菌对防止急性URT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结果:
      我们包括了14个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我们只能使用当中的10个综合分析的数据,当中涉及3451人参加。我们测量参与者经历急性URTI的发作次数发现益生菌比安慰剂更为有效:至少有一次发作:比值比(OR)0.58; 95%置信区间(CI)的0.36至0.92;至少有三次发作:OR 0.53; 95%CI为0.36〜0.80; URTI发作率比:率比0.88; 95% CI为0.81〜0.96; 急性URTIs减少抗生素的处方率:OR 0.67; 95%CI为0.45〜0.98。测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MD)时,益生菌与安慰剂的数值相似:MD-0.29; 95%CI为-3.71~3.13和副作用反应:OR 0.92; 95%CI为0.37〜2.28 。益生菌的副作用是轻微的和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我们发现,一些亚组进行汇总分析时,有很高的异质性水平。

      作者的结论:
      益生菌比安慰剂更能有效地减少参与者急性URTIs 的发作次数,急性URTIs的发作率比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这表明在用于预防急性URTIs比安慰剂有着更好的有益作用。但是,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没有老年人的数据。

  • 预防肠胃炎
    • 欧洲儿科肝病, 胃肠病和营养学学会与欧洲儿科传染病学会对在欧洲急性胃肠炎儿童患者发出的循证治疗指引。

      研究人员(们):
      Guarino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儿科转化医学部
      以色列,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大学,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
      法国巴黎University Paris 5 and Necker-Enfants-Malades
      波兰,华沙,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欧洲儿科肝病, 胃肠病和营养学学会与欧洲儿科传染病学会对在欧洲急性胃肠炎儿童患者发出的循证治疗指引。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肠胃科和营养学期刊2008;46:S81-S184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739189

      摘/概要
      目的: 
      在基于证据下这些指南更新和扩展在欧洲对急性胃肠炎症儿童的治理。

      方法: 
      该指南制定小组制定了的问题,分析数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利用Muir Gray方法对后者进行分级,并同时对建议,测试,开发和评估分级。

      结果: 
      胃肠炎的严重程度与病因有密切关联, 而当中轮状病毒是最为严重的感染媒介,经常伴有脱水症状。脱水反映严重性,应被建立的评分系统进行监测。测试一般都是不需要的。口服低渗补液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并应尽快开始治疗。哺乳不应中断。应继续定期投喂与不对任何饮食习惯进行改变,包括牛奶。数据表明,在医院环境中,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不含乳糖的喂食,可被认为是对肠胃炎的治疗。活性治疗可以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特定的益生菌如乳酸菌GG,布拉酵母菌, diosmectite或racecodotril。抗感染的药物应在特殊情况下给予。恩丹西酮能有效对抗呕吐,但其日常使用需要制定其对心脏有严重副作用的安全警告和指引。住院一般应保留给需要肠内/肠外补液的患者; 大多数情况下,可在门诊进行治理。肠内补液比静脉补液较为好。快速静脉补给并不优于标准方案,并也可能与再入院的机率有关。

      结论: 
      对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使用一些简单的,明确有基础医学的干预最为有效。

    • 对儿童急性腹泻的治理。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南。儿科学院

      (各)研究单位
      马来西亚医学研究院儿科学院 (AMMCO)
      马来西亚儿科协会 (MPA)

      研究题目:
      对儿童急性腹泻的治理。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南。儿科学院

      科学/医学刊物:
      马来西亚医学研究院和马来西亚儿科协会, 2011 。

      参考链接:
      http://www.acadmed.org.my/index.cfm?&menuid=83&parentid=34

      摘/概要
      -----------------------

    • 由人乳杆菌菌株增加循环分泌抗体的细胞会引至腹泻。

      研究人员(们):
      Kaila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 坦佩雷,坦佩雷大学临床医科学系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免疫科,临床微生物学系
      芬兰图尔库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

      研究题目:
      由人乳杆菌菌株增加循环分泌抗体的细胞会引至腹泻。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研究期刊 1992;32(2):141-144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pr/journal/v32/n2/full/pr1992164a.html

      摘/概要
      人乳杆菌属菌株的GG (乳杆菌GG )已从临床测试显示有效促进对急性轮状病毒腹泻的治愈。为了阐明这有利的免疫机制,使用了ELISPOT (固相酶联免疫)lg-检测和特定会分泌抗体在淋巴系统中的细胞来验证,给予这肠道免疫作用间接证据。在补充体液后,39个患有急性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婴孩,平圴16个月大(SD 6),随机接受乳酸菌GG发酵乳产品(研究组)或无菌酸奶(安慰剂组)。相比起安慰剂组,腹泻的持续时间在研究组有显著缩短, [平均1.1 ( SD 0.6 )与2.5 ( SD 1.4 ) D,P = 0.001 ] 。 lgG, lgA 和lgM 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数量显示出,乳杆菌GG疗法在急性感染中显著增强非特异性体液分泌。在恢复期,90%的研究组与安慰剂组的46%令到了一种对轮状病毒有着特异性,分泌IgA抗体细胞的产生(p值= 0.006)。

      结果表明,乳杆菌GG经由增强自身免疫防御促进轮状病毒腹泻的康复。此外,特定lgA 对轮状病毒的反应被认为可防止轮状病毒再感染的可能。

    • 一种人类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属菌株GG )可促进小儿急性腹泻的恢复。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
      芬兰坦佩雷儿科部门
      芬兰坦佩雷萨塔昆塔市中心医院儿科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化学系

      研究题目:
      一种人类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属菌株GG )可促进小儿急性腹泻的恢复。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1991;88(1):91-97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88/1/90.abstract

      摘/概要
      为了确定人乳杆菌菌株(干酪乳杆菌属菌株的GG , Gefilac )对急性腹泻(82%轮状病毒)康复率的影响(82%轮状病毒),对71个4至45个月大良好营养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口服补充液后,患者随机接受以下治疗,乳杆菌GG-发酵乳产品125克( 1010-11 cfu) ,每天两次(第1组) ; 乳杆菌GG冻干粉,一个剂量( 1010-11 cfu ) ,每日两次(第2组) ; 或安慰剂,经无菌酸奶(第3组)125克,每日两次; 除了无发酵乳制品的正常饮食外,持续给予每种补充剂5天,平均腹泻的持续时间在开始治疗后, 第1组1.4 [ 0.8 ]天)和第2组( 1.4 [ 0.8 ]天)显著短于第3组(2.4 [ 1.1]天); F =8.70,P <0.001。体液补充后,每个饮食组保持了重量有着正趋势。入院时尿乳果糖甘露醇恢复率(中位数[95%信赖区间])分别为第1组0.09(0.03,0.24),第2组0.12(0.07,0.22),和在第3组0.08(0.04 ,0.18); 在经过2天饮食管理后的复检, 没有观察到任何明显肠道通透性的改变。结果表明,体液补充后早期营养饱食不会造成粘膜破坏,有利于从腹泻恢复。这实验进一步提议发酵乳或冷冻干燥粉末形式的乳杆菌GG能有效地缩短急性腹泻的过程。

    • 在巴基斯坦的研究,乳酸菌GG促进急性非出血性腹泻的恢复。

      研究人员(们):
      Raza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热带儿童健康组织

      研究题目:
      在巴基斯坦的研究,乳酸菌GG促进急性非出血性腹泻的恢复。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传染病期刊 1995:14:107-111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pidj/Abstract/1995/02000/Lactobacillus_GG_promotes_recovery_from_acute.5.aspx

      摘/概要
      在巴基斯坦进行了一项前瞻性,有安慰剂对照,三盲临床试验,来确定乳杆菌GG对住院急性腹泻患儿的作用。四十个儿童参加了这项实验,在体液补充后平常的饮食加上接受口服乳杆菌GG(21个)或安慰剂(n=19),每天两次2天。腹泻的临床过程在治疗期间有在跟进。于入院时,各研究组的病征相似,其结构为严重腹泻,营养不良和就诊前的治理不善。反应是在第2天显而易见的,当两者呕吐和腹泻的频率在乳杆菌组变少。在那些呈急性非血性腹泻(32例),患儿出现持续水样腹泻48小时的比例在乳杆菌组显著较少:31% 与75% (P < 0.01)。那些有呈现血性腹泻在被观察的48小时内没有显著差异。这个发现和在热带的腹泻病例治理与其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 一个在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医学试验,口服补液和乳酸杆菌GG 对急性腹泻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们):
      Shornikova A-V et al.

      (各)研究单位
      俄罗斯,卡累利阿,彼得罗扎沃茨克大学和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院
      俄罗斯, 卡累利阿, 彼得罗扎沃茨克传染病医院

      研究题目:
      一个在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医学试验,口服补液和乳酸杆菌GG 对急性腹泻治疗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1997;86:460-465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651-2227.1997.tb08913.x/abstract

      摘/概要
      一个在卡累利阿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对照试验,来说明口服补液和乳杆菌(LGG)从急性腹泻恢复的影响(27%轮状病毒,21%的细菌病因),研究了123个年龄从1至36个月大的婴幼儿。在入院时,患者首先随机接受等渗口服补液(ORS)其渗透浓度为311mosmol/l 和钠90mmol/ L(WHO-ORS),或者是低渗补液(低渗-ORS)其渗透浓度为224mosmol/ l 和钠60mmol/ L ,此后随机接受5×109 cfu LGG或安慰剂。这两个ORS于急性补充体液方面表现一样,而经口服的体液补充或者与ORS共同使用可能和腹泻持续时间比静脉补液较短有关(P=0.036)。接受LGG的患者(平均(SD)2.7(2.2)天)比接受安慰剂的[3.7(2.8)天,P=0.03],腹泻持续时间显著较短。 LGG显著缩短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的持续时间,但不能对确诊由细菌引起的腹泻起相同作用。

    • 益生菌来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五种不同方法准备的益生菌随机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们):
      Canani RB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儿科系
      意大利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大學臨床和實驗醫學部

      研究题目:
      益生菌来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五种不同方法准备的益生菌随机临床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BMJ 2007;335(7615):340 doi:10.1136/bmj.39272.581736.55

      参考链接:
      http://www.bmj.com/content/335/7615/340?view=long&pmid=17690340

      摘要
      目的:
      比较五个推荐给家长的益生菌制剂在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

      设计:
      一个与家庭儿科医师合作12个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制定初级保健。


      参与者: 
      年龄在3-36个月患有急性腹泻并到访家庭儿科医生的儿童。

      父母受指示被随机分配购买特定的益生菌产品:
      口服补液盐ORS(对照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GG; 布拉酵母菌;克劳氏芽孢杆菌;L delbrueckii var bulgaricus, 嗜热链球菌, 嗜酸乳杆菌, 和两歧双歧杆菌;或屎肠球菌SF68。

      主要项目:
      是为了观察每日的大便数量和一致性。其次是为了研究呕吐,发热和住院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也被记录下来。


      结果: 
      一共有571名儿童参予了这次实验。腹泻持续时间中位数在接受鼠李糖菌株GG(78.5小时)和另外4种个菌株混合物(70.0小时)的儿童明显地比只接受口服补液盐(115.0小时)的儿童较短(P<0.001 )。在使用第一次益生菌的一天后,大便的日常数量在得到鼠李糖菌株GG的儿童与接受益生菌混合的比在其它组显著为低(P<0.001)。剩下的制品没有影响主要项目。次要研究项目在各组相似。

      结论:
      并非所有的商用益生菌制品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儿科医生应该选择具有效益生菌制品。

    • 乳酸菌GG加在口服补液盐给急性腹泻患儿的多方欧洲试验。

      研究人员(们):
      Guandalini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迪卡坦扎罗大学儿科部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加在口服补液盐给急性腹泻患儿的多方欧洲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肠胃与营养学期刊2000;30:54-60

      参考链接: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2684789_Lactobacillus_GG_administered_in_oral_rehydration_solution_to_children_with_acute_diarrhea_a_multicenter_European_trial

      摘/概要
      益生菌乳杆菌GG能有效促进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水样腹泻的患儿的康复。可用的资料非常有限,但是, 这种试剂的在非轮状病毒腹泻有着潜在作用。还有,没有证据就乳酸菌GG在口服补液疗法同时施用有疗效。多方试验来评估口服补液与乳酸菌GG共用施用对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疗效。
      1个月至3岁患有急性腹泻的儿童参与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患者被随机分配到A组,接受口服补液盐加安慰剂,或B组,接受同样的口服补液盐,但是与乳杆菌GG(至少10(10)CFU/250毫升)。补液4〜6小时后,向患儿提供了他们平时喂食加上与刚才相同的溶液直至腹泻停止。
      140名患儿参与了A组, 147个在B组。在各组中年龄,性别,先前的饮食,先前腹泻的持续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体重,身高,体重:身高比,发热率,整体状况,脱水程度和医院内外百外比的患儿没有差异。
      腹泻入组后持续时间为A组;71.9 +/- 35.8小时,B组58.3+/-27.6小时(平均值±SD,P=0.03)。
      对轮状病毒呈阳性的儿童,在A组腹泻持续了76.6+/-41.6小时与B组的56.2+/-16.9小时B组(P<0.008)。在A组有10.7%的患儿腹泻持续了超过7天,而B组只有2.7%的出现同样情况(P <0.01)。而且B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
      施用含有乳酸菌GG的口服补液盐对患有急性腹泻的儿童是安全的,同时能够减短腹泻持续时间,更少机会拖延病情和更快地出院。
      乳酸菌GG加在口服补液盐给急性腹泻患儿的多方欧洲试验。

    • 口服乳杆菌GG对腹泻的持续时间以及在非住院患有轮状病毒的儿童排泄影响。

      研究人员(们):
      Canani RB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儿科系

      研究题目:
      口服乳杆菌GG对腹泻的持续时间以及在非住院患有轮状病毒的儿童排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肠胃与营养学期刊1997;24:469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pgn/Fulltext/1997/04000/Effect_of_Oral_Administration_of_Lactobacillus_Gg.88.aspx

      摘/概要
      背景: 
      口服活性乳杆菌菌株(LGG )已有证据显示能有效地减少住院儿童腹泻的持续时间。

      这次研究目的:
      1) 去研究口服活性乳杆菌菌株(LGG )对患有腹泻的住院儿童临床疗效,这代表大部分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
      2) 来确定LGG能否减轻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对象与方法:
      100位到访过家庭儿科医师的儿童,他们的腹泻持续时间被记录下来并随机被分配接受口服补液或口服补液与冻干LGG,2种方法来治理。然后在儿童的粪便内寻找能否检测到轮状病毒,在那些找到轮状病毒的,在六天后再次接受测试。

      结果: 
      检测后,61名儿童均对轮状病毒和呈阳性另外39则为阴性。口服LGG 用在轮状病毒呈阳性的患者上(6.2±0.2和3.0±0.2天,P <0.01)显著减少腹泻的持续时两者似乎有关联。 LGG对非轮状病毒患者也有疗效(5.7±0.1对3.2±0.2天,P<0.01)。腹泻治疗后六天,31个接受LGG的儿童当中,只有4个中仍对轮状病毒呈阳性,相比下,对照组中,在30个内仍有25个呈阳性(P<0.01)。

      结论: 
      口服活性乳杆菌菌株(LGG )对轮状病毒呈阳性的患者上是有效的。同时,对轮状病毒呈阴性但有严重腹泻需要住院的也是十分有效。

    • 口服细菌治疗减少儿童轻度腹泻的持续时间的和病毒引致的排泄症状。

      研究人员(们):
      Guarino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儿科部

      研究题目:
      口服细菌治疗减少儿童轻度腹泻的持续时间的和病毒引致的排泄症状。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肠胃与营养学期刊1997;25:516-519

      参考链接:
      http://www.waya.pt/fileadmin/medis/waya.eu/documents/6.Guarino_-_Oral_Bacterial_Therapy_Reduces_the_Duration_of_Symptoms_and_of_Viral_Excretion_in_Children.pdf

      摘/概要
      背景: 
      口服活性干酪乳杆菌菌株GG 与因腹泻入院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减少有关。这项研究目的是为了调查口服活性干酪乳杆菌菌株GG对患有轻度腹泻的门诊儿童的治疗效用,来确定乳杆菌菌株GG能否减少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持续时间。

      方法: 
      100位到访过家庭儿科医师的儿童,他们的腹泻持续时间被记录下来并随机被分配接受口服补液或口服补液与冻干LGG。然后在儿童的粪便内寻找能否检测到轮状病毒,在那些找到轮状病毒的,在六天后再次接受测试。

      结果: 
      检测后,61名儿童均对轮状病毒和呈阳性另外39则为阴性。口服LGG 用在轮状病毒呈阳性的患者上(6.2±0.2和3.0±0.2天,P <0.01)显著减少腹泻的持续时两者似乎有关联。 LGG对非轮状病毒患者也有疗效(5.7±0.1对3.2±0.2天,P<0.01)。腹泻治疗后六天,31个接受LGG的儿童当中,只有4个中仍对轮状病毒呈阳性,相比下,对照组中,在30个内仍有25个呈阳性(P<0.01)。

      结论: 
      口服活性乳杆菌菌株(LGG )对轮状病毒呈阳性的患者上是有效的。同时,对轮状病毒呈阴性但有严重腹泻需要住院的也是十分有效。此外,也能减少腹泻持续时间。

    • 低渗口服补液和乳酸杆菌菌株GG对急性腹泻的治理。

      研究人员(们):
      Rautanen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埃斯波FIN02740, Turuntie 150, Jorvi医院, 儿科部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儿科部
      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院

      研究题目:
      低渗口服补液和乳酸杆菌菌株GG对急性腹泻的治理。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疾病档案期刊1998;79:157-160

      参考链接:
      http://adc.bmj.com/content/79/2/157.long

      摘/概要
      两个低渗口服补液溶液分别具有224 mosmol/升渗透压摩尔浓度(钠+60毫摩尔/升,葡萄糖84毫摩尔/升)和204 mosmol/升(钠+60毫摩尔/升,葡萄糖64毫摩尔/升),与口服乳酸菌GG在6-36个月大患有急性腹泻和需要住院儿童的进行双盲试验来评估其治疗效力。在腹泻早期给予乳酸菌GG和口服补液会令腹泻时间最低到最短,最快的体重增加和最快中和酸中毒。低渗口服补液盐(224 mosmol/ L)联合乳酸杆菌GG的早期施用是一个对儿童急性腹泻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进一步减低口服液的渗透压未必更加有利治疗。

    • 口服细菌治疗对病毒性肠胃炎的疗效。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库奥皮奥大学临床营养学系
      芬兰库奥皮奥大学生理学系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系
      芬兰坦佩雷大学临床医学系

      研究题目:
      口服细菌治疗对病毒性肠胃炎的疗效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系统疾病与科学期刊1994;39(12):2595-2600

      参考链接: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BF02087695


      摘/概要
      为了解口服乳酸杆菌对急性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影响,在42个年纪介乎5-28个月内营养良好并患有急性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儿童进了测试。在口服补液之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接受5日,每天2次人类干酪乳杆菌菌株GG 1010cfu,另一组则是对照组;没有接受细菌治疗。在测试组内83%病人,腹泻时间有录得减短。在饮食中添加乳酸菌显著影细菌酶的式样: 腹泻期间脲酶的活性与在照组有短暂增加,但在研究组内并没有录得增长;F=8.6,P=0.01。在两组之间,葡萄糖醛酸酶,α-葡萄糖苷酶和甘氨胆酸水解酶的水平没有差异。我们认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渗透性腹泻而第二阶段则和特异性脲酶生产菌的过度生长相关。口服细菌治疗似乎是个有潜力的方法用来抵消被干扰的微生物平衡。

    • 乳杆菌(LGG)和蒙脱石共同施用与LGG单独使用对急性肠胃炎的应用: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Piescik-Lech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 Dzialdowska 1, 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LGG)和蒙脱石共同施用与LGG单独使用对急性肠胃炎的应用: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欧洲儿科医学期刊2013;172:247-253

      参考链接: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431-012-1878-2

      摘/概要
      使用任一乳杆菌(LGG)或蒙脱石作为辅助标准补液来治疗腹泻已被证明有显著疗效。来两种药物都可轻易取得的国家,两者经常会被同时使用来治疗腹泻。这研究调查LGG加上蒙脱石的共用使用会否比单独使用LGG对患有肠胃炎(AGE)的儿童有更好的效果。这次用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来研究。年纪介乎4至60个月并患有AGE的儿童每日接受LGG (6x 109 cfu)随机地加上蒙脱石(3g)或者安慰剂作为标准补液疗法的佐剂。该88名随机被选的儿童,81(92%)是可用于意向性治疗分析。 LGG/ 蒙脱石组(n=44) 与LGG/安慰剂组(n=37) 的腹泻持续时间是相似的(P=0.43)。结果在研究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有三个例外。在第4天,在LGG/安慰剂组相比起LGG/蒙脱石组,可见到一个排便频率的差异(P=0.03)。但在这天可从判断大便的布里斯托尔指数看到大便的稠度有着明显差异(P=0.05),但这并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最后,相比底下LGG/蒙脱石组比起LGG/安慰剂组有在随机化后显著静脉治疗持续时间较短(P= 0.02)。此外在研究组内并没有察觉到其他特别事件。

      结论: 
      LGG和蒙脱石和LGG单独使用有着同样有效对患有AGE儿童的治疗效力。并未可下判断来决定同时使用两种的效用。

    • 综合分析:乳酸杆菌GG治疗儿童急性腹泻。

      研究人员(们):
      Szajewsk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综合分析:乳酸杆菌GG治疗儿童急性腹泻。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系统药理学与治疗期刊2007;25:871-881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pt.12403/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每种益生菌的效用应分别分开评估。先前,我们已表明乳杆菌GG(LGG)可有效治疗患有急性肠胃炎(AGE)的儿童。

      目的: 
      更新先前对LGG在治疗AGE患儿的效用的综合分析

      方法: 
      从2006年八月(上一次最后搜查的日期)至2013年五月对Cochrane Library, MEDLINE 和EMBASE数据库进行搜索,没有语言限制,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综合分析。

      结果: 
      1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 (2963参与者)符合标准纳入在这个更新的综合分析。从11个随机对照试验(N =2444)综合的数据表明,LGG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显著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平均差异,MD-1.05天,95%CI为-1.7至-0.4) 。当LGG用于每日剂量≥1010CFU比每日剂量<1010 CFU(三个随机对照试验,N =956,MD-0.9天,95%CI为-2.5至0.69)更为有效。
      LGG 在欧洲治疗的儿童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N =744,MD-1.27天,95%CI为-2.04至-0.49);在非欧洲设置,LGG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在于一个临界统计意义之间(6个随机对照试验,N =1700,MD-0.87,95%CI为-1.81至0.08)。

      结论: 
      乳杆菌GG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一组亚组患者可能更受益于每日高剂量的LGG (≥1010CFU /天)他们并不属于欧洲地区的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鉴于许多试验方法的限制,该证据应谨慎对待。

    • 乳酸菌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一项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们):
      Van Niel CW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华盛顿西雅图, Sea Mar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儿科
      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儿童健康研究院

      研究题目:
      乳酸菌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一项综合分析。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2002:109:678-684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09/4/678.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儿童腹泻占全球大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多个研究已经表明乳杆菌属, 在小童施用口服乳酸杆菌可能会有抗腹泻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综合分析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估乳酸杆菌的治疗是否能改善儿童临床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结果。

      方法: 
      研究中找寻1966年至2000年在参考书借数据库的传统生物医学文章以及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文献。搜索词条是“竞争性抑制”,“腹泻”,“肠胃”,“乳酸菌”,“益生菌”,“轮状病毒和”酸奶”。我们把进行了充分的随机,双盲,治疗组给予乳酸杆菌和对照组给予充分的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报告纳入研究,报告的临床结果指标是腹泻强度。这些报告是需要由盲态审核并达成共识才可入选。最初的搜索取得了26项研究,其中9个符合标准。多个观察员独立提选研究特征和临床疗效。最后在第3和第7份文献得到足够的证据来进行分别对腹泻持续时间和第2天腹泻频率综合分析。

      结果: 
      数据表示在接受乳酸菌治疗的参与者相比起接受安慰剂的在第2天腹泻持续时间减少了0.7天(95%信赖区间:0.3-1.2天) 和在治疗的第2天腹泻频率减少了1.6次。 (95%信赖区间:0.7-2.6更少次排便) 。治疗方案细节在研究之间不一样。预先计划的亚组分析表明,剂量与治疗效应有关联。

      结论: 
      在这个综合分析表示了乳酸菌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应对患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儿童。

    • 鼠李糖乳酸杆菌GG益生菌抑制在限菌小猪肠道由人类轮状病毒引起的细胞自噬。

      研究人員(们):
      Wu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科恩研究大楼拉什大学生物化学系
      美国弗吉尼亚州综合生命科学大楼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州-里兰州兽医区域大学,生物医学和病理学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GG益生菌抑制在限菌小猪肠道由人类轮状病毒引起的细胞自噬。

      科学/医学刊物:
      肠道病原期刊 2013;5(1): 22

      參考链接:
      http://www.gutpathogens.com/content/5/1/22

      摘/概要
      背景: 
      人类轮状病毒(HRV)是在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重要原因。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能降低轮状病毒感染和引起的腹泻。然而,LGG介导从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细胞自噬扮演应对微生物病原体的重要作用。然而,自噬在HRV感染和LGG治疗中的作用仍然是未知的。我们推测,轮状病毒肠炎激活细胞自噬且LGG抑制病毒诱导细胞自噬并防止感染小猪肠道受到损害。

      方法: 
      我们使用了LGG喂食来对抗限菌猪的HRV感染病毒性胃肠炎。

      结果: 
      我们发现,LGG喂食并没有增加细胞自噬,而病毒感染引起在小猪肠道的细胞自噬。病毒感染增加了细胞自噬标记ATG16L1和的Beclin-1和细胞自噬调节的mTOR的蛋白水平。 LGG治疗病毒性胃肠炎期间细胞自噬标记表达降低至正常水平,诱导细胞凋亡和部分阻止病毒诱导的组织损伤。

      结论: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病毒诱导细胞自噬和LGG抑制失控的细胞自噬和肠道损伤。

    • 由干酪乳杆菌(菌株GG)在体外和体内引起的拮抗活性作用来对抗鼠伤寒沙门氏菌C5感染。

      研究人员(们):
      Hudault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法国沙特奈马拉布里CJF 94.07 INSERM, UPR de Pharmacie Paris XI

      研究题目:
      由干酪乳杆菌(菌株GG)在体外和体内引起的拮抗活性作用来对抗鼠伤寒沙门氏菌C5感染。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环境微生物学期刊 1997;63:513-18

      参考链接:
      http://aem.asm.org/content/63/2/513.long

      摘/概要
      这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由干酪乳杆菌GG细胞模型中引导的拮抗活性作用在体外对抗活性作用来对抗鼠伤寒沙门氏菌C5。培养的肠状Caco-2细胞,以至动物体内模型C3H/He/Oujco 老鼠。我们的结果表明该侵入的C5 菌珠和任一培养物的上清液之间的1小时的接触,干酪乳杆菌GG阻碍沙门氏菌菌株在Caco-2细胞的入侵,而不改变菌株的生存能力。在中和pH到7后,没有观察到抑制入侵的C5。检查了从口服感染C5的C3H/He/Oujco老鼠来评估干酪乳杆菌GG的拮抗作用:(I) 每天喂食干酪乳杆菌GG给未被处理的动物作为益生菌(II) 为了研究干酪乳杆菌GG菌群建立在肠道的不同分段的效果,它被给与一次给无菌动物。体内实验表明,一次喂食之后,干酪乳杆菌GG存活下来并在未处理常规小鼠小组的粪便比那些治疗组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干酪乳杆菌GG无菌小鼠组内,在肠道中建立了的菌群显著延迟了这100%病亡率的发生。(在一次喂食后的15天,相比起在无菌组内的9天[P <0.01])。 C5在盲肠定植水平和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肝的速度在头2天的益生菌喂食后有显著减低。虽然在这些动物的肠道在的干酪乳杆菌GG菌群水平会急剧下降。

    • 对人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鼠李糖乳杆菌GG在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们):
      Zhang Z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妇女与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检验医学部
      中国深圳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中心,深圳研究所,生命科学系
      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妇女与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消化内科

      研究题目:
      对人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鼠李糖乳杆菌GG在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病原体与疾病期刊 2013;67(3):184-191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2049-632X.12030/abstract;jsessionid=9162FEF5C6AEA764970CE252DBC97CEB.f03t03?deniedAccessCustomisedMessage=&userIsAuthenticated=false

      摘/概要
      A组人类轮状病毒(RV)是婴儿和幼儿严重脱水和肠胃炎的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证据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LGG)具有在急性RV诱导的腹泻发展与其严重性的影响,然而,LGG治疗时机和剂量仍存在争议。在本研究中,制定了一个新生小鼠与人的RV诱导腹泻模型,并在动物的病理生理特征进行了检查。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RV感染的小鼠出现腹泻,并伴有肠黏膜分泌型IgA分泌增加,血清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降低血清IgA的。此外,在感染RV的小鼠上的空肠微绒毛发现到上皮细胞空泡。在感染RV前后分别连续四天以灌胃方式给予LGG,少量(2×10 5 CFU)或中量(2×10 7 CFU)或高剂量(2×10 9 CFU)。在感染RV的小鼠显示缩短了腹泻持续时间,并在空肠减少上皮空泡化。在RV感染前给予高剂量LGG 比其他方案有更好的抗感染RV保护作用。这项研究表明,LGG对RV诱导的腹泻的保护作用与LGG施用在新生小鼠的定时和剂量具有高度相关性。

    • 益生菌通过诱导肠粘蛋白基因表达在体外抑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粘附。

      研究人员(们):
      Mack DR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儿科部,儿科胃肠病学和营养学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人类营养中心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普利科学'和联合健康

      研究题目:
      益生菌通过诱导肠粘蛋白基因表达在体外抑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粘附。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生理学期刊1999:276(4):G941-950

      参考链接:
      http://ajpgi.physiology.org/content/276/4/G941

      摘/概要
      益生菌制剂,活性微生物与宿主的有益作用,可提供一种替代传统抗微生物剂来治疗和预防肠道感染。益生菌制剂植物乳杆菌299v和鼠李糖乳杆菌GG 定量抑制和抹消依附着在HT-29肠上皮细胞的致病大肠杆菌,但不抑制附着于非肠道的HEp-2细胞。 HT-29细胞分别诱导高水平的两种MUC2或MUC3 mRNA的条件下生长,但HEp-2细胞表达只令到MUC2达到最低水平和没有MUC3 mRNA的生长。把富含MUC2和MUC3粘蛋白介质中从外加入到结合检测,显示是能够抑制肠道病原体粘附到HEp-2细胞。对植物乳杆菌299v与HT-29细胞培养提高MUC2和MUC3 mRNA的表达水平。从这些体外研究中,我们提出假设,益生菌制剂抑制和抹消肠上皮细胞有机体的能力,是通过其增加MUC2和MUC3肠粘蛋白表达的能力介导的。

    • 在新生无菌猪身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先天免疫反应对人轮状病毒促进免疫稳态。

      研究人员(们):
      Vlasova AN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俄亥俄州伍斯特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兽医预防医学系,
      俄亥俄州农业研究和发展中心,
      动物食品健康研究计划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


      研究题目:
      在新生无菌猪身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先天免疫反应对人轮状病毒促进免疫稳态。

      科学/医学刊物:
      PLoS One 2013;8(10):e76962.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88735/

      摘/概要
      在3剂弱毒HRV疫苗接种和共同使用鼠李糖乳杆菌(LGG)与乳双歧杆菌BB12(BB12)的共定植在对抗轮状病毒(VirHRV)所引起的效果在4组限菌(Gn)猪身上进行了评估:4组分别为Pro+Vac(益生菌定植/疫苗接种), Vac (疫苗接种), Pro (益生菌定植/没有接受疫苗接种), 和Control (没有益生菌定植/没有接受疫苗接种)。亚组的猪在使用VirHRV进行测试之前-[测试日后0日]和之后-[测试日后7日]接受安乐死和化验来评估腹泻, HRV的排出和树状细胞/先天免疫反应。在测试后,Pro+Vac和Vac组完全受到保护以防止腹泻;对HRV腹泻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3%。相比起对照组在测试后,Pro组对VirHRV的HRV排出反应和腹泻有减少。控制组的腹泻得分和病毒的排出均显较高,相比起其他组别中,在测试后一致显示出更高的血清α干扰素水平。 LGG+Bb12的定植+/-疫苗接种促进了免疫的成熟,这反映在测试后CD4,SWC3a,CD11R1,MHCII的表达单核细胞(MNCs)频率增加和在肠组织和血液的树突状细胞数量。益生菌的定植减少了在接受疫苗种植的(Pro+Vac)猪在测试前表达(TLR)2和TLR4的类铎受体(MNCs)并在Pro组猪中测试后增加了TLR3表的表达单核细胞(MNCs)频率,这表明益生菌可能通过TLR信号的行为发挥抗炎(TLR2和4的下调)和抗病毒( 由HRV的dsRNA上调TLR3)效果。益生菌单独定植(Pro) 在测试前增加了肠道和全身的细胞凋亡的频率,从而调节过度免疫反应和耐受性。但是,这在肠和全身组织的频率在测试后降低,调节HRV诱导的细胞凋亡。此外,Pro+Vac和Pro组在测试后MNC的增殖有显著的减少,暗示益生菌控制了VirHRV测试后,淋巴组织增生过度反应。我们的结论是在新生儿GN病猪模型中,所选的益生菌有助免疫系统的成熟,调节免疫稳态和调变疫苗和HRV的影响,从而缓和HRV腹泻。


    • 鼠李糖乳杆菌GG对感染轮状病毒的新生小鼠的影响与可行性。

      研究人员(们):
      Ventol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图尔库Lemminkäisenkatu 14-18 C, Toxis Ltd Oy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健康及福利局肠道病毒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对感染轮状病毒的新生小鼠的影响与可行性。

      科学/医学刊物:
      世界消化内科期刊2012;18:5925-5931

      参考链接:
      http://www.wjgnet.com/1007-9327/full/v18/i41/5925.htm

      摘/概要
      目的:
      探讨活性和死的鼠李糖乳杆菌GG(GG)对感染轮状病毒的新生小鼠模型的效果。

      方法:
      在2天大的路易斯哺乳幼鼠被喂食活性和死的鼠李糖乳杆菌GG并每日喂食持续到实验完毕。对第5和6日的幼崽接受口服轮状病毒SA-11菌株。在第7或第8日将幼崽斩首杀死。将胃肠道除去和用肉眼观测。并对在结肠中的粪便稠度使用四级制进行分级。使用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血浆,小肠,结肠和粪便检测RV。

      结果:
      在这新生小鼠模型中,RV诱导所有小鼠轻度到中度腹泻除了一只。从第6天起RV轻度降低体重发育。第7天中,在感染RV病毒2日后,各被喂食活性和死的鼠李糖乳杆菌GG组,显著比没有受到GG喂食的增加了重量[分别为36%(P= 0.001)和28% (P = 0.031)]。
      此外,当与RV对照组相比,无论是活性的和死的GG组, 结肠/动物体重的重量比例与在健康对照组的水平相同,重量比分别降了22%(P= 0.002)和28 %(P <0.001)。腹泻在这两个GG组略有增加。腹泻发生率和严重性于GG组均无统计性的显著不同,与RV对照组比较。另外,观察到的腹泻没令到体重减轻或死亡。
      在RV对照组RV PCR阳性的样本在感染组中病毒数量最多,活GG组中病毒数量为最小。与RV对照组相比,接受活性GG大鼠有显著少RV病毒在结肠(P=0.027)。活GG也比死GG组更有效地减少血浆在的RV数量(P=0.047)。

      结论:
      活性和死GG都具有对RV感染的有益作用。 GG可以增加RV病毒的从身体的清除率,并减少大肠肿胀。

    • 益生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肠道病原体和尿路病原体的拮抗作用。

      研究人员(们):
      Hutt P et al.

      (各)研究单位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医学系微生物学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医学系生物化学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诊所联合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

      研究题目:
      益生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对肠道病原体和尿路病原体的拮抗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微生物学期刊2006;100:1324-1332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672.2006.02857.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开发体外测验来比较益生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菌株对各种肠道病原体和尿病原体拮抗特性和抗氧化活性作用。

      方法和结果:
      使用了不同测试(固体和液体介质,厌氧和微需氧培养) 来评估和排名(低,中,高)五个益生菌乳酸菌的拮抗作用(鼠李糖乳杆菌GG,发酵乳杆菌的ME-3,嗜酸乳杆菌LA5,植物乳杆菌299v和副干酪乳杆菌8700:2)和两个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Bb12,长双歧杆菌46)对6个目标病原体的拮抗作用。细菌发酵产物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和益生菌的总抗氧化活性使用亚麻酸试验测量。 Pyelonephritic大肠杆菌备受GG和双歧杆菌两种菌高度抑制。乳酸杆菌菌株8700:2,299v和ME-3分别针对沙门氏菌SSP最有效在肠道的微氧环境下,而而ME-3和双歧杆菌二者在无氧环境下对宋内氏痢疾在表现出很高的作用。 Lact. paracasei, Lact. rhamnosus 和Lact. Plantarum菌珠对幽门螺旋杆菌在固体培养基,微需氧条件下表现出中度的拮抗作用。
      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的是Lact. fermentum ME-3 (P < 0·05)。并没有发现到对Clostridium difficile有效的拮抗剂。另外对益生菌于所有测试的pH值,乳酸生产和抗微生物活性的正相关性进行了评估。

      结论:
      研发了实验测试令到可继乳杆菌和/或双歧益生菌的抗微生物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这些益生菌已被声称具有抑制各种肠道和尿病原体的生长的能力。

      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可先筛查和研究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菌珠根据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临床功效,其可用于帮助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治疗能力。

    • 乳酸杆菌属益生菌对沙门伤寒杆菌作用的pH值,乳酸和非乳酸的依赖性

      研究人员(们):
      Fayol-Messaoudi D et al.

      (各)研究单位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é et de la Recherche Médicale, Unité 510, Pathogènes et Fonctions des Cellules Epithéliales Polarisées, Faculté de Pharmacie, Université Paris XI, Chātenay-Malabry, France

      研究题目:
      乳酸杆菌属益生菌对沙门伤寒杆菌作用的pH值,乳酸和非乳酸的依赖性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环境微生物学期刊2005;71(10):6008-6013

      参考链接:
      http://aem.asm.org/content/71/10/6008.long

      摘/概要
      益生菌乳杆菌菌株的抗菌作用机制(各) 似乎是多因素的,包括降低pH和抗菌化合物和乳酸的生产,包括细菌素和非细菌素,非乳酸分子。此外,此外Dulbecco改良的Eagle基本培养基中以至培养介质的延迟乳酸的杀伤作用。我们发现Lactobacillus johnsonii La1,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 YIT9029, L. casei DN-114 001, 和L. rhamnosus GR1益生菌诱发急剧降低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L1344的活性,主要是由于非乳酸分子存在于无细胞培养物上清液(CFCS)。这些分子均在serovar Typhimurium SL1344 的指数生长期比起在静止生长期更加活跃。我们还表明,非乳酸(多种)物质的生产是负责杀伤活性,是依赖于生长温度的。而这两个不稳定和稳定的物质的杀伤作用存在于CFCSs内。我们发现,pH将值降低会导致全面抑制沙门伤寒SL1344增长。

    • 益生菌和有机酸在Shiga-toxin 2基因表达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Carey C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

      研究题目:
      益生菌和有机酸在Shiga-toxin 2基因表达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的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学方法期刊 2008;73(2):125-132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7701208000341

      摘/概要
      益生菌目前已知有对各种食源性病原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然而,益生菌对会释放Shiga-毒素的大肠杆菌(STEC)毒力基因表达的具体作用还没有被很好的了解。 Shiga毒素是属于高度有效的细菌毒素的成员,并且是STEC主要毒力标志的。 Shiga毒素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征状之一。 STEC拥有Shiga毒素1(Stx1)和shiga毒素2(Stx2),两者都具有A和B亚基。虽然含有STEC Stx1和Stx2在出血性肠炎的患者被分别出来,Stx 2 是较常与各种人类疾病与并发症有关。因此,对乳杆菌,片球菌,和双歧杆菌的菌株在stx2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从农场动物,乳品和人类来源中分离出来,包括L. rhamnosus GG, L. curvatus, L. plantarum, L. jensenii, L. acidophilus, L. casei, L. reuteri, P. acidilactici , P. cerevisiae, P. pentosaceus, B. thermophilum, B. boum, B. suis and B. animalis. 与E. coli O157:H7 (EDL 933) 与低于致死浓度的各益生菌菌株共同培养。 RNA提取和cDNA合成之后,相对stx2A mRNA水平根据比较临界阈值(CT)的实时PCR来检测。向内源对照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将数据标准化,两组STEC(受到处理与无处理)之间的stx2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当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测试的益生菌菌株使stx2A水平有所下调。益生菌产生有机酸,这令到在pH降低,影响stx2A基因表达。

    • 评估益生菌对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1344(沙门氏菌亚种。沙门伤寒1344)不同环境条件下在常见介质的抗微生物作用。

      研究人员(们):
      Marianelli C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Viale Regina Elena 299, 健康卫生研究所,食品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系

      研究题目:
      评估益生菌对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1344(沙门氏菌亚种。沙门伤寒1344)不同环境条件下在常见介质的抗微生物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学研究期刊 2010;161(8):673-680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3250810001464

      摘/概要
      在人类营养益生菌的重要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肯定。这些生物已经显示出通过增强免疫和消化功能和对抗呼吸道感染,促进人体健康。
      我们提出改进了的益生菌的体外模型抗来研究,微生物活性作用对肠道病原体的影响,通过试图重新创建,在一个共同的培养基中,环境生长条件与那些存在于小肠相近。初步实验是为了寻找一个培养基能够同时支持益生菌和致病菌。目的是得到相互作用的正确评估,共享下的生长条件。常用的培养基BHI培养基被选用,并在抗菌活性测定中使用。沙门氏菌1344和鼠李糖乳杆菌和乳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pH值和氧气供应条件模仿小肠的环境下进行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 ATCC53103(LGG)具有最强抑菌作用,特别是在厌氧条件和在较低的pH水平下。其拮抗作用涉及既乳酸和非乳酸分子的分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的益生菌菌株也具条件范围会定义其最佳的作用,因此应彻底调查,以优化其使用。

    • 益生菌双歧杆菌MB5和鼠李糖乳杆菌GG保护肠Caco-2细胞,从大肠杆菌K88肠毒素引起的炎症相关的反应。

      研究人员(们):
      Rosell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义大利罗马Via Ardeatina国立研究所的食品与营养(INRAN)

      研究题目:
      益生菌双歧杆菌MB5和鼠李糖乳杆菌GG保护肠Caco-2细胞,从大肠杆菌K88肠毒素引起的炎症相关的反应。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营养学期刊 2006;95:1171-84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920784

      摘/概要
      益生菌可以保护,防止由病原体引起的肠道损伤,但背后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我们研究动物双歧杆菌MB5和鼠李糖乳杆菌GG(LGG)是否能保护肠Caco-2细胞从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所引起的炎症相关的反应,通过抑制病原体附着于细胞,这是ETEC致病的第一步骤,和调节中性粒细胞聚集,这是炎症的关键组成部分。 ETEC的附着力局部减少是从益生菌和部分的培养上清液从蛋白酶未消化的或消化发挥的,强烈的抑制作用是由ETEC的中性粒细胞转移所造成的。动物双歧杆菌MB5和鼠李糖乳杆菌GG(LGG)抵消由病原体诱导的LGG抵消的IL-8,生长相关癌基因-α和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的基因表达上调,这是中性粒细胞迁移至为重要的趋化因子。这结果表明益生菌双歧杆菌MB5和鼠李糖乳杆菌GG,可能通过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 以部分地减少病原体粘附和通过抵消中性粒细胞迁移,从而保护肠Caco- 2细胞由大肠杆菌K88肠毒素引起的炎症相关的反应。

    • 鼠李糖乳杆菌GG和干酪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引起肠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研究人员(们):
      Toki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东京国家儿童健康与成长研究所, 过敏和免疫部
      日本筑波Nippon Meat Packers公司,研发中心
      日本高知医学院儿科

      研究课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和干酪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引起肠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过敏和免疫学档案2008 八月21;148(1):45-58

      参考链接:
      http://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151505

      摘/概要
      背景:
      最近,某些乳酸菌(LAB)的菌株已有报导能防止特应性皮炎的发展,并改善过敏症状,尤其是幼童身上。然而,涉及这些效果的机制并不完全地了解。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系统的发展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在宿主肠上皮细胞(IECs)分辩与调节。因此,我们假设LAB 透过激活IEC 来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来测试这个假设,我们研究了受到了肠道细菌影响的IEC趋化因子的表达。
      方法:
      对Caco-2细胞单层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活的或热灭活的肠道细菌或细菌成分刺激长达3小时。使用定量实时PCR测量各种趋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CCL20 , CXCL8 , CXCL10和CX3CL1的表达是由非病原性大肠杆菌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强裂地诱导的,而部份是被一些共生的LAB诱导。与此相反,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干酪乳杆菌不会诱导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此外,LGG显著抑制由大肠杆菌,肽聚糖或鞭毛蛋白同时培养诱导的表达,大概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至少部分是。

      结论:
      LGG和干酪乳杆菌显著地抑制大肠杆菌诱导趋化因子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的临床重要性和所涉及的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查;然而,这样的效果,可以作为筛选确定临床上有用的乳酸菌。

    • 大肠杆菌K88的腹泻小猪模型来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 对腹泻的发病率,粪便菌群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Zhang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北京市公安局警犬训练中心

      研究题目:
      大肠杆菌K88的腹泻小猪模型来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 对腹泻的发病率,粪便菌群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动物微生物学 2010;141:142–148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113509004040

      摘/概要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LGG)已在体外被证明可粘附猪肠道粘液,并且能够去除和抑制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不过,目前也有关于LGG对小猪健康的影响的资料很少。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LGG 在降低小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性的效力,并调查其行动的机制。十八断奶小公猪,分配给不被干预对照组(NCN),受干预对照组(CCN)和LGG治疗(LGG)组。腹泻发生率在LGG组比起CCN组-大肠杆菌的干预后,显著降低。
      与其他组相比,在CCN组受到干预后,粪便大肠菌群数均显著增加,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分别降低。在空肠和回肠,LGG组比CCN组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浓度显著较高。在LGG组,大肠杆菌感染前短期施用LGG能减轻大肠杆菌引起血清IL-6 的标高。观察到LGG组比NCN和CCN组在6小时后的TNF-α浓度显著较高。 NCN组的IL-1β浓度分别在第6个小时比起LGG组和第24个小时比起CCN组较高。
      总括来说,LGG能有效的改善断奶后小猪由大肠杆菌K88引起的腹泻,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的抗体防御,和调节系统性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 鼠李糖乳杆菌GG降低沙门伤寒菌在上皮细胞的附着力和细胞毒性。

      研究人员(们):
      Burkholder KM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普渡大学, 745 Agriculture Mall Drive , 食品科学部,分子食品微生物实验室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降低沙门伤寒菌在上皮细胞的附着力和细胞毒性。

      科学/医学刊物:
      肠道病原体 2009;1(1):14

      参考链接:
      http://www.gutpathogens.com/content/1/1/14

      摘/概要
      背景:
      生理上的其他压力源可能改变宿主肠道上皮感染肠道致病菌的敏感性。在目前的研究中,调查了在热的情况底下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对Caco-2细胞的毒作用,粘附和侵入作用的影响。益生菌已被证实在非重压条件下减少病原体与上皮细胞之间的互动,并且具有在感染期间对上皮细胞的存活力有着显著效果;然而,益生菌在其他生理压力情况下上皮细胞与病原体互相作用的效果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对鼠李糖乳杆菌GG与加氏乳杆菌在热压力情况底下对沙门氏菌在Caco-2细胞的粘附力和毒性会否有影响。

      结果: 
      热的环境令到两者鼠伤寒沙门氏菌(P = 0.0001)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P = 0.004)对Caco-2细胞的毒力增加,并导致细胞单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粘附(P= 0.001)更大的可能性。热应力对Caco-2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没有显著影响,虽然暴露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导致了IL-6和IL-8的生产有了80%的增长。在受热或不受热的Caco-2 细胞暴露于鼠伤寒沙门氏菌之前,使用抗ShdA抗体来阻沙门氏菌来减低其粘附力(P=0.01)。预早把在热环境下的Caco-2 细胞暴露于鼠李糖乳杆菌GG下,能把沙门氏菌诱导的细胞毒性(p =0.001)和粘附性(P= 0.001)显著降低,但加氏乳杆菌没有相同的效果。

      结论: 
      结果表明,热环境底下肠上皮Caco-2细胞对沙门氏菌粘附性的机会会增加,并增加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的细胞毒性作用。使用鼠李糖乳杆菌GG作为益生菌可以降低上皮细胞受热期间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机制在热环境下,沙门氏菌定植的机会增加但使用鼠李糖乳杆菌GG来抑制感染严重性的机制仍有待阐明。

    • 鼠李糖乳杆菌GG肠贾第虫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肠道双糖酶的拮抗实验研究。

      研究人员(们):
      Goyal N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印度昌迪加尔旁遮普大学微生物学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肠贾第虫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肠道双糖酶的拮抗实验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世界微生物生物技术期刊2013;29:1049-1057

      参考链接: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274-013-1268-6

      摘/概要
      本研究描述了一个有效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在感染贾第虫肠的BALB / c小鼠体内的调节潜力。在实验中,在之前受到口服鼠李糖乳杆菌(LGG)或同时与贾第虫滋养的小鼠,很有效地能降低贾第虫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更具体地,同时使用益生素和被贾第虫感染的小鼠比起在只受贾第虫感染的小鼠,展示出抗氧化剂[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肠双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的水平显著的增加,和小肠氧化剂水平的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还揭示了在益生菌喂食+贾第虫感染的小鼠的小肠细胞形态是几乎正常的,相比下没有受到喂食益生菌而受到贾第虫感染的小鼠肠上皮细胞稠合,绒毛萎缩和淋巴细胞浸渗的增加。本研究的结果展示LGG在抗氧化性质对贾第虫介导的组织损伤的恢复带来新的方向,由此暗示益生菌LGG的效果是生物学合理的并且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替代性新的微生物干扰治疗。


    • 鼠李糖乳杆菌GG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强力抗微生物作用是归因于乳酸的积累。

      研究人员(们):
      De Keersmaecker SCJ et al.

      (各)研究单
      比利时鲁汶KU微生物和植物遗传学中心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强力抗微生物作用是归因于乳酸的积累。

      科学/医学刊物:
      FEMS微生物学快报2006;259:89-96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74-6968.2006.00250.x/abstract

      摘/概要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 的培养上清液(SCS)已经有报导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发挥抗菌作用。然而,负责抗菌化合物的化学式仍是不明。对鼠李糖乳杆菌GG所产生的抗菌化合物进行了调查。鼠李糖乳杆菌GG产生的低分子重量,热稳定,非蛋白质的杀菌物质,活跃在酸性pH而且对大范围的细菌物种又有作用。鼠李糖乳杆菌GG的SCS在MRS培养基中含有5种化合物,而且当它们在适当的浓度内含有上述的特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得出结论,根据生长条件下测试,鼠李糖乳杆菌GG对沙门氏菌强力抗微生物作用是通过乳酸介导的。


    • 益生菌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功效-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们):
      Huang JS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儿童医院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科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功效-综合分析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道疾病与科学2002;47(11):2625-2634

      参考链接: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23%2FA%3A1020501202369

      摘/概要
      我们的目标是要确定益生菌能否减少儿童急性腹泻疾病引起的持续大便量增加时间的功效。符合条件的研究试验仅在于益生菌疗法只在患有急性腹泻少于5岁的健康儿童。主要结果变数是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持续的时间。我们综合分析的18项合格研究表明,益生菌与标准补液疗法一起施用减少急性腹泻的持续时间约1天左右[随机效应合并估计值=-0.8天(-1.1,-0.6),P <0.001] 。在研究之间的治疗效果的差异通过计算Q统计来评估(Q =204.1,P <0.001) 。在随后的分析研究只为在住院儿童之中,以双盲试验,并研究评估乳杆菌,结果估计与先前相似(-0.6至-1.2天,P<0.001)。综上所述,细菌益生菌疗法可缩短在儿童中的急性腹泻持续时间大约一天。

    • 人类乳杆菌(ATCC53103)饮食疗法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期间的婴幼儿的粪样恢复。

      研究人员(们):
      Kaila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坦佩雷大学附设医院儿科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通用和分子病理学研究院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人类乳杆菌(ATCC53103)饮食疗法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期间的婴幼儿的粪样恢复。

      科学刊物:
      生物科学和微生物学期刊1998;17(2):149-151

      参考链接: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bifidus1996/17/2/17_2_149/_article

      摘/概要
      人乳杆菌GG(ATCC53103)作为饮食疗法的一部分已经显示能够缩短对急性腹泻轮状病毒的持续时间和能增强对抗病毒的肠道免疫反应。我们研究了乳杆菌的GG在29婴儿,年龄在5.4至27.5个月,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通过肠道的生存能力。在口服补液后,他们随机接受任一个乳酸菌GG配方或随意正常牛奶喂食。通过测量乳酸菌GG在粪便的数量,可看到菌珠都有定植在所有接受乳酸菌GG患者。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在急性胃肠炎其间,乳杆菌GG都可以促进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

    • 乳酸菌对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们):
      Majama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 Valii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
      芬兰坦佩雷大学临床医学系
      芬兰坦佩雷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

      研究题目:
      乳酸菌对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小儿胃肠病学和营养学期刊1995;20:333-8

      参考链接:
      http://www.mibebesano.com.mx/pdf/Majamaa1995LGG.pdf

      摘/概要
      我们比较了不同的乳酸菌及其对儿童急性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免疫反应的影响。在第一次口服补液之后,49个年龄在6〜35个月大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儿童随机接受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 casei strain GG (LGG), L. casei subsp. rhamnosus (Lactophilus), 或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和L. delbrückii subsp. bulgaricus (Yalacta)的组合,每日两次并持续5天。分别对轮状病毒血清抗体,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ISC),和对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SASC)的数量在病发期和康复期进行测量。腹泻的平均(SD)的持续时间在各组分别为,接受LGG的1.8(0.8)日,接受Lactophilus的2.8(1.2)日,接受Yalacta的2.6(1.4)日(F =3.3,p值=0.04 )。 ISC的反应在三个研究组中是可比的,但轮状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不同的。 LGG治疗与在恢复期IgA SASC ,轮状病毒和血清型IgA抗体水平的增加有。我们的结论是某些乳酸菌菌株,尤其LGG,可促进血清和肠道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反应,因而可以是建立对抗轮状病毒再次感染的免疫力。


    • 快速采用鼠李糖乳杆菌GG来应付急性肠胃炎。

      研究人员(们):
      Parker MW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医院医学科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詹姆斯·M·安德森优质健康系统中心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快速采用鼠李糖乳杆菌GG来应付急性肠胃炎。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2013;131:S96-S102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1/Supplement_1/S96.full.pdf

      摘/概要
      背景和目的: 
      一项在2007年的综合分析显示益生菌,特别是鼠李糖乳杆菌(LGG), 缩短由急性胃肠炎(AGE)引起的腹泻约24小时和减少过程持续超过7天的机会。 2005年,我们学校发布的对AGE患者的治疗方针,建议考虑用使益生菌,但只有1%的患有AGE的住院病人被配药LGG。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120天内增加医院对患AGE 的住院儿童给予处方LGG到>90%。

      方法: 
      这为了品质改善的研究包括了年龄介乎2个月至18岁被收治在一般儿科患有AGE和腹泻的孩童。腹泻被定义为在前面的24小时比平常稀的粪样或多于≥3次粪便次数。其中有复杂医学状况或与被推定为细菌性胃肠炎的病人被排除在外。监督和根据临床证据来教导医生 。我们保证LGG被有充份的数量在我们的药房和更新一个特定AGE计算机化顺序设置,包括默认LGG订单。故障的识别和缓解是通过每天的电子病历回顾和电子邮件通信进行。主要目的是入院18小时内受处方LGG病人的百分比。对干预的影响运用图表进行评估来追踪随着时间我们的主要目的。

      结果:
      6个星期内处方率提高到100%,并已持续7个月。

      结论:
      成功的关键是药店合作,使用电子病历的标准化的订单集中,快速地识别和缓解故障。可以利用改良的科学方法快速实施基于证据的做法。

    • 工程改造鼠李糖乳杆菌GG的表达在IgG-结合域的蛋白G:获得高免牛初乳抗体与其在患有轮状病毒腹泻的初生小鼠的保护效果。

      研究人员(们):
      Gunaydin G et al.

      (各)研究单位:
      瑞典斯德哥尔摩胡丁厄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Karolinska学院临床免疫科和输血医学部门,检验医学科

      研究题目:
      工程改造鼠李糖乳杆菌GG的表达在IgG-结合域的蛋白G:获得高免牛初乳抗体与其在患有轮状病毒腹泻的初生小鼠的保护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疫苗学期刊 2014;42(4)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410X13015910

      摘/概要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每年在全世界导致超过500,000人死亡,虽然目前可以使用疫苗,但新的有效的治疗策略仍然应该考虑。来自于高免牛初乳(HBC),从奶牛接种轮状病毒纯化的抗体,先前被用于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腹泻。 HBC抗体和乳杆菌的益生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的组合也被认为是比HBC独自使用更有效于在轮状病毒感染的小鼠减轻腹泻。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形式的治疗,鼠李糖乳杆菌GG被设计来显示在表面表达的IgG结合的蛋白G(GB1,GB2,和GB3),其捕捉来自于HBC的IgG抗体(HBC-IgG抗体),从而针对轮状病毒。
      IgG结合域在对细菌表面的表达,以及它们的结合;HBC-IgG与轮状病毒(猿猴菌株RRV)通过西式墨点法,流式细胞术,和电子显微镜来证实。工程改造鼠李糖乳杆菌GG和HBC抗体的抗轮状病毒活性和预防作用在小鼠模型上进行了评估。工程化鼠李糖乳杆菌GG(PG3)和HBC的组合疗法更显著更有效地减少患病率,严重程度,和腹泻持续时间相比起单独使用HBC或无改造的鼠李糖乳杆菌GG和HBC的组合。新疗法减少了HBC的有效剂量至10至100倍,因此可以减少治疗成本。这种抗体捕集平台, 这里首次在体内测试,可能被用于其他更多不同的胃肠道致病菌。

    • 鼠李糖乳杆菌GG在儿童急性胃肠炎治疗对免疫反应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Sindhu KNC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韦洛尔基督教医学院胃肠科学部
      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社区医学部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地理医学和传染病部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在儿童急性胃肠炎治疗对免疫反应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传染病期刊 2014;58(8):1107-15

      参考链接:
      http://cid.oxfordjournals.org/content/58/8/1107.shor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在小儿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可能起到作用。我们报导了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在治疗印度患有隐包子虫或轮状病毒腹泻的儿童(LGG)与其在上肠功能,免疫反应临床结果的效果。

      方法:
       6个月至5岁大患有肠胃炎而且不论是轮状病毒或隐孢子虫的粪便检测呈阳性的儿童(混合感染被排除在外),被随机分为LGG组(ATCC53103)或安慰剂组,连续4周每日接受喂药一次。获得了基线统计数据和临床信息。在实验开始时和随访结束时量度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和免疫球蛋白A(IgA的)抗体来测试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而乳果糖对甘露醇比率则用来了测量肠渗透率。

      结果: 
      124个参与了实验的儿童内,82个患有轮状病毒而42个则患有隐孢子虫。平均腹泻持续时间为4天;三分之一的儿童有严重腹泻。基线和临床指标在接受LGG和安慰剂的儿童之间具有可比性。在随访结束时, 接受到LGG喂食而患有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儿童较少有反复腹泻事件(25%比46%,P=0.048)和肠道功能的受损(48%比72%, P=0.027)。在接受LGG患有轮状病毒性腹泻儿童中,IgG水平在干预后有显著增加(456 vs 2215 EU; P = .003)。在隐孢子虫腹泻儿童中,那些接受LGG肠道通透性有着显著的改善。

      结论: 
      LGG具有正面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降低轮状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反复发作有用。改善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胃肠炎患儿的肠功能,强调益生菌在感染后治疗肠功能损害的作用。

    • 新生儿及儿童肠胃炎的治疗战略。

      研究人员(们):
      Ciccarelli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Sapienza大学,新生儿加护病房

      研究题目:
      新生儿及儿童肠胃炎的治疗战略。

      科学/医学刊物:
      感染与药耐性期刊2013;6:133-161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PMC/PMC3815002

      摘/概要
      急性胃肠炎,其特征在于腹泻可伴呕吐,仍然是在大多数资源受限的国家在儿童上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通常是一种温和的和自限性疾病,胃肠炎是住院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并且还是和大量的疾病有关。在全世界,40%在5岁以下的住院儿童的入院原因是因为轮状病毒。此外,某些微生物已经主要在资源受限的国家中找到,包括志贺氏菌,霍乱弧菌,和原虫感染。预防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而轮状病毒疫苗已经证明,在大型临床试验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脱水是肠胃炎相关的主要并发症,适当的体液补充管理(口服或静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液策略。继续母乳喂养是强烈建议的。新的治疗方法如止吐剂(昂丹司琼),一些止泻剂(racecadotril),和化学治疗剂通常被建议,但尚未普遍推荐。益生菌,也被称为“食品增补剂”,似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减少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和欧儿科传染病学会的指导方针强烈建议使用益生素来治疗急性胃肠炎,特别是使用那些有证据证明功效的如鼠李糖乳杆菌GG,罗伊氏乳杆菌,和布拉酵母菌。迄今为止,急性胃肠炎的管理一直本着“做最少”的宗旨:口服补液,早期投喂,不需测试,不需多余药物。

    • 乳酸菌有效地保护人类和动物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免受于肠道病毒感染的捐害。

      研究人员(们):
      Maragkoudakis P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斯洛维尼亚马里博尔Urbanska, c.30/Slomškov trg 15马里博尔大学农业/医学学院
      希腊雅典Iera Odos 75, Athens, 雅典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题目:
      乳酸菌有效地保护人类和动物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免受于肠道病毒感染的捐害。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期刊2010;141(S):S91-S97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0509006771

      摘/概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动物和人体肠道和非来自肿瘤的巨噬细胞模型来探讨乳酸菌(LAB)潜在的抗病毒活性。为此,选择了先前的体外试验的LAB来进行与细胞的单层共孵,其随与轮状病毒(R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进行试验。为了阐明负责抗病毒作用的可能机制,对其诱导活性氧(ROS)的释放,以及LAB对细胞系对附着能力进行了研究。
      多种菌株被发现到能表现出中度至完全地保护细胞单层,防止RV或TGEV病毒对其的破坏。被录得从RV与TGEV病毒中,有最高的保护效果是益生素鼠李糖乳杆菌GG和干酪乳杆菌Shirota。而显著的抗病毒活性也是由于肠球菌PCK38,发酵乳杆菌ACA-DC179,戊糖乳杆菌PCA227和植物乳杆菌PCA236和PCS22,取决于所用的细胞层和病毒的组合。当乳酸菌菌株与细胞层一起培养时,NO-与H2O2(ROS)的释放量有所增加(高至50% ),但这结果只是在乳酸菌菌株(LAB)和细胞层共培时发现,除了少数菌株能够诱导在一个以上的细胞层上大量ROS释放。相反,受检测LAB菌珠粘附细胞层的能力是菌珠具有特定性而不是细胞层特定的。最强的附着能力是在植物乳杆菌ACA-DC146,L. paracasei subsp. tolerans ACA-DC 4037和屎肠球菌PCD71中观察到。明显迹象显示抗病毒效力只仅在于干酪乳杆菌Shirota 对TGEV病毒和植物乳杆菌PCA236 对RV与TGEV病毒。在其他情况底下,每次的相互作用在LAB-细胞层与病毒有着特定性,限制着对这效果的结论。不过很可能这里描述的抗病毒效果拥有超过多于一个的机制。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阐明潜在的行动模式,并要制定一个细胞层模型作为选择适合应用在农场动物益生菌菌株的系统。

    • 使用益生菌来治疗急性肠胃炎-由益生菌和益生元ESPGHAN工作小组编写的建议书。

      研究人员(们):
      Szajewsk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意大利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儿科部转化医学系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萨格勒布大学医学院, 萨格勒布儿童医院, 儿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营养学和肝病消化内科院
      意大利巴里大学Policlinico大学医院儿科
      比利时布鲁塞尔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Z布鲁塞尔, 儿科部
      以色列Beer-Sheva,Ben-Gurion大学,Soroka医学中心,儿童胃肠病学和营养中心

      研究题目:
      使用益生菌来治疗急性肠胃炎-由益生菌和益生元ESPGHAN工作小组编写的建议书。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胃肠病学和营养学期刊2014;58(4):531-539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24614141

      摘/概要
      已经有建议提出一起使用益生菌在初期补液和饮食限制来治疗急性胃肠炎(AGE) 。本文档基于先前完成的系统综述在一些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综述在儿童身上使用益生菌来治疗AGE的文章。这些建议只制定在至少有2个随机对照试验测试过的益生菌上(特定的菌珠规范)。这等级系统是根据'分级的建议,评定,开发和评估工作组'的指导方针来制定的,而在这用了这个系统来对证据的强度和建议分等级。它提供了4个类别证据的强度(高,中,低,极低)和2个建议力度的等级(强或弱)。使用下面的益生菌(由英文字头来排列)可考虑在儿童急性胃肠炎(AGE)的治理使用,除了补液治疗外: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 低质证据,高度建议)和Saccharomyces boulardii(低质证据,高度建议)。 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 17938只有少量有说服力的证据(超低质证据,建议力度:弱)和热灭活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B(超低质证据,建议力度:弱)。后者尽管传统上与是其它益生素相提并论的,但是它不能家义为益生菌。其他菌株或菌株的组合已经过测试,但其功效的证据薄弱或初步的。

    • 综述文章:急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理

      研究人员(们):
      Piescik-Lech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儿童医学中心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综述文章:急性胃肠炎患儿的治理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系统药理学和治疗期刊2013;37(3):289-303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pt.12163/abstract;jsessionid=9B5CA3971E38E20B0721B2C8DF1653D9.f01t01

      摘/概要
      背景: 
      2008年,欧洲儿科胃肠科协会,肝病和营养(ESPGHAN)和欧洲儿科传染病学会(ESPID)开发了一个以证据为基础对在欧洲儿童急性腹泻治理的指引。

      目的: 
      总结对ESPGHAN/ ESPID准则公布随后的数据。

      方法: 
      在2012年八月对MEDLINE和Cochrane Libaray 数据库进行了检索,范围包括对于2008年以后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他们的综合分析。

      结果: 
      继续改善口服补液溶液的味道和/或效力(ORS),其中一些是令人鼓舞。而标准(超过24小时)经鼻胃管补液仍在使用,新的证据表明,快速(超过4小时)体液补充也是有效的。对于静脉补液,新的证据就可以快速或超高速,大容量与标准容量的体液补充比较; 由于新的证据并不一致,直到有更多新的数据,20毫升/公斤似乎是适当的。已经积累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恩丹西酮降低了呕吐的机会; 然而,在儿童上安全使用的调查是必要的。新的证据已再次确认,在欧洲,缺锌是罕见的,没有因使用锌的好处。新的数据,但主要来自欧洲以外的,都重申,无论是蒙脱石或消旋卡多曲是一种有效的口服补液辅助治疗。还有使用某些益生菌如乳酸菌GG或S.boularii的有益效果是清晰的。

      结论: 
      目前最新ESPGHAN/ESPID的建议是有保证的。

    • 欧洲儿科肝病, 胃肠病和营养学学会与欧洲儿科传染病学会对在欧洲急性胃肠炎儿童患者发出的循证治疗指引。 -2014更新

      研究人员(们):
      Guarino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部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儿科, 转化医学部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
      法国巴黎University Paris 5 and Necker-Enfants-Malades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欧洲儿科肝病, 胃肠病和营养学学会与欧洲儿科传染病学会对在欧洲急性胃肠炎儿童患者发出的循证治疗指引。 -2014更新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肠胃科和营养学期刊2014;59(1):132-52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European+Society+for+Paediatric+Gastroenterology%2C+Hepatology%2C+and+Nutrition%2FEuropean+Society+for+Paediatric+Infectious+Diseases+Evidence-based+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Gastroenteritis+in+Children+in+Europe-+Update+2014.

      摘/概要
      目的: 
      在基于证据下这些指南更新和扩展在欧洲对急性胃肠炎症儿童的治理。

      方法: 
      该指南制定小组制定了的问题,分析数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利用Muir Gray方法对后者进行分级,并同时对建议,测试,开发和评估分级。

      结果: 
      胃肠炎的严重程度与病因有密切关联, 而当中轮状病毒是最为严重的感染媒介,经常伴有脱水症状。脱水反映严重性,应被建立的评分系统进行监测。测试一般都是不需要的。口服低渗补液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并应尽快开始治疗。哺乳不应中断。应继续定期投喂与不对任何饮食习惯进行改变,包括牛奶。数据表明,在医院环境中,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不含乳糖的喂食,可被认为是对肠胃炎的治疗。活性治疗可以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特定的益生菌如乳酸菌GG,布拉酵母菌, diosmectite或消旋卡多曲菌。抗感染的药物应在特殊情况下给予。恩丹西酮能有效对抗呕吐,但其日常使用需要制定其对心脏有严重副作用的安全警告和指引。住院一般应保留给需要肠内/肠外补液的患者; 大多数情况下,可在门诊进行治理。肠内补液比静脉补液较为好。快速静脉补给并不优于标准方案,并也可能与再入院的机率有关。

      结论: 
      对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使用一些简单的,明确有基础医学的干预最为有效。

  • 改善过敏状况
    • 益生菌在婴儿时期导保护性免疫能力,这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

      研究人员(们):
      Marschan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公共健康病毒病和免疫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芬兰坦佩雷STAT-咨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婴儿时期导保护性免疫能力,这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过敏与实验 2008;38(4):611-618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222.2008.02942.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在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被广泛地研究,但它们的作用模式是知之甚少。

      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益生菌对体内细胞因子,抗体,并在过敏倾向的婴儿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在有过敏家族病史的对象身上,分别在分娩前的一个月和幼儿出生后六个月持续给予幼儿益生菌或安慰剂。测量血浆样本内的C-反应蛋白(CRP),总IgA和IgE,食品特异性IgA,IgG和IgE的,IL-2,IL-4,IL-6,IL-10,TNF-α,和IFN -γ。我们分析了免疫和炎症参数的关联,在6个月大时给予益生菌治疗并观察在2岁大时的过敏状况。

      结果: 
      有接受益生菌的幼儿比起接受安慰剂的,在血浆中有着较高的CRP(P=0.008),总IgA(P = 0.016),总IgE(P =0.047),和IL-10(P = 0.002)水平。在6个月大时有着较高的CRP水平可减低患湿疹的风险。[比值比(OR)0.41[95% 信赖区间(CI)0.17-0.99],p =0.046],当与益生菌共同使用时,在2岁期间可降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OR0.38(95 %CI0.16-0.87),P = 0.023]。

      结论: 
      CRP与过敏倾向儿童在2岁时较少患有湿疹的风险的关联,支持慢性低度炎症可以防止湿疹的看法。益生菌诱导的轻度炎症的特点是IgE,IgA和IL-10水平的上升,这些变化通常可在寄生虫相关感染诱导的调节机制观察到。这些发现强调慢性微生物接触为免疫调制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 益生菌下调在牛奶过敏受试者从奶诱导的炎症反应,但在健康受试者中有免疫刺激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Pelto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下调在牛奶过敏受试者从奶诱导的炎症反应,但在健康受试者中有免疫刺激的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与实验过敏期刊 1998;28:1474-1479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222.1998.00449.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可以既特别通过刺激抗体的生产和非特定通过增强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和修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的免疫反应。

      目的: 
      作者假设益生菌可以通过影响吞噬细胞缓解过敏反应。吞噬细胞的调节可能在正常人中与有过敏症状的患者有所不同。

      对象与方法: 
      在一个双盲,交叉研究,利用牛奶对奶类过敏和健康对象进行测验,当中测试对象肠道含有或没有细菌菌株乳酸杆菌GG。这测试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由流式细胞仪记录测试前后测量吞噬受体的表达。

      结果: 
      牛奶-过敏对象中,牛奶挑战显著增加了CR1,FcγRI和FcαR中性粒细胞和CR1,CR3和FcαR单核细胞的表达。牛奶加上乳杆菌GG可阻止受体表达的增加。在健康对象中,牛奶试验并没有影响到受体表达反应,而在牛奶+乳杆菌GG测试显著增加CR1,CR3,FcγRIII和FcαR的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

      结论: 
      益生菌似乎不同地调节健康和过敏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健康受试者中,这被看成是免疫刺激效果,也在过敏患者中下调免疫炎症反应。

    • 鼠李糖乳杆菌GG对桦树花粉过敏患者唾液中rBet v1和rMal d1特异性IgA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Piirainen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和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免疫学实验室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对桦树花粉过敏患者唾液中rBet v1和rMal d1特异性IgA的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年鉴2008;100(4):338-342

      参考链接:
      http://www.annallergy.org/article/S1081-1206(10)60596-0/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已经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LGG)对过敏性湿疹具有治疗和预防效用。

      目的: 
      研究口服LGG对在患有桦树花粉过敏和口服过敏综合征的青少年和成人免疫反应的影响。

      方法: 
      患者为期5.5个月从1999年二月八日到八月六日接受LGG(n=19)或安慰剂(n=19),在桦树花粉季节开始之前2.5个月。使用口服苹果在花粉季节开始之前,期间,和完结后进行试验。在测试开始之前,期间,和完结后收集唾液和在开始前收集血清样本。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测量在唾液中的IgA, IgG, IgM, rBet v1, rMal d1 特异性的IgA, IgG, IgG1, 和IgG4水平。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对血清中的rBet v1特异性IgE 和放射性过敏原吸附桦木测试。

      结果: 
      在5.5个月后相比起安慰剂组,在LGG组中的rBet v1和rMal D1 型IgA水平比刚开始有上升(Δ rBet v1 IgA, 0.319 对−0.136 相对单位; P = .02; Δ rMal d1 IgA, 0.097对−0.117, P = .02)。各组中的rBet v1型IgE血清水平并没有差异。在LGG组,唾液中rBet V1型IgE水平与受刺激的总IgA(P=0.04)和IgG(P=0.003)有着正相关系。在安慰剂中,rBet v1型IgE 与受刺激的rBet v1(P=0.009)和rMal d1 IgA (P=0.009)和IgG(分别为P=0.02 ,P=0.03)有着负相关系。

      结论: 
      LGG在口腔黏膜免疫刺激的影响似乎增加了唾液中变应原特异性IgA的水平。

    • 益生菌:对食物过敏治理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们):
      Majama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 33101坦佩雷, 坦佩雷大学, 医学院
      芬兰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食物过敏治理的新方法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 1997;99:179-185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97)70093-9/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胃肠微生物是肠道粘膜屏障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之前曾表明人类肠道微生物,乳杆菌GG(ATCC53103),能促进肠内的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别是在IgA类),防止肠渗透性的缺陷,并能使抗原的吸收。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含有大量水解乳清幼儿配方奶中去除牛奶,并在其加入(n=13)或不加入(n=14)乳杆菌GG (5×108 CFU/克配方奶)在有过敏性湿疹和牛奶过敏的婴儿上的临床及免疫效果。这项研究的第二部份牵涉到10个受患有过敏性湿疹和牛奶过敏并受母乳喂哺的婴儿。在这组,乳酸杆菌GG是给予母亲的。

      方法:
      过敏性湿疹的严重程度是由临床评分来对其评估的。粪α1抗胰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fecal α 1-antitryps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被认定为是肠炎的指标,其水平在膳食干预前后进行了测量。

      结果:
      在研究一个月后, 使用全水解乳清与乳酸菌GG配方的婴儿,他们的过敏性皮肤炎的评分有着明显改善。 α1 - 抗胰蛋白酶(α 1-antitrypsin)的浓度在这一组(p=0.03)有显著下降,但在配方奶中没有加上乳酸菌GG的一组中没有同样的下降(p=0.68)。与之同一时期中位数(下四分位到上四分位数)粪肿瘤坏死因子α(fecal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的浓度在这乳酸菌GG组显著下降,从709pg/gm(91至1131pg /gm)到34pg/gm (19至103pg/gm)(p=0.003)。但在另一组中并没有下降。粪便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浓度在治疗期间保持不变。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可以促进过敏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患者的内源性屏障机制,并且通过减轻肠道炎症,可以当做食物过敏治疗的方法。

    • 益生菌对患有过敏性湿疹/皮肤炎的婴儿炎症粪便标志和粪便中的IgA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Viljanen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和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患有过敏性湿疹/皮肤炎的婴儿炎症粪便标志和粪便中的IgA的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过敏和免疫学期刊 2005;16:65-71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9-3038.2005.00224.x/abstract

      摘/概要
      有研究提出益生菌可以缓解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AEDS)和食物过敏。在此类的婴儿,我们调查益生菌在粪便IgA和对肠道炎症标志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1抗胰蛋白酶(AT),以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效果。共有230名婴儿患有AEDS和疑似牛奶过敏接受一个随机,双盲方式伴随着饮食调控,乳杆菌(LGG),四种益生菌的混合物(MIX),或安慰剂为期4周的试验。在治疗四周后,利用一个双盲,安慰剂对照测验使用牛奶对CMA来进行诊断。 102位婴儿的粪便在治疗前后(4星期后)和第一天牛奶测验后收集,随机选择并用于分析。治疗后,gA水平在益生菌组比安慰剂组较为高(LGG与安慰剂,p值=0.064; MIX与安慰剂,p值=0.064),并且AT只在LGG组内下降。牛奶测试后,在IgE-相关CMA婴儿中,LGG组的粪便IgA比起安慰剂组较高(p = 0.014),而TNF-α在LGG组中也是较低的但为显著(p=0.111) 。总括来说,LGG4周的治疗可以减轻婴幼儿AEDS和CMA肠道炎症。

    • 配方奶对患有牛奶过敏儿童的治理影响获得耐受性的速度-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研究人员(们):
      Canani RB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那不勒斯大学儿科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那不勒斯大学,欧洲调查食物源性疾病实验室
      意大利罗马La Sapienza,罗马大学,妇产科
      意大利罗马La Sapienza,罗马大学儿科
      意大利那不勒斯Monaldi医院新生儿科和儿科部

      研究题目:
      配方奶对患有牛奶过敏儿童的治理影响获得耐受性的速度-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2013;163:771-777

      参考链接:
      http://www.jpeds.com/article/S0022-3476(13)00284-9/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前瞻性地评估不同膳食管理策略对患有牛奶过敏(CMA)儿童获得耐受性速度的效果。

      研究设计
      对认为是健康(年龄介乎1-12月大)但患有牛奶过敏的儿童进行前瞻性评估。将研究对象依据使用的治理分为5组:(1)大量水解酪蛋白(casein)配方奶([EHCF],N =55); (2)EHCF+鼠李糖乳杆菌GG[LGG],N = 71); (3)水解米配方奶(RHF,N =46); (4)大豆配方奶(N =55);和(5)氨基酸的配方奶(N =33)。 12个月后进行的食品的挑战,以评估有否获取耐受性。

      结果
      对260个儿童进行了评估(167男性,64.2%;年龄5.92个月,95%CI5.48-6.37;体重6.66千克,95%CI 6.41-6.91; IgE介导的CMA111,42.7%)12个月后获得口服耐受性发生率在接受EHCF(43.6%)或EHCF+ LGG(78.9%),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较高(P<0.05):RHF (32.6%),大豆配方奶(23.6% ),和氨基酸的配方奶(18.2%)。二元回归分析系数(B)的发现患者在研究结束时获得耐受性的速率是基于两个因素:(1) IgE介导机制(B −2.05, OR 0.12, 95% CI 0.06-0.26; P < .001); 和(2) 配方奶的选择,例如那些接受EHCF(B 1.48, OR 4.41, 95% CI 1.44-13.48; P = .009) 或EHCF+LGG (B 3.35, OR 28.62, 95% CI 8.72 -93.93; P < .001)。

      结论
      EHCF加快患有CMA的儿童获得耐爱性的速度,如果与其他食疗的选择比较。这种效果是通过LGG增强的。

    • 益生菌在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的治疗: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Viljanen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和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坦佩雷统计(STAT)-咨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的治疗: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学期刊2005; 60: 494-500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8-9995.2004.00514.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有研究提出益生菌能减少对食物过敏婴儿的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AEDS)症状。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益生菌是否对AEDS有任何有益的影响。

      方法
      对230名婴儿怀疑牛奶过敏(CMA),跟进其AEDS的严重程度,程度由过敏性皮炎(SCORAD)指进行评估,在一个随机双盲的方式,伴随着饮食调控和皮肤的治疗,乳杆菌GG(LGG),四益生菌菌株的混合物,或安慰剂治疗并为期4周。在治疗四周后,120个婴儿在双盲安慰剂对照(DBPC)下利用牛奶来诊断CMA的情况。

      结果
      在整个组中,平均SCORAD(基线32.5)下降了65%,但在刚开始或4周后,治疗组之间并没有差异。患CMA的婴儿的治疗效果也没有差异。然而在由IgE致敏的婴儿, LGG组中比起安慰剂组在治疗后表现出较大的SCORAD 减小, -26.1 VS-19.8(p =0.036),由治疗前至到接受治疗4周后。排除在研究期间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来加强在IgE致敏亚组的调查结果的婴儿。

      结论
      利用LGG来治疗可能减轻由IgE介导致敏而不能在非IgE致敏的婴儿减轻AEDS症状。

    • 乳杆菌GG对患有牛奶过敏的婴儿获得耐受性的影响一项随机试验。

      研究人员(们):
      Canani RB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那不勒斯大学儿科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那不勒斯大学,欧洲调查食物源性疾病实验室
      意大利罗马La Sapienza 大学,妇女保健和地域医学系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对患有牛奶过敏的婴儿获得耐受性的影响一项随机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2012;129(2):580-582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11)01569-7/abstract

      摘/概要:
      ---------------------

    • 乳酸菌GG在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增加IFN-γ生产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Pohjavo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和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赫尔辛基国家公共健康分子医学研究所
      瑞典Linköping大学,分子和临床医学系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在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增加IFN-γ生产的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过敏和免疫学期刊2004;114(1):131-136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4)01168-6/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可能对婴儿的免疫系统的发展具有潜在好处。

      目的: 
      为了研究益生菌治疗牛奶过敏(CMA)和IgE相关性皮炎的作用,我们研究了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4个细菌物种(MIX)的混合物中的免疫效果。

      方法: 
      在一项随机,双盲研究设计对疑似患有CMA的婴幼儿,同时调控饮食和皮肤治疗,给予LGG,MIX,或安慰剂并为期4周。在anti-CD3 (OKT3) 和anti-CD28刺激PBMCs后,分别对FN-γ, IL-4, IL-5, 和IL-12级别在培养上清中使用ELISA进行测量。胞内IFN-γ, IL-4,和IL-5 在CD4淋巴细胞的生产使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进行了分析。

      结果: 
      PBMCs分泌的IFN-γ在CMA婴儿接受治疗前(p=0.016)和患有由IgE-相联的CMA婴儿(P=0.003)中明显较没有CMA的婴儿为低。在组中接受LGG患有CMA(P=0.006)和IgE-相联(引起)皮肤炎(0.017)的婴儿,IFN-γ的分泌相比起接受安慰剂组的有所增加。接受MIX并患有CMA的婴儿中,其IL-4 水平有显著增长(P=0.034),但在LGG组中没有同样的增加。

      结论: 
      缺乏IFN-γ的反应似乎与CMA有关联。 LGG提高患有CMA和IgE-相联(引起)皮肤炎的婴儿IFN-γ生产的PBMC,并且因此可以提供有益的TH1免疫调节信号。 MIX虽然含有LGG,但所调节免疫反应似乎有所不同。

    • 益生菌对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的影响机制可能是由炎症反应诱导的。

      研究人员(们):
      Viljanen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皮肤和过敏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公共健康分子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研究实验室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的影响机制可能是由炎症反应诱导的。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2005;115:1254-1259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5)00718-9/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乳杆菌GG(LGG)和其他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机制知之甚少。

      目的: 
      我们在体内的研究益生菌在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皮炎综合征(AEDS)和牛奶过敏(CMA)的免疫效果。

      方法: 
      一共230个患有AEDS和疑似CMA的婴幼儿接受了4周,LGG或4种益生菌菌珠的混合物或安慰剂,伴随饮食调控。分析了所有可用的治疗前和后的血浆(n=132)样本,测量其IL-2, IL-4, IL-6, IL-10, TNF-α, IFN-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TGF-β1, TGF-β2, 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

      结果: 
      在患有IgE-相关AEDS的婴幼儿中,使用LGG治疗诱导比安慰剂治疗较多的C反应蛋白水平。 (几何平均值,0.83μg/mL [95%CI,0.56-0.81] vs 0.42μg/mL [95%CI,0.27-0.65]; P =.021)。伴随而来,用LGG治疗增加IL-6水平但这情况没有在安慰剂组或MIX组发生。在益生菌治疗后,在IgE-相关CMA 幼儿中的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比起使用安慰剂为高。 (LGG几何平均值,86.7 ng / mL的[95%CI,75.2-100] MIX几何平均,91.6 ng / mL的[95%CI,74.8-111.9]和安慰剂几何平均,64.9 ng / mL的[ 95%CI,53-79.3];协方差分析,P =0.035; LGG与安慰剂相比,P =0.023;混合料与安慰剂相比,P=0.020)。使用MIX增加了血浆IL-10水平(P=0.016)。

      结论: 
      益生菌引起的具有系统地,可检测到低度炎症,这或许可以解释益生菌在AEDS和CMA 的临床效果。

    • 益生菌在婴儿时期导保护性免疫能力,这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

      研究人员(们):
      Marschan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Valio研究和开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系生物医学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公共健康病毒病和免疫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医院
      芬兰坦佩雷STAT-咨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婴儿时期导保护性免疫能力,这特征为慢性低度炎症。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过敏与实验 2008;38(4):611-618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222.2008.02942.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在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被广泛地研究,但它们的作用模式是知之甚少。

      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益生菌对体内细胞因子,抗体,并在过敏倾向的婴儿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在有过敏家族病史的对象身上,分别在分娩前的一个月和幼儿出生后六个月持续给予幼儿益生菌或安慰剂。测量血浆样本内的C-反应蛋白(CRP),总IgA和IgE,食品特异性IgA,IgG和IgE的,IL-2,IL-4,IL-6,IL-10,TNF-α,和IFN -γ。我们分析了免疫和炎症参数的关联,在6个月大时给予益生菌治疗并观察在2岁大时的过敏状况。

      结果: 
      有接受益生菌的幼儿比起接受安慰剂的,在血浆中有着较高的CRP(P=0.008),总IgA(P = 0.016),总IgE(P =0.047),和IL-10(P = 0.002)水平。在6个月大时有着较高的CRP水平可减低患湿疹的风险。[比值比(OR)0.41[95% 信赖区间(CI)0.17-0.99],p =0.046],当与益生菌共同使用时,在2岁期间可降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OR0.38(95 %CI0.16-0.87),P = 0.023]。

      结论: 
      CRP与过敏倾向儿童在2岁时较少患有湿疹的风险的关联,支持慢性低度炎症可以防止湿疹的看法。益生菌诱导的轻度炎症的特点是IgE,IgA和IL-10水平的上升,这些变化通常可在寄生虫相关感染诱导的调节机制观察到。这些发现强调慢性微生物接触为免疫调制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 鼠李糖乳杆菌GG在围产期的应用-抑制老鼠后代过敏性气道炎症。

      研究人员(们):
      Blumer N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临床化学与分子诊断部门
      德国柏林马尔堡的菲利普斯大学医院医学微生物学
      美国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A Bristol-Myers Squibb 公司,美赞臣营养品公司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在围产期的应用-抑制老鼠后代过敏性气道炎症。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与过敏实验2007;37:348-357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222.2007.02671.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临床研究表明,母体使用益生菌可以保护幼儿过敏性疾病在以后成长过程中的病发。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鼠李糖乳杆菌GG在围产期的补充对过敏的发展的影响

      方法: 
      雌性BALB / c小鼠在受孕,怀孕期和哺乳期(围产期补充组)或只在受孕前和怀孕期间(产前补充组),隔日从胃内接受LGG的补充。对胎盘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行了检验。对接受补充剂的后代和没有接受补充剂的母小鼠使用卵清蛋白(OVA)使其致敏,随后使用气雾剂过敏原测试。实验性哮喘的发展是由支气管肺泡灌洗分析,肺组织和肺功能测量评估。由脾脏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产生被抽出体外来进行刺激和分析。

      结果: 
      LGG只有在母小鼠的肠道定植,并没有在后代中观察得到。然而,TNF-α,IFN-γ,IL-5,以及IL-10的表达在于围产期接到LGG补充的母小鼠的后代有降低,而IL-13和IL-4的表达则保持不变。此外,在产前或围产期补充LGG- 小鼠的后代与没有接受补充母亲衍生的小鼠相比,过敏性气道和支气管周炎症的发生以及杯状细胞增生分别显著减少。与此相反,气道高反应性至乙酰甲胆碱并没有受到影响。怀孕期间暴露于LGG仅偏移胎盘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与显著增加的TNF-α水平。

      结论: 
      我们的数据表明,LGG可能对实验性过敏性哮喘的发展或可有有利的影响,当在非常早期阶段施加。免疫学效果至少有部分是经胎盘介导,可能是通过诱导促炎性细胞的信号。

    • 由益生菌诱导抑制过敏原致敏与别呼吸道炎症是与哮喘小鼠模型中T调节依赖性增加机制相关联。

      研究人员(们):
      Feleszko W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科肺病和过敏学系
      德国柏林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儿科肺病和免疫学系
      德国柏林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职业医学科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呼吸内科

      研究题目:
      由益生菌诱导抑制过敏原致敏与别呼吸道炎症是与哮喘小鼠模型中T调节依赖性增加机制相关联。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过敏与实验刊物2006;37:498-505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222.2006.02629.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微生物在婴儿早期的肠道定植被认为是为免疫系统的成熟主要原因。非致病益生菌在婴儿早期应用可能防止过敏性疾病,但潜在的机制尚未被分析和了解。

      目的: 
      目前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的口服益生菌应用对过敏原诱发的致敏和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主要特征的免疫效果。

      方法:
      从出生开始连续8周,在全身系统性过敏(6次腹腔内注射,29-40天)和利用卵清蛋白对气道挑战时(54-56天),新生Balb / c小鼠每隔一天口服接收10 9 CFU鼠李糖乳杆菌GG或乳双歧杆菌(BB-12)。

      结果: 
      无论是BB-12或LGG的施用都抑制了哮喘在各个方面情况:气道反应性,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的生产和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分吃为:平均: 137 vs. 17 和13 细胞× 103/mL).特异性抗原的增殖是由脾脏细胞和T辅助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IL-4,IL-5和IL-10)引起而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也表现出显著减少,而且TGF生产保持不变。口服LGG特别抑制过敏原诱导的增殖反应并且与在肠系膜淋巴结分泌TGF-β的CD4 +/ CD3+ T细胞(6.5, 16.7%) 还有在支气管周围淋巴结有近2倍上升的Foxp3表达细胞后应。

      结论: 
      益生菌在新生儿的应用抑制在哮喘的鼠模型的变应性致敏和气道疾病,通过诱导有关具有增加的TGF-β产生调节性T细胞。

    • 干酪乳杆菌GG菌株逆转由牛奶引起乳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坦佩雷大学临床医学系

      研究题目:
      干酪乳杆菌GG菌株逆转由牛奶引起乳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 

      科学/医学刊物:
      胃肠科期刊 1993;105:1643-1650

      参考链接: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8253341

      摘/概要
      背景
      乳酸杆菌占整个肠胃道菌群种类的主要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
      幼鼠均在14天的年龄分别接受不别的3组喂食。除了正常的母乳, “奶” 组每天接受牛奶灌服,“奶-GG”组受到干酪乳杆菌菌株GG与牛奶的喂食,而则对对照组喂予体积相同的水。在第21天,在尤斯灌流室中研究了patch-free空肠段和含有Peyer's patch的空肠段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吸收。

      结果
      在ng.h-1.cm-2对完整辣根过氧化物酶平均吸收的表达,在两个patch-free空肠段研究组(对照,9[95%置信区间,7-12];奶, 72[60-87];和奶-GG,15[4-52]) 与含有Peyer's patch的空肠段(对照组,3[1-17];奶,80[43-151];和奶GG, 15[4-56])的有着显著不同。在奶-GG组中,分泌β-乳球蛋白抗体细胞的分泌频率显著增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结论
      乳鼠在长期牛奶的挑战下增加了肠道对完整蛋白质通透性,而乳杆菌GG则抵消这种渗透性障碍。结果表明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强度和粘膜屏障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关联。

    •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下调FCER1和HFH4在人类肥大细胞中的表达。

      研究人员(们):
      Oksaharju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00140,Wihuri研究所
      芬兰,Espoo,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生物系统模型
      芬兰,赫尔辛基00370,Valio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医学营养生理学系
      芬兰Espoo 02601, Orion(猎户座)公司,非临床研发中心,Orion(猎户座)制药公司
      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健康与卫生研究院, 疫苗和免疫部门

      研究题目: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下调FCER1和HFH4在人类肥大细胞中的表达。

      科学/医学刊物:
      世界消化内科期刊 2011;17(6):750-759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42653/

      摘/概要
      目的: 
      利用微阵列分析来探讨四个益生菌及其组合对人类肥大细胞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别利用了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 rhamnosus) GG (LGG®) (鼠李糖乳杆菌GG), L. rhamnosus Lc705 (Lc705) (鼠李糖乳杆菌Lc705) , 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ssp. shermanii JS (PJS) (费氏丙酸杆菌亚种。 JS薛氏(PJS))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 lactis Bb12 (Bb12)(动物双歧杆菌亚种。杆菌Bb12) 与其组合对来自于人类末梢血液的肥大细胞进行3或24小时持续刺激,并使用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0 Array进行全面性微阵列分析。
      无受到刺激和细菌刺激后样品之间的基因表达的差异,使用了GOrilla基因富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与MeV Multiexperiment浏览-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结果: 
      LGG和Lc705被观测到可抑制能编码与过敏相关的,高吸引力IgE受体亚单位α和γ(分别为FCER1A与FCER1G)和组胺H4受体的基因。 LGG, Lc705和其他4种益生菌的组合对肥大细胞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的基因表达,并且在几个基因编码与促炎症反应影响的蛋白质,如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有着最强的作用。并且对基因编码具有抗炎功能如IL-10的蛋白质,有上调效果。

      结论: 
      某些益生菌可能由降低高吸引力IgE与胺受体基因的表达和诱导促炎性反应来减轻肥大细胞过敏有关的激活。

    • 过敏体质童儿在接受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后白细胞介素-10的生产。

      研究人员(们):
      Pessi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
      芬兰坦佩雷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部
      芬兰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题目:
      过敏体质童儿在接受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后白细胞介素-10的生产。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与实验过敏期刊 2000;30:1804-1808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222.2000.00948.x/abstract

      摘要
      连续口服摄取鼠李糖乳杆菌GG 5天〜4周已被证明能减轻胃肠炎症和过敏皮炎的临床症状。

      为了确定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是否可以通过产生免疫抑制介体对过敏性儿童起到作用。
      给予9个患有过敏的儿童(平均年龄21个月),持续4周的饮食中每日加入鼠李糖乳杆菌GG(ATCC53103)剂量为2×1010 cfu。
      血液和粪便样本在加入补充剂前,使用补充剂后早期(两星期后)和后期(4和8星期后)。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以及对IL-2,IL-4,IL-10和IFNγ的在分裂素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产生进行了评估。也对IgA与TNF α在粪便样本的分泌进行确认。
      血清样本中的IL-10浓度在各3组中(使用前,使用后前期和后期(P<0.001))有显著不同,由于血清中的IL-10在口服摄取鼠李糖乳杆菌GG后期阶段标高
      血清中的IL-10水平上升前,先有分裂素诱导的培养物中IL-10生产的提升。
      IL-10 在体内生产的增加证实特定益生菌菌株的抗炎性质,并提供了一个额外的理由考虑这种治疗供给肠道炎患者。

    • 肠道屏障发展和微生物的调控:过敏性疾病一个新颖目标。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20520,图尔库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肠道屏障发展和微生物的调控:过敏性疾病一个新颖目标。

      科学/医学刊物:
      当前医药设计2008;14(14):1368-1375

      参考链接:
      http://www.eurekaselect.com/66970/article

      摘要
      过敏症的基本因素和其治疗目标可以概括为皮肤上皮细胞和肠粘膜异常屏障功能,以及对普遍环境抗原的异常免疫反应。致敏的途径与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婴儿时期以食物性抗原为主。免疫系统和胃肠道屏障的不成熟也许能解释在幼年时是对食物过敏的患病率的高峰期。以调节膳食的方法来控制症状,迄今为止侧重于消除饮食,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环境措施的组合来减少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但对于作为主要长期预防方案,该方法与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鉴于异常的负担增加,是有迫切需要找到帮助在高风险婴儿对过敏性疾病的管理及其预防的新方法。新方法可能包括使用益生菌来来抵消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的免疫系统和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增强内源性防御机制。这表明平衡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有着十分的重要性,特定菌株对过敏婴幼儿的健康有益处,而这只是在最近被临床证明。这些进步使科学界,食品工厂等行业的热情,并推动研究活动,目前首先侧重于确定具体的品种的菌株具有抗过敏的潜力,而其次的问题是要找出最有效的益生菌与食品基和膳食的相互作用。

    • 乳酸菌GG相比起单独使用全水解配方奶粉有效改善疑似患有过敏性结肠炎并伴有便血症状的婴幼儿。

      研究人员(们):
      Baldassarre ME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巴里,巴里大学附设医院门诊部,妇产科和婴幼儿科部门,新生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意大利巴里,巴里大学医学统计学,内科及公共医学系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儿科系,消化内科,肝病学和营养科部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相比起单独使用全水解配方奶粉有效改善疑似患有过敏性结肠炎并伴有便血症状的婴幼儿。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期刊 2009 Oct 30 PMID 19880141

      参考链接:
      http://www.jpeds.com/article/S0022-3476(09)00885-3/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去确认鼠李糖乳杆菌(LGG)加入全水解酪蛋白配方奶(EHCF)中对改善便血和粪便钙网蛋白比起只使用EHCF的好处。

      研究设计
      分别比较了30位婴幼儿的血便与粪便钙网蛋白而且在饮食中去除牛奶4周后再与健康组进行比较。我们也将26位有血便与粪便钙网蛋白并受配方奶喂食的婴幼儿再随机分配给EHCF 加上LGG (Nutramigne LGG) (EHCF+LGG) 或没有(Nutramigen) (EHCF-LGG),同时有4位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饮食中减去乳制品,并进行比较。

      结果
      粪便钙网蛋白在那些有便血中显著较高(平均值±标准差325.89±152.31 VS 131.97±37.98 μg/g粪便,T =6.79,P <0.0001)。在第4周,粪便钙网蛋白减少至基线的50%,但仍是显著较高(157.5±149.13 VS93.72±36.65 μg/g,P = 0.03)。粪便钙网蛋白的平均下降在EHCF+ LGG与EHCF - LGG相比显著较大。(-214.5±107.93 VS-112.7±105.27 μg/g,T =2.43,P = 0.02)。在第4周,没有一个接受HCF+ LGG的再有便血,相反,接受EHCF – LGG的14 个中,5个有便血。

      结论
      在便血和可能患有过敏性结肠炎的婴儿中,粪便钙网蛋白水平有上升迹象。相比起单独使用EHCF,HCF+ LGG会显著改善便血及粪便钙网蛋白。

    • 在过敏性与非过敏婴儿粪便内菌群相关特征。

      研究人员(们):
      Bottcher MF et al. 

      (各)研究单位:
      健康科學
      瑞典Linkoping University医疗科学部, 儿科系,卫生与环境部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微生物生态学系,细胞与微生物学
      瑞典厄斯特松德县医院儿科

      研究题目:
      在过敏性与非过敏婴儿粪便内菌群相关特征。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与实验过敏期刊2000;30:1590-1596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222.2000.00982.x/abstract?deniedAccessCustomisedMessage=&userIsAuthenticated=false

      摘/概要
      背景: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尤其在过去30 - 40年有所增加。在婴儿时期接触较少的微生物可能会导致Th1-和Th2样免疫能力之间的平衡紊乱发展。肠道菌群是,定量地,最重要的刺激来源。

      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要比较25个过敏和47非过敏13个月大的婴儿肠道微生物菌群(11至18个月大)。通过分析粪便内菌群相关的生化标志。

      方法: 
      通过气相色谱法( GC)判断八个不同的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和胆固醇转化为粪醇数量来对菌群相关特征(MACs) 进行评估。而且对粪便胰蛋白酶的活性使用了分光光度来进行分析。

      结果: 
      过敏性婴儿的丙酸,i-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水平较为低。然而,平常很少检测到的i-己酸水平比较高,这i-己酸是与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存在有关联的。此外,过敏性婴儿的乙和i-己酸的分布相对较高。各组之间没有任何其他参数是不同的。

      结论: 
      结果表明过敏性和非过敏婴儿之间MACs 的差异,表示肠道菌群成分的差异可能扰乱在过敏的儿童正常Th1-/ Th2细胞发展平衡。

    • 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发酵乳加入两种益生菌菌珠对日本雪松花粉病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Kawase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神奈川县241-0023,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日本神奈川县228-8522,相模原市,相模原市国立医院,国立医院组织,过敏与风湿病科临床研究中心

      研究题目:
      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发酵乳加入两种益生菌菌珠对日本雪松花粉病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杂志2009;128(3):429-434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0508005254

      摘/概要
      最近出现了很多对利用益生菌潜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兴趣。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探讨了乳杆菌(LGG)和氏乳杆菌(L. gasseri)TMC0356(TMC0356)对减轻日本雪松花粉症(JCP)的有效性,一种造成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日本雪松花粉。使用了测试细菌或安慰剂来准备发酵乳,并给予40位患有JCP临床病史的试验对象,为期10周。两组的主观症状,自我护理措施和血液样品进行比较。从七位患者中采集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且在PBMC旁的体外细胞因子生产在灭活乳酸菌的存在下进行分析。发酵乳的施用在9周后有显著的降低平圴鼻塞症状分数(P < 0.05),而且与安慰剂组相比下,施用后9和10周时的平圴症状-药物评分也是相较为低的(分别为P<0.01和P<0.05)。乳酸菌供试菌株影响了隔离出来在体外PBMCs的细胞因子产生,这是有菌种依赖性的。 LGG显著抑制由Cry j 1 和PHA刺激PBMC所产生的IL-4和IL-5。 TMC0356仅抑制PHA刺激IL-5的产生。使用了LGG和TMC0356来准备发酵乳可能对JCP症状有益由于其对鼻塞的效果。 LGG和TMC0356效果,至少部分是由于它能特定地下调人类Th2免疫反应。

    • 鼠李糖乳杆菌GG-降解牛酪蛋白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

      研究人员(们):
      Pessi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FIN-20521,图尔库大学儿科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院,呼吸内科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院,临床化学和临床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降解牛酪蛋白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免疫药剂学2001;1:211-218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67576900000187

      摘/概要
      早前的数据显示一种共生的肠道细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 ATCC53103(L. GG),可在体内肠道促进蛋白质的降解,而蛋白酶源性L.GG水解牛酪蛋白可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这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L. GG-降解牛酪蛋白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的影响,例如. IL-2 mRNA的表达和蛋白激酶C(PKC)的易位。为此从11个健康成人身上取得的T-细胞在有或没有L. GG-降解牛酪蛋白的情况下,使用了Northern blot分析了IL-2 mRNA的表达和PKC的检测。在8-11号实验中,存在着丝裂原的细胞培养物含有1 mg ml−1降解或不降解形式的牛酪蛋白,例如。佛波醇12,13-二丁加上钙离子载体(PBDu+ A23187)或抗-CD3。还有测量了IL-2, IL-4和IFN-γ在24小时培养物上清液的合成。在L. GG-降低酪蛋白的实验中,IL-2 mRNA的表达减少了。与此同时,PBDu+A23187-刺激的培养物上清液当含有L. GG-降低酪蛋白时, IL-2的浓度-表示为几何平均值(95%置信区间),从15892(7174-35,203 )pg ml−1下降至4744 (2095–10,742) pg ml−1。 L. GG-降解酪蛋白抑制PKC的易位,机制如PKC抑制剂,RO31-8220似的。这些结果符合与延伸了先前数据,L. GG-降解酪蛋白表现出在体外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

    • 在过敏或没有过敏的新生儿中截然不同的肠道菌群模型/模式。

      研究人员(们):
      Kalliomak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在过敏或没有过敏的新生儿中截然不同的肠道菌群模型/模式。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 2001;107:129-134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1)97134-9/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提高了的卫生水平已经改变了婴幼儿时期对微生物接触,减少了儿童时期感染,这已被建议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的一个原因。在这两个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基础上,已经被假设暴露于共生菌群下可能是另一个帮助免疫系统对过敏和随后的过敏性疾病保护机制之一。

      目的: 
      我们试图探讨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日后特应性敏感的发展。

      方法: 
      通过使用传统的细菌培养和分开两个独立培养的方法,并使用了气- 液色谱法对细胞的脂肪酸和利用萤光原位杂合技术侦测了细菌细胞数量,分析了76个对过敏性疾病高危婴儿在3周岁和3个月大时的肠道菌群。婴儿在12个月大时至少有一个正的皮肤点刺反应被归为过敏性患者,而那些没有正面反应的则归纳为非过敏患者。

      结果: 
      76位幼儿当中,其中22位(29% )被观察到有特应性敏感。在第3周时,在患有过敏的幼儿中,他们粪便样本内细菌细胞的脂肪酸谱与没有发展出过敏性体质婴儿的样本有显著差异(P=0.005)。透过萤光原位杂合技术,可见过敏患者中有更多的梭状芽孢杆菌(几何平均值[95%置信区间]:9.3×107[3.8-22.9×107] vs 3.3×107[1.8-6.1 ×107],P = 0.04)并且比起非过敏婴儿,往往有较少的双歧杆菌(1.8×109[0.4-7.6×109] vs 6.1×109[2.5-14.6×109],P=0.11)造成粪便内双歧杆菌对梭状芽胞杆菌的比率(P = 0.03)降低(P=0.03)。差异不是由细菌培养检测到的。

      结论: 
      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差异是先于过敏性体质的发展,这表明居肠细菌的平衡,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发展成为非过敏体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干酪乳杆菌GG源性酶水解牛酪蛋白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生。

      研究人员(们):
      Sutas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学院
      芬兰约基奥伊宁,芬兰农业研究中心,食品研究院
      芬兰赫尔辛基,Valio有限公司,研究及发展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食品技术系,乳品科学

      研究题目:
      干酪乳杆菌GG源性酶水解牛酪蛋白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生。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1996;98:216-224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96)70245-2/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蛋白质在肠道中的过程与对T-细胞的抑制令到系统对摄入蛋白质抗原有着低度的反应。

      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乳酸杆菌,一种在人体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促使食物抗原在肠道中降解,并修改它们所引起的免疫活动。

      方法: 
      在健康成人身上的淋巴细胞转化作出测验,来确定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牛酪蛋白(bovine caseins hydrolyzed with pepsin and trypsin) 与干酪乳杆菌菌株GG (ATCC53103) 源性酶水解的牛酪蛋白(bovine caseins additionally hydrolyzed with enzymes derived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GG (ATCC 53103) 会否引起分裂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 

      结果: 
      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酪蛋白的实验中(caseins hydrolyzed with pepsin and trypsin) ,与那些没有这些水解物的对照组相比,β-和αS1酪蛋白分别在0.1 and 10 μg/ml浓度中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相反地,在10 μg/ml浓度的κ酪蛋白显著刺激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在干酪乳杆菌GG源性酶水解酪蛋白的实验当中,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只得一个:分别在αS1-,β-,和κ酪蛋白浓度在0.1,10和1000 μg/ml的环境下也会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

      结论: 
      在干酪乳杆菌GG源性酶水解酪蛋白会产生对淋巴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的分子。此外,肠细菌有益于下调过敏反应患者对摄入蛋白质所起引的食物过敏反应。

    • 口服乳酸杆菌TMC0356和乳杆菌GG缓解患有过敏性鼻炎豚鼠的鼻腔堵塞。

      研究人员(们):
      Kawase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研究题目:
      口服乳酸杆菌TMC0356和乳杆菌GG缓解患有过敏性鼻炎豚鼠的鼻腔堵塞。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免疫学2007;51:1109-1114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48-0421.2007.tb04006.x/full

      摘/概要
      研究了乳酸杆菌TMC0356和乳杆菌GG对缓解患有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鼻腔堵塞的能力。接受口服乳杆菌GG与乳酸杆菌TMC0356的豚鼠与对照组相比(P<0.05 and P<0.01), 鼻粘膜在接触OVA 10mins 和5小时后,有显著地舒缓OVA 所引致的sRaw 增加。在接受口服乳杆菌GG与乳酸杆菌TMC0356的豚鼠中,白细胞数量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和鼻腔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还有血清中的OVA特异性-IgE浓度也有所降低,虽然跌幅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来不太明显。这些结果表明LGG与TMC0356可缓和过敏性鼻炎相关-早期和后期因炎症反应所引起,因抗原诱导的鼻塞。

    • 肠道菌群在过敏性疾病的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们):
      Penders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马斯特里赫特营养学和毒理学研究所(NUTRIM),流行病学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院,医学微生物学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保健和公共卫生研究所(Caphri),流行病学

      研究题目:
      肠道菌群在过敏性疾病的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学期刊2007;62:1223-1236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8-9995.2007.01462.x/abstract

      摘/概要
      世界上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结膜炎和哮喘,主要在西化国家中有上升的趋势。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表明,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中的刺激会影响免疫系统对无害过敏原耐受性的发展。胃肠微生物群的组合可以是尤其令人关注,因为它是早期供提的免疫刺激与主要来源,并且似乎是口服耐受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研究综述了肠道菌群和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的观察性研究并进行了讨论。虽然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成份和特应性过敏或症状之间的关联,但还没有具体有害或提供保护性的微生物可被识别。其中重要的问题是要必须考虑使用哪种微生物学方法,(传统方法/文化又或者是分子技术),检查肠道菌群的时序,过敏结果的定义,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等等。总括来说,对过敏性疾病,微生物的假设性应用是有希望的,而且值得进一步关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肠道菌群对过敏的作用,我们需要大规模,前瞻性地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出生群组的肠道微生物。

    • 微阵列分析显示患有湿疹婴儿比起有高风险患上过敏性疾病健康婴儿,肠道中被标签的菌群有偏离的迹象。

      研究人员(们):
      Nylund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FI-20014,图尔库大学,功能性食品论坛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动物生物科学部与细菌和免疫学部
      芬兰赫尔辛基芬兰红十字会捐血中心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科技与冶金学院,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系
      芬兰图尔库大学与图尔库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研究题目:
      微阵列分析显示患有湿疹婴儿比起有高风险患上过敏性疾病健康婴儿,肠道中被标签的菌群有偏离的迹象。

      科学/医学刊物:
      BMC微生物学期刊2013;13:12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63445/

      摘/概要
      背景: 
      在与异位性湿疹的发展和复发有相关的婴儿中,肠道菌群的成份和多样性比正常有偏差。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深入和全面性基于微阵列的方法,来确定与湿疹有关和拥有特定特征细菌的婴儿肠道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随时间的变化。 34位从基于粪便样本的可用性前瞻性随访研究选取(15个患有湿疹19个健康对照)婴幼儿,在6和18个月大时,分析了他们的粪便菌群。婴儿在最初时被随机分配接受鼠李糖乳杆菌GG或安慰剂。

      结果: 
      使用了Simpson相互多样性指数来进行分析,显示湿疹儿童比对照组有一个更加多样化的微生物总数。以MCPP用作评估,在6个月大时发现,研究组之间菌群的成份并没有不同,但在18个月大时则为显著不同(p=0.01)。在这个时候健康幼儿3倍更多的拟杆菌(种)数量(p=0.01)。患有湿疹的幼儿中则发现梭状芽孢杆菌群IV和XIVA的增加,这情况正常只会在成人中观察得到。在婴儿时期提供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补充剂,被发现可对微生物群成份有轻微的长期影响。

      结论: 
      在婴幼儿期菌群的多样和成人化与湿疹有关,并可能导致湿疹的持续存在。

    •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理:调存活性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们):
      Kirjavainen PV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与功能性食品论坛
      芬兰图尔库大学医院儿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理:调存活性的重要性。

      科学/医学刊物:
      儿童胃肠病学和营养学 2003;36:223-227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pgn/Abstract/2003/02000/Probiotic_Bacteria_in_the_Management_of_Atopic.12.aspx

      摘/概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口服活性和热灭活的益生菌补充剂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理功效,并观察其对肠道菌群组成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35位患有过敏性湿疹和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平圴年龄为5.5月大,他们随机双盲方式进行分配,分别接受全水解配方奶(对照组)或加入活性乳杆菌GG补充剂的配方奶(活性LGG组)或热灭活的乳杆菌GG (热灭活LGG组)。由SCORAD方法和在使用16S rRNA特异性探针检测粪便主要细菌属的存在来对症状的变化进行评估。

      结果
      用热灭活LGG治疗引起了胃肠道不良,腹泻有关的症状。因此,实验在试验阶段后停止。研究人群中,过敏性湿疹和主观症状在所有组中均显著缓解; 在安慰剂组中,该SCORAD分数(四分位数间距)从13(范围,4-29)减少到8(范围, 0-29),在活性LGG组中,由从19(范围,4-47)至5(范围,0-18),在热灭活LGG组中,由从15(范围,0-29)至7(范围,0-26)。在活性LGG组内的SCORAD分数的降低倾向于大于内安慰剂组。该治疗并未以影响所列举的细菌属的数目。

      结论
      在配方奶中加入活性LGG补充剂但不是热灭活LGG,是一个对于过敏性湿疹和牛奶过敏的一个潜在治疗方法。

    • 摄取热灭鼠李糖乳杆菌GG防止在NC /Nga小鼠过敏性皮炎的发展。

      研究人员(们):
      Sawada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共生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研究院,动物生命科学部,动物分子病理学和治疗学实验室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与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摄取热灭鼠李糖乳杆菌GG防止在NC /Nga小鼠过敏性皮炎的发展。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试验过敏学期刊 2006;37:296-303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222.2006.02645.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连续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L. GG)患有过敏性皮炎的孕妇和他们的孩子,抑制过敏性皮炎的频率。但是参与这抑制作用的免疫系统细节和机制, 仍是推测性的。

      目的: 
      他们试图通过使用患过敏性皮炎的NC /Nga小鼠模型以阐明L. GG对过敏性皮炎抑制机制。

      方法: 
      分别对母小鼠和婴儿小鼠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和断奶后,喂食含有或没有热灭-L. GG。

      结果: 
      NC/Nga小鼠在空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成长,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与过敏性皮炎患者典型非常类似的典型皮损。另一方面,含热灭-L. GG膳食的施用抑制了过敏性皮肤损害,伴随着更小数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受影响的皮肤部位。接受L.GG喂食的小鼠与对照小鼠相比显示出在血浆内IL-10水平有显著的增加, 当脾脏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在受L.GG喂食小鼠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L.GG喂食小鼠的Peyer's patches (淋巴集结)与肠系膜淋巴结中的IL-10基因表达有所增强。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经热灭的L. GG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于抑制特应性皮炎的发展和延缓其发作的能力,可能是通过肠道淋巴器官和系统水平诱导大量的IL-10 。

    • 肠道屏障成熟和微生物的调节:对过敏性疾病的一个新目标。

      研究人员(们):
      Isolauri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20520,图尔库大学儿科

      研究题目:
      肠道屏障成熟和微生物的调节:对过敏性疾病的一个新目标。

      科学/医学刊物:
      当前医药设计期刊2008;14(14):1368-1375

      参考链接:
      http://www.eurekaselect.com/66970/article

      摘/概要
      过敏症的基本因素和其治疗目标可以概括为皮肤上皮细胞和肠粘膜异常屏障功能,以及对普遍环境抗原的异常免疫反应。致敏的途径与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婴儿时期以食物性抗原为主。免疫系统和胃肠道屏障的不成熟也许能解释在幼年时是对食物过敏的患病率的高峰期。以调节膳食的方法来控制症状,迄今为止侧重于消除饮食,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环境措施的组合来减少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但对于作为主要长期预防方案,该方法与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鉴于异常的负担增加,是有迫切需要找到帮助在高风险婴儿对过敏性疾病的管理及其预防的新方法。新方法可能包括使用益生菌来来抵消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的免疫系统和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增强内源性防御机制。这表明平衡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有着十分的重要性,特定菌株对过敏婴幼儿的健康有益处,而这只是在最近被临床证明。这些进步使科学界,食品工厂等行业的热情,并推动研究活动,目前首先侧重于确定具体的品种的菌株具有抗过敏的潜力,而其次的问题是要找出最有效的益生菌与食品基和膳食的相互作用。

    • 营养补充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对益生菌,益生元,配方奶和脂肪酸的系统性综述。

      研究人员(们):
      Foolad N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加州戴维斯大学医学院,皮肤科

      研究题目:
      营养补充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对益生菌,益生元,配方奶和脂肪酸的系统性综述。

      科学/医学刊物:
      皮肤科档案 2013:149:350-355

      参考链接:
      http://archderm.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485346

      摘/概要
      目的:
      为了确定营养补充益生菌,益生元配方,或脂肪酸是否可以防止过敏性皮炎(AD)的发展或缓解年龄小于3岁的幼儿其AD的严重性。

      数据来源:
      我们检索了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注册受管制试验中心), and LILACS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Health Science Literature)(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健康科学文学)从1946年1月1日到2012年8月27日的学术文章,并进行额外的手动搜索。

      研究选择:
      探讨营养补充预防和改善3岁以下儿童AD 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

      数据提取:
      92篇文章中,21符合纳入标准。

      综合数据:
      在21的研究中,总共有6859参与者接收补充剂,其中包括婴幼儿或正在怀孕或哺乳期的母亲;4134婴儿或母亲作为对照。营养补充被证明是防止AD的有效方法(11/17项研究)或能减低其严重性(5/6项研究)。最好的证据在于补充益生菌可帮助母亲与婴儿预防AD发展和可以减低其严重性。
      特别是鼠李糖乳杆菌GG能有效地长期预防AD发展。
      γ -亚麻酸(γ –Linolenic)降低AD的严重程度。补充益生元和黑加仑种子油(γ亚麻酸和ω-3的组合)有效降低AD的发展。但从其他不同的研究小组对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却有着有矛盾的结果。

      结论:
      某些种类的营养补充的是有益于防止AD发展和减轻其严重程度。未来的研究有必要阐明营养补充对AD的行动机制。

  • 降低新生儿患上过敏的风险(预防过敏)
    • 童年时的异位性湿疹。

      研究人员(们)︰
      Barneston RStC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NSW2050坎伯当皇家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皮肤科系
      澳洲悉尼韦斯特米德新儿童医院皮肤科系

      研究题目︰
      童年时的异位性湿疹。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医学期刊 2002;324: 1376-1379

      参考链接︰
      http://www.bmj.com/content/324/7350/1376.1

      摘/概要︰
      异位性湿疹是一种于发达国家影响超过十分之一儿童、常见的疾病,且其发病率亦在逐步上升。这可能涉及几个原因,包括更多接触到空气污染、因家庭更小而更少接触到传染病、更多宠物,更高的母亲怀孕年龄、以及更广泛的食品。显然遗传也是异位性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因为虽然这很有可能涉及一些已知及未知异位性疾病之基因,并不是所有患病的个案都是异位性的。异位性湿疹通常发生于出生首年,及当它变得严重时可变为残疾。它亦可导致严重心理病。很多患病儿童亦对家中尘螨敏感,可能是导致这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少于10%患有IgE 介导之食物过敏症,但亦有些对食物斑贴测试出现后期的阳性反应。

    •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异位性疾病的初级预防: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研究人员(们)︰
      Kalliomak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图尔库大学及图尔库大学医院儿科系
      图尔库大学及图尔库大学医院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图尔库大学及图尔库大学医院临床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图尔库大学及图尔库大学医院临床化学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异位性疾病的初级预防: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刺针

      参考链接︰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0)04259-8/fulltext

      摘/概要︰
      背景: 
      在异位性疾病的病发率逐步增加之际,逆转这现象将会是西方社会保健及福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在卫生假说理论之中,这增长是归因于婴儿在初生时期减少了他们对微生物之接触而引起的。益生菌是健康肠道菌群有可能具有效益的细菌之培养物。我们就此评估 (对出生初期被视为安全及对治疗过敏性炎症以及食物过敏有效的)乳酸菌GG之效益。

      方法: 
      在一项双盲、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中,我们于产前及产后之6个月给乳酸菌GG予拥有至少有一位患有异位性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一等亲属(或伴侣)之孕妇。以出生首年出现慢性反复异位性湿疹之主要症状为首要端点。

      结果: 
      132位当中有46位孩童在他们2岁时被确诊患有异位性湿疹。在这些孩童当中有6位被确诊患有哮喘及有1位患有过敏性鼻炎。益生菌组患异位性湿疹的频率为安慰剂的一半(15/64 [23 % ]相对 31/68 [46 %];相对风险为0.51 [95 %的Cl 0.32-0.84])。需要接受治疗的人数为4.5 (95 % Cl 2.6-15.6)需要治疗的人数为4 • 5 ( 95 %氯2 • 6-15 • 6 )

      解说: 
      乳酸菌GG能有效地预防高风险儿童患早期异位性疾病。因此,肠道菌群可能是迄今预防异位性疾病还未被开发天然免疫调节剂及益生菌的来源。

    • 预防异位性疾病与益生菌 – 一项跟进长达4年之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研究人员(们)︰
      Kalliomak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系
      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图尔库坦佩雷STAT -咨询所
      图尔库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

      研究题目︰
      预防异位性疾病与益生菌 – 一项跟进长达4年之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刺针  2003;261:1869-1871

      参考链接︰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3)13490-3/fulltext

      摘/概要︰
      于围产期给予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菌株GG(ATCC 53103)能有助减少高危儿童于出生首两年(婴儿期)患异位性疾病。因此,我们评估了它预防异位性湿疹的持久性长达4年。异位性疾病是经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诊断而得的。相比在54名接受了安慰剂的儿童当中有25位患病,在53名有服用乳杆菌的儿童当中只有14位患了异位性疾病(相对风险0·57, 95% CI 0·33—0·97)。两组皮肤点刺测试的结果类同,相比50位早前被给予安慰剂当中有9位呈阳性反应,50位早前被给予乳杆菌的儿童当中有10位呈阳性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乳杆菌GG对异位性湿疹的预防效果能超出婴儿期

    • 出生后首7 年的益生菌:在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之试验减低患湿疹的累积风险。

      研究人员(们)︰
      Kalliomak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大学儿科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机能性食品论坛
      图尔库坦佩雷STAT咨询所

      研究题目︰
      出生后首7 年的益生菌:在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之试验减低患湿疹的累积风险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  2007;119:1019-1021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6)03800-0/abstract

      摘/概要︰
      -----------------------

    • 怀孕及哺乳期间之益生菌可赋予婴儿预防异位性疾病之免疫调节保护能力。

      研究人员(们)︰
      Rautava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儿科系

      研究题目︰
      怀孕及哺乳期间之益生菌可赋予婴儿预防异位性疾病之免疫调节保护能力。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 2002;109:119-121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2)25194-5/abstract

      摘/概要︰
      由于异位性疾病的发病率一直于西方国家不断增加,故需要初级预防的措施来扭转这一趋势。哺乳,这婴儿营养最佳的来源,对预防异位性疾病的效用仍然尚未查明。在一项涉及62对母婴、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之试验中,评估了正在接受益生菌母亲(2885 pg/mL [95% CI, 1624-4146])相对于正在接受安慰剂母亲(1340 pg/mL [95% CI, 978-1702])之母乳中抗炎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的含量,发现给予孕妇及喂母乳之母亲益生菌能增加母乳之免疫保护能力。相对于接受了安慰剂母亲之婴儿,接受了益生菌母亲之婴儿出生首两年患异位性疾病之风险有被明显减低(分别是15% 及47%;相对风险,0.32 [95% CI, 0.12-0.85]; P = .0098)。母亲患有异位性疾病是婴儿患异位性湿疹明显的风险因素。最大可能获得母亲补给益生菌的婴儿是其脐带血中IgE之浓度较高的婴儿。因此,于怀孕及哺乳期间给予益生菌一项能促进哺乳之免疫保护能力及于出生首两年保护婴儿免受异位性湿疹明安全并且有效的方法。

    • 补给营养对儿童异位性皮肤炎之影响。系统性地评论益生菌、益生源、奶粉配方及脂肪酸。

      研究人员(们)︰
      Foolad N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CA 95816萨克拉门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皮肤科

      研究题目︰
      补给营养对儿童异位性皮肤炎之影响。系统性地评论益生菌、益生源、奶粉配方及脂肪酸。

      科学/医学刊物︰
      皮肤病学文献 2013:149:350-355

      参考链接︰
      http://archderm.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485346

      摘/概要︰
      目的: 
      测试以益生菌、益生元、奶粉配方或脂肪酸来补给营养是否能预防异位性皮肤炎( AD)之发展或减轻新生婴儿至少于3岁孩童AD的严重程度。

      数据来源:
      我们搜寻了1946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27日期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考科蓝对照试验中央注册数据库及拉丁美洲暨加勒比健康科学文献之数据,并实行了一项额外的人工搜寻。


      文献选择:
      采用了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及群组研究等试验来查明对少于3岁孩童补给营养是否能预防及改善AD。

      数据提取: 
      选取了92份文献,21份符合准则。

      数据合成:
      从这21项试验内,一共有6859位参与者接受了补给品,这包括正在怀孕或哺乳之婴儿或母亲,并有4134位婴儿或母亲作对照组。结果显示,补给营养是预防AD(在17项试验当中有11项)或减少其严重程度(在5项试验当中有6项)的一个有效方法。当中最好的证据来自为预防AD病发及减少其严重程度而对母亲及婴儿补给益生菌。特别是鼠李糖乳杆菌GG ,它能有效长期预防AD病发。γ次亚麻油酸减轻了AD的严重程度。补给益生源及黑加仑子油(γ次亚麻油酸与ω-3混合)能有效减少AD病发。这跟其他补给氨基酸配方奶粉的组别所研究得出之结果有所矛盾。


      结论:
      补给某些营养的类别能有效预防AD病发及减轻其严重程度。往后有必要查明补给营养对AD所起之作用机制。

  • 降低蛀牙的风险
    • 长期服用牛奶中的一种益生细菌鼠李糖乳杆菌GG对儿童罹患龋齿风险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Nase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牙科医学院

      研究题目︰
      长期服用牛奶中的一种益生细菌鼠李糖乳杆菌GG对儿童罹患龋齿风险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龋齿研究2001;35:412-420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799281

      摘/概要︰
      鼠李糖乳酸杆菌GG,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LGG),已被证明能对抗许多细菌,包括转糖链球菌。这个随机、双盲及以对照剂作为对照之干预研究就是设计来测试,跟普通牛奶相比,含有LGG的牛奶是否对儿童龋齿及罹患龋齿风险有影响。这测试涉包括来自18个市政日间护理中心,1至6岁,共594个儿童。这些儿童们在日间护理中心每周5日接受容器上编了号码、含有牛奶的餐食,长达7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记录儿童们基线及最终之口腔健康。由牙菌及唾液中含有转糖链球菌的数量所组成之临床及微生物学数据来计算罹患龋齿的风险。如儿童有dmft/DMFT或最初的龋齿分数为 > 0,及其转糖链球菌的数量为>/= 105 CFU/ml,其罹患龋齿的风险指数就会被分类为高风险。结果表明,在研究结束时,LGG组的龋齿较少及转糖链球菌的数量较低。发现LGG能显著减少罹患龋齿的风险(OR = 0.56,p = 0.01;控制年龄和性别,OR = 0.51,p = 0.004)。这效果在3至4岁的儿童身上最为明显。因此,含有益生菌LGG细菌之牛奶可能对儿牙齿健康的有效益。

    • 短期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芝士及这对罹患龋齿危险因素之影响。

      研究人员(们)︰
      Ahola AJ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营养部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牙科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Valio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
      芬兰坦佩雷STAT -咨询所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口腔颚面疾病系 /span>

      研究题目︰
      短期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芝士及这对罹患龋齿危险因素之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口腔生物文献2002;799-804

      参考链接︰
      http://www.aobjournal.com/article/S0003-9969(02)00112-7/abstract

      摘/概要︰
      我们已知芝士是含有能降低罹患龋齿风险之化合物。亦发现长期服用含有鼠李糖乳酸杆菌GG,ATCC53103(LGG),之牛奶能降低儿童罹患龋齿的风险。目前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短期服用含有LGG及鼠李糖乳酸杆菌LC705之芝士能否减少年轻成年人带有跟龋齿相关、唾液中微生物之数量。
      共74名18至35岁的研究对象完成这项双盲、随机、以安慰剂作为对照之实验。在这个长达3星期的干预实验期间,研究对象每日均吃5 x 15克芝士。实验前后均造了口腔检查。在实验前后及于实验3星期后均评估了唾液被刺激后之分泌率、缓冲能力以及唾液中转糖链球菌、酵母菌及乳酸杆菌之数量。
      结果显示,两组转糖链球菌之数量于干预后并未出现明显分别,但在实验3星期后,干预组比对照组之数量却有明显被减低(P = 0.05)。然而,不管是哪个干预组别,在所有研究对象当中,转糖链球菌数量有被减低的对象有20% (P = 0.01),而酵母菌数量有被减低的对象则有27% (P = 0.005)。逻辑性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可能偏向有能减低转糖链球菌(OR = 0.37, 95% Cl 0.08-1.75, P = 0.21)及唾液中酵母菌(OR = 0.40, 0.09-1.71, P = 0.22)数量达到至最高水平之能力。

    • 从服用了以乳酸杆菌GG (ATCC 53103)所配制的奶酪的健康志愿对象唾液中提取这细菌。

      研究人员(们)︰
      Meurman J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预防牙科医学及龋病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从服用了以乳酸杆菌GG (ATCC 53103)所配制的奶酪的健康志愿对象唾液中提取这细菌

      科学/医学刊物︰
      健康及疾病中的微生物生态学 1994;7:295-298

      参考链接︰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8910609409141368

      摘/概要︰
      乳酸杆菌GG具有对抗多种细菌活性之抑制作用,而它作为益生菌亦看似对人类药物有效益。这细菌并不会发酵蔗糖及乳糖,这使它在牙科疾病方面引起关注。我们尝试从9位于7天内每日服用两次以乳酸杆菌GG所配制的奶酪之研究对象的口腔内提取这细菌。在停止食用这个酸奶酪之后的一星期,在所有研究对象的唾液样本中,均能够提取这细菌。在两星期后,9位研究对象当中有8位的唾液样本仍然呈阳性反应。因此,虽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但乳酸杆菌GG看似能够定植于口腔内,从而影响口腔的微生生态。

    • 鼠李糖乳杆菌GG于口腔内的定植。

      研究人员(们)︰
      Yli-Knuuttila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口腔颚面疾病系及赫尔辛基大学牙科研究所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于口腔内的定植

      科学/医学刊物︰
      口腔微生物及免疫学2006;21:129-131

      参考连结︰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9-302X.2006.00258.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目的:
      鼠李糖乳酸杆菌GG(LGG)是一枚最为广泛研究的益生菌株。LGG在治疗肠胃疾病的效益已被详细记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测试LGG能否在停止服用以该菌所配制的产品后仍然被检测到。

      物资及方法:
      56位志愿者于为期14天的测试期间内服用含有LGG的Gefilus果汁(芬兰赫尔辛基Valio 有限公司)。于清理期后及维期两星期之干预期后的每日均收集唾液样本,以培植在MRS琼脂上,直至发现从中LGG。以菌落形态之特征、乳糖发酵测试及PCR与特定之引物来分识唾液样本中之LGG似的菌落。

      结果:
      LGG是不能在口腔内定植的。它只可以暂时被检测到。尽管如此,在一位病历显示于童年时有服用过LGG的女性研究对象,于长达5个月所采集所有的唾液样本中,均可检测到这细菌。(她已被排除在干预试验之外)。

      结论:
      LGG不大可能永久定植于口腔内,但这在个别个案中似乎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

    • 黏附在唾液表面的奶酪发酵乳酸杆菌及鼠李糖乳酸杆菌GG的体外评估。

      研究人员(们)︰
      Stamatova I et al.

      (各)研究单位︰
      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医学大学牙医药物学院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牙科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口腔颚面疾病系

      研究题目︰
      黏附在唾液表面的奶酪发酵乳酸杆菌及鼠李糖乳酸杆菌GG的体外评估

      科学/医学刊物︰
      口腔微生物及免疫学 2009;24:21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9-302X.2008.00498.x/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及鼠李糖乳酸杆菌株GG于体外黏附在唾液表面之能力。

      方法:
      以15组带有放射性标记之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及鼠李糖乳酸杆菌株GG来测试其黏附在涂有覆盖了唾液磷灰珠的聚乙烯微量滴定板上之能力,而放射强度则以液体闪烁计数器来测定。亦评估了溶菌酶对乳酸杆菌黏附能力之影响及事前以乳酸杆菌处理血样本对链球菌黏附能力之影响。

      结果:
      所有被测试之菌株皆能黏附于唾液表面上,但其黏附频率则大有不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菌株比鼠李糖乳酸杆菌株GG的黏附频率低,而它与血链球菌的相比则相若。事前以溶菌酶处理样本能明显增加乳酸杆菌于覆盖了唾液的表面黏附之能力。

      结论:
      目前的结果显示,被测试的乳酸杆菌之黏附能力明显不同。黏附于口腔表面是细菌能否定植于口腔内的重要因素。只有一枚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乳制发酵菌株具有高的黏附的百份比。因此,可以考虑对该菌株于口腔环境中的种种作进一步研究。

    • 鼠李糖乳酸杆菌GG对源自唾液的微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Pham LC et al.

      (各)研究单位︰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VU大学龋病、牙髓病、儿童牙科及口腔微生物学系保护及预防牙科学部阿姆斯特丹牙科学术中心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酸杆菌GG对源自唾液的微环境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口腔生物文献2011;56:136-147

      参考连结︰
      http://www.aobjournal.com/article/S0003-9969(10)00281-5/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益生菌株鼠李糖乳酸杆菌GG(LGG)被发现能抑制存在于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因而可能对口腔健有正面的效益。我们测试了LGG对龋齿的潜在可能性及源自唾液微环境的微生组合之影响。

      设计:
      LGG及转糖链球菌之单及双菌种生物膜,以及具有或没有LGG源自唾液的微环境皆于活性黏附生物膜模型上培养。这些微环境于带有/没有蔗糖(suc+/suc-)之牛牙本质/珐琅质盘上生长。以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及实时PCR来检测LGG的存在。评估了变形链球菌(MS)及细菌活存的总数量、用过上清之pH值、乳酸盐的形成量及牙本质整体的矿物质损失量。以MLPA来识别及相对定量微环境中20种口腔微生物。应用了主成份分析法于MLPA的数据上。

      结果:
      LGG抑制了转糖链球菌于双菌种生物膜上之生长,但并没有影响其pH。LGG制定了源自唾液的微环境并明显减低了转糖链球菌的数量,而没有影响其pH及牙本质去除矿物质的进程。在能导致严重龋齿的情况下(suc+),微环境与LGG同步生长使微生菌群起了组合上的变动。CFU、实时PCR及MLPA的数据均有着明显的相互关系。

      我们总结,LGG能被定植及抑制MS于源自唾液复杂的生物膜之数量,但这对微环境导致龋齿的潜在可能性并没有明显功效。这暗示,除MS外,还有着其他能促进接触过蔗糖生物膜罹患龋齿的微生物。

    • 乳制乳酸菌株黏附常见致癌食品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

      研究人员(们)︰
      Hedberg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维多利亚州墨尔本RMIT大学主要应用及营养毒理学中心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乳制乳酸菌株黏附常见致癌食品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

      科学/医学刊物︰
      食品化学与毒理学1998(36);321-6

      参考连结︰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97001609

      摘/概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测试某些乳制乳酸菌从上清液去黄曲霉毒素B1(AFB1)之能力。相比起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细菌,鼠李糖乳酸杆菌菌株GG(LBGG)及菌株LC-705 (LC705)两者皆能显著地去除 AFB1(P > 0.05)。LBGG及LC70去除 AFB1是一个快速的过程,约80%AFB1便会于零小时后被去除。这两种菌株去除 AFB1都是跟温度及细菌浓度而定的。

    • 糖粉于益生细菌内的发酵过程----- 一项体外研究。

      研究人员(们)︰
      Hedberg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医学院口腔微生物科牙医学系
      瑞典于默奥于默奥大学医学儿 童齿科 科牙医学系
      丹麦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龋及牙髓病学系

      研究题目︰
      糖粉于益生细菌内的发酵过程 - 一项体外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口腔微生物及免疫学2008;23:482-485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99-302X.2008.00457.x/abstract

      摘/概要︰
      简介:
      加进了益生细菌的食品现已在市场变成一个快速增长之领域。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及比较某几种现可于商业产品内找到的益生菌。

      方法:
      6种乳酸杆菌菌株(胚牙乳酸杆菌299v及931;鼠李糖乳酸杆菌菌GG及LB21;副干酪乳酸杆菌副干酪亚种F19,及罗伊氏乳酸杆菌PTA5289)在37°C、无氧、德曼及夏普(MRS)琼脂上培养长达48小时或MRS培养基上培养长达16个小时。在离心分离之后,细胞被洗涤、再悬浮在无菌磷酸盐缓冲盐水中,并实时用12种不同碳水化合物(9种糖及3种糖醇),以pH指示剂在微量滴定板中,进行发酵含量测试。在24,48及72小时培养于含氧及无氧情况下,审查其颜色转变。以下3个分数区分:阴性(pH > 6.8);弱(pH 5.2 – 6.8);及阳性(pH < 5.2)。利用这些菌株特征以API 50 CH规制来确认其身份。

      结果:
      除蜜二糖、蜜三糖及木糖醇外,胚牙乳酸杆菌皆能发酵所有的糖种。虽然两种鼠李糖乳酸杆菌菌株均没有这般活跃,鼠李糖乳酸杆菌GG还是于百份之五二氧化碳环境中较菌株LB21略为活跃。在无氧环境下,后者对蔗糖、麦芽糖、阿拉伯糖及山梨糖醇均呈阴性反应。在带氧及无氧的两种环境下,副干酪乳酸杆及罗伊氏乳酸杆菌对所有糖种的测试均呈阴性或弱的反应。
      结论:不同种类的益生菌菌株间具有明显不同从食用糖制造成酸的代谢能力。

  • 促进肠道健康
    • 一种由鼠李糖乳杆菌GG衍生出来的可溶性蛋白,p40,刺激肠上皮细胞令到配体释放从而激活表皮生长因子接收体。

      研究人员(们):
      Yan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田纳西州纳许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儿科与医科部门胃肠营养科与肝科学系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儿科和传染病和综合生理学部门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料
      中国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美国宾夕法尼亚Wyndmorr 美国农业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农业研究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南加州大学洛杉矶萨班研究所儿童医院

      研究題目:
      一种由鼠李糖乳杆菌GG衍生出来的可溶性蛋白,p40,刺激肠上皮细胞令到配体释放从而激活表皮生长因子接收体。

      科学/医学刊物:
      J Biol Chem 2013;288(42) 30742-51

      参考连结:
      http://www.jbc.org/content/288/42/30742.abstract

      摘/概要
      P40, 一种由甲鼠李糖乳杆菌GG衍生出来的可溶性蛋白,可改善肠道损伤和结肠炎,减少细胞死亡,并通过反式激活在肠上皮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保留屏障功能。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由p40激活在肠上皮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机制。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受过P40处理后的蛋白能激活年轻成年小鼠的结肠上皮细胞跟人的结肠上皮细胞系, T84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P40 上调(含有蛋白17 ) ADAM17 的催化活性作用,并透过p40处理这两个细胞系来加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阻止EGFR的转录激活。在贫乏ADAM17老鼠的结肠上皮细胞(ADAM17-/-MCE), p40 的EGFT转录激活被阻止, 但可被WT-ADAM17的再表现激活. 此外, 在年轻的成年小鼠结肠细胞和ADAM17 - / - MCE细胞过度展现WT ADAM17, P40刺激肝素结合(HB)-EGF的释放,但不变化生长因子(TGF) α或双调蛋白。透过siRNA对p40在转录激活EGFR和Akt的效果压制,HB-EGF的展现被抑制,阻止细胞凋亡,并保持紧密连接功能。 p40的对HB-EGF的释放和ADAM17在体内活化的效果,在老鼠被喂食含P40 -果胶/玉米醇溶蛋白凝胶珠后进行调查。 p40 刺激在结肠上皮细胞ADAM17活动和EGFR的活化和增加WT老鼠HB-EGF在血液的水平,但这些效果没有在ADAM17缺乏的老鼠上呈现。因此,这些数据定义了从益生菌取得的可溶性蛋白在由ADAM17介导的HB-EGF的释放调节肠上皮细胞的稳态的机制,令到EGFR的转录激活。

    • 乳杆菌GG 对由醇溶蛋白诱导上皮屏障破坏的修复, 蜂窝多胺的作用。

      研究人员(们):
      Orlando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BA IRCCS “Saverio de Bellis”, via Turi 27, I-70013 Castellana Grotte国立消化系统疾病学院病理生理学营养实验室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 对由醇溶蛋白诱导上皮屏障破坏的修复, 蜂窝多胺的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BMC Microbiology 2014;14:19

      参考连结: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11798/

      摘/概要
      背景: 
      由于(TJ)蛋白包括ZO-1, Claudin-1 和Occludin 紧密连接的功能和表达改变, 腹腔疾病的特征在于增强的肠细胞旁渗透性。多胺是肠屏障功能控制的关键,并且与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调节有关联。不同益生菌菌株可以抑制醇溶蛋白所引起的毒性作用和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 )是有效的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证实在上皮Caco-2细胞会否1) 醇溶蛋白会影响细胞透气度和多胺的概况;2) 共同使多种L.GG, 热灭L.GG (L.GG- HK) 或它的条件培养L.GG (L.GG-CM) 能保全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此外, L.GG对TJ蛋白显现的影响,在有或没有聚胺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

      结果:
      麦醇溶蛋白(1毫克/毫升)给药到Caco-2细胞6小时引起的细胞旁渗透性的显著改变这可由迅速减小的经上皮电阻与伴随连蛋白释放证明。随后乳果糖细胞边的输送增加并且稍微降低ZO-1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现但不影响到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另外,这种单个和总多胺的含量有显著增加。共同使用多种L.GG( 108 CFU/ml), L.GG-HK 和L.GG-CM与醇溶显著恢复了屏障功能,这效果是由跨上皮电阻,乳果糖通量和连蛋白的释放来证明。各种L.GG和L.GG-HK会令到单一和总多胺含量显著减少,但L.GG –CM不会。此外,对照细胞相比只有共同使用各L.GG与醇溶蛋白才会令到ZO-1, Claudin-1 and 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现增强。在用各种L.GG与醇溶蛋白处理Caco-2细胞时,是用二氟甲基鸟氨酸来去除多胺的,TJ蛋白mRNA的表达与对照和只受到醇溶蛋白处理的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结论: 
      麦醇溶蛋白改变肠细胞旁的渗透性和显著增加在Caco-2细胞的多胺含量。伴随服用L.GG能抵消这些影响。有趣的是,蜂窝式多胺的存在是必要的,此益生菌值着影响不同TJ蛋白的表现来恢复细胞旁渗透性。

    • 综合分析:鼠李糖乳杆菌GG对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Horvath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波兰华沙医科大学儿科部

      研究题目:
      综合分析:鼠李糖乳杆菌GG对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1;33:1302-10

      参考连结: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036.2011.04665.x/full

      摘要
      背景: 
      缺乏对腹痛相关的可靠胃肠疾病治疗从而带起研发新疗法的兴趣

      目的: 
      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用于治疗腹痛相关儿童肠胃系统病的效果。

      方法: 
      在这实验运用了MEDLINE, EMBASE, CINAHL, Cochrane资料库,注册试验和主要程序会议来找出基于Rome II和Rome Ⅲ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 方法来评估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用于治疗腹痛相关儿童肠胃系统病的效果。并对实验中分配顺序,分配隐藏,盲法和随访的方法进行了偏倚风险评估。

      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LGG补充剂组在整体的腹痛相关功能性胃肠病在治疗反应(反应定义为无疼痛或疼痛强度的下降) (三个随机对照试验, N = 290 ;风险比, RR 1.31 , 95 %CI 1.08-1.59 ,需要治疗的人数,NNT:7 , 95 %CI 4-22)和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亚组显著较高(三个随机对照试验, N = 167 ; RR 1.70 , 95 % CI 1.27-2.27 , NNT 4 , 95 %CI 3-8)。 但是在功能性腹痛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当中,分别接受安慰剂或LGG的治疗反应并没有差异。疼痛的强度在整个研究人群和在IBS亚组有显著地降低。但疼痛的频率只在IBS亚组有显著降低。

      结论: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GG能够适度增加患有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儿童的治疗成功,特别是对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

    • 乳杆菌GG可溶性因子激活MAP​​Ks诱导在肠上皮细胞的细胞保护热休克蛋白。

      研究人员(们):
      Tao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医学系传染病科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马丁·博耶和IBD研究中心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医学系外科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可溶性因子激活MAPKs诱导在肠上皮细胞的细胞保护热休克蛋白。

      科学/医学刊物:
      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06;290:C1018-30

      参考链接:
      http://ajpcell.physiology.org/content/290/4/C1018

      摘/概要
      从益生菌乳杆菌GG取得的条件培养基( LGG- CM)诱导在肠上皮细胞的热激蛋白(HSP )表现。 LGG -CM的以依赖时间和浓度的方式同时诱导HSP25和Hsp72。这些效果是由酸和热稳定的低分子量肽介导的。 DNA微阵列实验结果表明, Hsp72是在LGG -CM处理中的有着最高上调的基因之一。实时PCR和电泳迁移实验证实热激蛋白的诱导调控是至少有着部分转录的性质,包括热激因子-1。虽然在曝光数小时后没有诱发热激蛋白,但在暴露于LGG- CM瞬间足以引发对热激蛋白诱发的信号,这表明信号有可能从中转导途径。实验证实, LGG -CM通过激活MAP激酶可以节在肠上皮细胞中的某些信号传导活动途径。 p38和JNK抑制剂阻断正常由LGG- CM诱发的Hsp72的表现。功能研究表明, LGG -CM也许是透过保留细胞骨架的完整性来治疗肠上皮细胞保护他们免受氧化应激。通过诱导细胞保护热激蛋白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并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途径,由LGG分泌的肽可能有助这益生菌的有益临床效果。

    • 鼠李糖乳杆菌GG衰减干扰素ɣ和肿瘤因子坏死令到屏障功能下降和促进炎症信号。

      研究人员(们):
      Donato KA et al.

      (各)研究单位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科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科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衰减干扰素ɣ和肿瘤因子坏死令到屏障功能下降和促进炎症信号。

      科学/医学刊物:
      Microbiology 2010 July 23;doi:10.1099/mic.0.040139-0

      参考链接:    
      http://mic.sgmjournals.org/content/156/11/3288.long

      摘/概要
      肠上皮形成对管腔内和外部环境的保护性屏障,是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Js)介导的。紧密连接可被肠道病原体或促炎细胞因子的细胞信号打乱,从而引致于各种肠道疾病,从急性感染性腹泻到慢性炎性肠等疾病。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 ,据报导是对上皮细胞有益,包括拮抗感染和减少公开性促炎症反应,但这些观察到的作用的基本机制需要进一步鉴定 。我们推测益生菌是透过干扰促炎细胞因子信号从而保护到屏障的功能。 Caco- 2bbe细胞接种到透孔以获得偏振单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在加进IFN-γ (100ngml -1)的3小时前, 在单层带的顶部接种益生菌LGG 然后再放到基底中过夜。然后将单层置于新鲜基础培养基± TNF-α (10ngml -1) 和测量TNF-α刺激过程的跨上皮电阻(TER )。为了补充TER发现,将细胞处理occludens -1( ZO- 1)抗体荧光染色。 ,对细胞抗体荧光染色的NF-κB p65的亚单位和CXCL -8 mRNA进行qRT-PCR量化检验为量度TNF-α的下游信号。
      过夜收集受到TNF-α的刺激的基底细胞培养基来测量分泌的趋化因子,包括CXCL -8(白细胞介素8)和CCL- 11( eotaxin)。接着受到LGG接种,IFN-γ灌注和24小时的TNF-α刺激后,上皮细胞维持TER和ZO - 1分布。抗体荧光染色和CXCL - 8基因的表现证实,LGG减少P65核转。受LGG接种,细胞因子激发的细胞CXCL -8和CCL- 11蛋白水平会减少。这些结果表明,LGG能减轻促炎细胞因子在上皮屏障完整性和炎症介导的影响,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

    • 鼠李糖乳杆菌GG增强胃粘膜的完整性。

      研究人员(們)
      Lam EKY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香港大学药理学系
      中国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大楼医学系药理学系
      中国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增强胃粘膜的完整性

      科学/医学刊物
      Life Sciences 2007;80:2128-36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4320507002822?via=ihub

      摘/概要
      胃黏膜经常接触到不同的体外和体内的溃疡性致源。酗酒是其中一个会令到胃内粘膜损害的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益生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 )能否保护乙醇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害。预先接受到109cfu/ml 的每天二次连续三天LGG老鼠,显著地降低45%乙醇诱导的粘膜损害。也显著增加基底粘膜前列腺素E2( PGE 2 )的水平。此外, LGG亦减低乙醇对粘液分泌层和粘膜阻力的抑制动作和在胃粘膜减少细胞死亡。也有人认为LGG对乙醇诱发胃粘膜伤伤的保护作用很可能归因于PGE2的上调,这可能会刺激粘液分泌,增加胃粘膜的粘膜阻力这些效果将保护胃内的黏膜细胞死亡。

    •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促进老鼠胃溃疡的愈合。

      研究人员(们)
      Lam EKY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香港大学药理学系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中文大学药理学系
      中国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促进老鼠胃溃疡的愈合。

      科学/医学刊物
      Eur J Pharmacol 2007;565:171-179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4299907002543

      摘/概要
      益生菌已被广泛地用作功能性食品并被认为能够治疗胃肠道疾病和维持胃肠道菌群的平衡。然而, 在益生菌对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益生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对胃溃疡的效果和阐明所涉及的机制。在这研究中,老鼠的胃溃疡 是由醋酸(60% v/v) 引发的。在诱发胃溃疡后连续三天,每天供应108或109 cfu鼠李糖乳杆菌GG。鼠李糖乳杆菌GG尤其在胃粘膜的溃疡组织边缘成功定植。它还显著和剂量依赖性减少胃溃疡面积。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比率大大地降低,伴随着显著鸟氨酸脱羧酶(ODC)的上调和B细胞淋巴2蛋白在溃疡边缘( Bcl-2的)的表达。血管生成也被显著地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诱导刺激。此外,鼠李糖乳杆菌GG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受体)的磷酸化水平上调,但不改变总EGF受体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经由减低细胞凋亡的细胞增殖比率和增加血管生成来增强胃溃疡的愈合。这些方法如ODC和Bcl - 2,VEGF和EGF受体调节剂很有可能参与鼠李糖乳杆菌GG的胃溃疡的愈合作用。

    • 由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裂解物细胞株依赖性从而增强在人表皮角质形成紧密连接屏障功能。

      (各)研究人员:
      Sultana R et al.

      (各)研究單位
      英国曼彻斯特曼彻斯特学院健康科学中心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
      英国曼彻斯特曼彻斯特学院健康科学中心曼彻斯特大学医药剂学和制药科学系

      研究題目
      由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裂解物细胞株依赖性从而增强在人表皮角质形成紧密连接屏障功能。

      科学/医学刊物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3;79(16):4887-4894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54719/

      摘/概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益生菌裂解物是否可以修改人原发性角质化细胞的紧密连接的功能。利用了细胞培养来取得角化细胞,并插入来自长双歧杆菌的裂解物,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或鼠李糖乳杆菌GG。除发酵乳杆菌(其细胞活力下降) , 24小时之内的所有的菌株明显增强了紧密连接屏障功能,这实验中,用了跨上皮电阻(TEER )作为评估的测量。然而,长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GG是最有效的,产生剂量依赖性电阻并保持了4天。这些跨上皮电阻值(TEER )的上升与紧密连接蛋白表现的增加有着关联。中和Toll样受体2去除掉由长双歧杆菌诱发的跨上皮电阻值的增加和紧密连接蛋白表现的增加,但同样效果并没有在由鼠李糖GG诱发的增加中发现。这些数据表明,某些细菌菌株通过调控蛋白质组分来增加紧密连接功能,根据涉及不同的菌株所途径可而异。


    • 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儿童急性胃肠炎,免疫反应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Sindhu KNC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韦洛尔基督教医学院胃肠科学部
      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社区医学系
      马萨诸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地理医学和传染病科

      研究題目
      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儿童急性胃肠炎,免疫反应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學/醫學刊物
      Clin Infect Dis 2014;58(8):1107-15.

      参考链接
      http://cid.oxfordjournals.org/content/58/8/1107.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可能在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中有著作用。报告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对肠道功能,免疫反应,和在患有隐孢子虫或轮状病毒腹泻的印度儿童临床结果的影响。

      方法:
      在粪便检测轮状病毒或隐孢子虫呈阳性,年龄介乎于患有肠胃炎6个月至5岁的儿童(混合感染被排除在外),被随机给予LGG ( ATCC 53103 )或安慰剂, 每日一次连续为持4周。 在研究刚开始的基线和随访结束时获得基线统计和临床信息。检测血清是否含有免疫球蛋白(IgG )和免疫球蛋白A( IgA的)来对抗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的抗体,和乳果糖以甘露醇比率,用来查看肠道渗透率。

      结果:
      参与了这实验的124个儿童,分别有82个患有轮状病毒和42患有隐孢子虫腹泻。平均腹泻持续时间为4天;三分之一的儿童有患严重腹泻。基线和临床参数是在接受LGG和安慰剂孩子之间进行比较。在随访结束时,较少数患有轮状病毒的儿童接受LGG治疗后还继续腹泻( 25 %比46 %,P = 0.048 )和肠道功能受损( 48 %比72 %,P = 0.027 )。患有轮状病毒的儿童在接受LGG治疗后,IgG水平有着显著增加(456 vs 2215 EU; P = .003)。这情况也在患有隐孢子虫腹泻的儿童可见,那些接受LGG表现出肠道通透性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
      LGG具有正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减少轮状病毒反复腹泻的情况。改善儿童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肠胃炎情况并加强益生菌在感染后治疗肠功能障碍的作用

    • 摄入乳酸菌对吲哚美辛诱发的胃肠黏膜屏障改变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Gotteland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智利,智利大学营养与食品技术研究所消化内科

      研究題目: 
      摄入乳酸菌对吲哚美辛诱发的胃肠黏膜屏障改变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1;15:11-17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2036.2001.00898.x/abstract

      摘要:
      背景: 
      长期摄取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强烈影响胃肠粘膜,作为溃疡之前的第一阶段。有些乳酸菌菌株可以稳定粘膜屏障,增加粘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菌过度生长,刺激粘膜免疫和制造抗氧化物质; 这些都可以改变由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引起的肠胃病。

      目的: 
      去确认益生菌乳杆菌GG ( LGG)的摄取能否防止的吲哚美辛诱导的的胃肠道粘膜渗透性的变化。

      实验对象和方法: 
      随机在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共四个的胃肠渗透试验:(i) 基础; (ii) 使用吲哚美辛后; (iii) 在吲哚美辛后,但在给药前5天连续摄入活性LGG (iv) 在吲哚美辛后,但在给药前5天连续摄入热灭LGG。

      结果:
      吲哚美辛显著增加了基础组尿中的蔗糖量(29.6 mg [17.1–42.1] vs. 108.5 mg [68.2–148.7], P=0.0030) (中位数[95% CI]) 和尿中的乳果糖/甘露醇量。热灭LGG没有令到由吲哚美辛诱发的肠胃渗透性增加起到变化,而活性LGG细菌显著减少胃的改变(47.8 mg [31.1–64.6], P=0.012) 但不能修改由NSAID诱导的肠道通透性的变化。

      结论: 
      定期摄入LGG能保护免受吲哚美辛所引起的胃粘膜屏障的变化,但在肠道中没有影响。

    • 乳酸菌GG 在儿童功能性腹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Francavilla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巴里,巴里大学生物医药发展部
      意大利巴里,巴里大学肠胃科紧急情况和器官移植部
      意大利卡塔尼亚,卡塔尼亚大学儿科
      意大利巴里,圣保罗医院儿科
      意大利巴里,ASL-巴里

      研究题目: 
      乳酸菌GG 在儿童功能性腹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Pediatrics 2010,126:e1445-1452

      参考链接: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6/6/e1445.long

      摘要:
      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确定鼠李糖乳杆菌(LGG )能否减轻儿童反复腹痛的症状。

      对象与方法:
      共有141个从9间幼儿保健中心或转诊中心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IBS) 或功能性疼痛的儿童患者入选这次实验。对接受实验的小童进行一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接受LGG或安慰剂,持续8周,之后跟进后续8周。主要目的是要干预期末整体疼痛。在刚进行,和试验结束时,孩子们接受了双糖肠道通透性测试。

      结果:
      LGG与基线相比,但不是安慰剂,能有效地减低腹痛的频率(P < 0.01) 和严重程度(P < 0.01). 这些差异在跟进后续之后仍然显著(分别为P < 0.02和P < 0.001 )。在第12周,在LGG组中有48名儿童的治疗成功,相比安慰剂组的只有37个(P<0.03);这种差异在跟进期完结后仍然存在(P<.03)。在实验刚开始时, 59 %的儿童肠道通透性试验结果异常;LGG ,但不是安慰剂,确肠道通透性测试( P < 0.03)结果异常的数量显著下降。这些影响主要是在患有IBS 的儿童。

      结论:
      LGG显著降低患有IBS的儿童腹痛频率和严重性;这种效果是持续的,并可能有助改善肠道屏障。

    • 乳杆菌GG在小肠黏膜对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Di Caro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00168, Largo Gemelli 1, 罗马天主教大学消化内科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病理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在小肠黏膜对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Dig Liver Dis 2005;37:320-329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90865805000095

      摘/概要: 
      背景和目的: 
      益生菌已被用于治疗多种临床病症和预防。然而,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了解其使用的理由。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乳杆菌GG对在小肠黏膜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方法: 
      六名经内镜证实食管炎患者男性患者( 38 ±5岁)入选了这次实验。所有患者在1个月接受埃索美拉唑和分别随机接受乳酸菌GG或安慰剂。治疗1个月后,使用上消化道内镜进行检测。 活体十二指肠粘膜样本分别在治疗前后抽样,而基因表达模式使用了GeneChip Human U133A阵列来进行检验。对有着显著表达变化的基因进行选择和分析,以确定由乳杆菌GG更改细胞的途径。为了支持阵列数据,使用了Syber-Green PCR对10个标靶基因进行研究。

      结果: 
      阵列数据分析显示,GG乳酸菌的使用分别决定了上调和下调,334和92个基因,实时PCR证实了这分析的可靠性。乳杆菌GG主要影响免疫反应和炎症(TGF -β和TNF族群,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合成酶1,防御素α 1)细胞凋亡,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细胞周期蛋白和胱天蛋白酶,癌基因)细胞- 细胞信号传导( ICAMs和整合素)细胞粘附(钙粘蛋白) ,信号的转录和转导的基因表达

      结论: 
      这些数据表明,乳杆菌GG的摄取与十二指肠粘膜的一个复杂基因反应有关联,结论由上调和下调所涉及的特定的细胞途径的几个基因可见。

    • 发酵产品的亲和益生元对在体外结肠模型的跨上皮电阻(TEER )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
      Commane D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北爱尔兰科尔雷恩阿尔斯特大学北爱尔兰食物及卫生中心
      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形态科学与生物化学部
      英国伦敦养乐多英国有限公司

      研究题目: 
      发酵产品的亲和益生元对在体外结肠模型的跨上皮电阻(TEER )的影响。
      科学/医学 Nutr Cancer 2005:51:102-109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207/s15327914nc5101_14?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U_YtmFaRBIc

      摘/概要: 
      从体内和体外研究的证据表明,亲和益生元的摄取可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不过,所参与的机制至今仍无明证实。有动物研究的一些迹象表示是通过影响在癌变过程中的发展阶段。大肠癌的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征是紧密连接的破坏,从而导致肠屏障损失完整性。我们使用了人类的Caco -2 腺癌细胞系作为肠上皮模型。反式皮电阻的测量表明的Caco-2单层的完整性,我们记录了从接受发酵产物选取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不易消化的寡糖( NDOS )形式)后,单层完整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NDOS本身施加不同,但一般轻微在紧密连接的强度的效果。而益生菌和NDOS的发酵产物倾向于提高紧密连接的完整性,相比对照之下。这种效果是特定于细菌种类和寡糖 。双歧降B 12是特别有效的,Raftiline和Raftilose的发酵产物也是。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Raftilose 的发酵产品,由于脱氧胆酸(DCA)对紧密连接有着负面影响, 我们研究了Raftilose 的发酵产品保护其完整性的能力。我们发现其保护性为物种依赖,和依赖于发酵产物同时在媒体内存在或在接触到DCA后。结果表明, Raftilose发酵产物可能可以防止由癌肿瘤发生期间对肠上皮的屏障功能的破坏。

    • 益生菌混合物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受控6个月的干预。

      研究人员(们):
      Kajander K et al.

      (各)研究单位: 
      赫尔辛基研究中心维利奥有限公司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药理学生物医学院
      坦佩雷统计顾问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
      芬兰赫尔辛基营养研究协会

      研究题目: 
      益生菌混合物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受控6个月的干预。

      科学/医学刊物: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5;22:387-394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036.2005.02579.x/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道疾病但其病因未明。益生菌对此综合征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去调查一种含有鼠李糖乳杆菌GG ,鼠李糖乳杆菌LC705 ,短双歧杆菌Bb99和费氏丙酸杆菌SSP. shermanii JS 的益生菌混合物能够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

      方法:
      共有103个满足Rome I 和Rome II 条件的患者参与了这为期6个月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这期间,患者每天接受含有益生菌胶囊或安慰剂胶囊。并记录其胃肠道症状及排便习惯。

      结果:
      在最后的总症状评分(腹痛+腹涨+腹鸣)为7.7 ( 95 %CI : -13.9至-1.6 )而在益生菌组得分较低(P = 0.015). 这是在益生菌组的症状得分表示,平圴得分下降了42%,相比起在安慰剂组的只为6%。在个体症状,腹鸣在益生菌组(P = 0.008)较为温和,而对于其余症状并没有一个显著的趋势。

      结论:
      结果表明此益生菌混合物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考虑到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而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即使是轻微的症状减轻也可有正面的公众健康影响。

    • 含多种益生菌的补充剂对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系种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Lyra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兽医学院兽医生物科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研究中心维利奥有限公司
      芬兰埃斯波 Numos有限公司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研究题目: 
      含多种益生菌的补充剂对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系种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BMC Gastroenterol 2010;1-10

      参考链接: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30X/10/110

      摘/概要
      背景: 
      益生菌可能通过稳定肠道菌群,能够减轻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我们的目的是确定 分别在多种益生菌的干预下,包括鼠李糖乳杆菌GG,鼠李糖乳杆菌Lc705 ,费氏丙酸杆菌亚种,shermanii JS和短双歧杆菌Bb99 是否能够减少IBS相关性细菌的改变。这干预在之前的研究已经显示能够减轻IBS消化道症状。

      方法: 
      对从42个患有IBS的病人的粪便上取得的菌群进行了安慰剂对照的双盲多物种益生菌的干预实验。并使用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 来对结果进行分析。对8种被认为可能对IBS有影响的菌种进行测量。

      结果:
      一种与瘤胃球菌有94%相似度的菌种仍然能在安慰剂组大量找到,但在益生菌组被干预期间有出现减少情况(P = 0.02 ,第6个月)。此外,梭菌种系型,Clostridium thermosuccinogenes 85%,在受干预期间有稳定上升的趋势(P = 0.00和P = 0.02 ,分别在第3和第6个月)。被检测出有改变的细菌,是与先前发现能减轻症状的相同。

      结论: 
      因此, 这证明益生菌补充剂可以对与IBS有关联的菌种作出特别的改变,成为先前在没有患IBS的对象所描述的细菌16S rDNA 和其种系型与数量。


    • 富含纤维的黑麦面包和含有乳酸菌GG酸奶的组合改善了声称便秘的妇女的排便功能。

      研究人员(们): 
      Hongisto S-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研究中心维利奥有限公司
      芬兰赫尔辛基营养研究协会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过敏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药理学系

      研究题目: 
      富含纤维的黑麦面包和含有乳酸菌GG酸奶的组合改善了声称便秘的妇女的排便功能。

      科学/医学刊物: 
      Eur J Clin Nutr 2006;60(3):319-324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ejcn/journal/v60/n3/full/1602317a.html

      摘/概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富含纤维的黑麦面包和含有乳杆菌GG ( LGG)酸奶对肠道转运时间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并以测试它们是否能在自我报告的便秘案例中发挥作用。


      设计:
      本研究是用了二对二因子的设计。

      设置:
      自由活体对象。

      对象:
      通过广告招募找到一共有59名自我汇报患有便秘的健康女性。

      干预:
      经过基线期之后,受试者被随机分为4个饮食组:(1 )黑麦面包+ LGG酸奶, (2)黑麦面包,(3) LGG酸奶,和(4)对照组。 3周受控饮食之后是3周跟进期。在两个时期中,对总肠转运时间进行测定,并在记录受试者粪便频率和一致性,排便困难及其胃肠道症状。

      结果:
      黑麦面包缩短了总肠转运时间(平均差, -0.7 ; CI95 , -1.1到-0.2 ,P = 0.007 ),增加排便频率( 0.3; CI95 , 0.1 〜0.5 ; P = 0.001) ,软化粪便( -0.3 ; CI95 , -0.4〜 -0.2 ; P <0.001) ,使其排便更加容易( -0.4 ; CI95 , -0.5至-0.2 ; P < 0.001 ),但也相比进食低纤维吐司的LGG组和对照组增加了胃肠道症状( 1.6 ; CI95 , 0.7〜 2.4 ; P <0.001 ) 。症状在黑麦面包+ LGG组,黑麦面包组相对较少( -1.3 ; CI95 , -2.4至-0.2 ; P = 0.027 ) 。

      结论:
      纤维丰富的黑麦面包可以推荐用来治疗便秘,如果并同时进食LGG酸奶,可减轻纤维摄入量增加所令到相关不良的胃肠道反应。

    • 黏膜与鼠李糖乳杆菌GG的急性接触对人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Guarino MP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Via Alvaro del Portillo, 生物医药大学,消化系统疾病部门

      研究题目: 
      黏膜与鼠李糖乳杆菌GG的急性接触对人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J Clin Gastroentorol 2008;42(Suppl 3) Pt 2:S185-190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cge/Abstract/2008/09002/Effect_of_Acute_Mucosal_Exposure_to_Lactobacillus.10.aspx

      摘/概要
      目的:
      去确定人类结肠黏膜暴露于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下,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 ) 53103 ,是否可以影响肠肌细胞收缩。

      方法:
      人类结肠样本是从癌症切除段的无病菌部份获得。在解剖后,粘膜和下层粘膜的两个空间之间进行密封,内腔面的粘膜向上并用5ml 的Krebs溶液覆盖。下层粘膜面向下方浸入20ml的Kerbs 溶液之内。 LGG或normal undernatant (N-undernatant) 加入在内腔面的粘膜并为持30分钟。从环形肌肌肉层中分离的平滑肌细胞(SMC ),暴露于在先前受到N- undernatant或LGG (36 ×109 CFU/ml) ( LGG - undernatant )处理过的粘膜的粘膜下腔内,并浸在undernatant 30分钟。乙酰胆碱剂量的反应在平滑肌细胞分析取得。

      结果:
      暴露在N- undernatant的平滑肌细胞展示出乙酰胆碱剂量反应(最大收缩: 32 %±5%,1- μM ACH)是与未受到刺激的平滑肌细胞类似的。暴露于LGG- undernatant 会导致18 % ± 3 %的细胞缩短和抑制78 % ± 7 %的乙酰胆碱的诱发收缩。当平滑肌细胞直接暴露于LGG ,收缩的显著减少( 70 %±5% ,与对照细胞相比),并观察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减少。

      结论:
      结肠黏膜的急性暴露在LGG后,平滑肌细胞有显著的变短,可能有助于乙酰胆碱收缩反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此效果的机制,来解释益生菌在肠道疾病的临床疗效的。

    • 在囊性纤维化儿童患者中的肠道炎症和被破坏的肠道菌群,和用乳杆菌GG对其进行修复:一个随机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们): 
      Bruzzese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儿科转化医学科学系
      意大利克雷莫纳圣心天主教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德国柏林查理特大学医学院

      研究题目: 
      在囊性纤维化儿童患者中的肠道炎症和被破坏的肠道菌群,和用乳杆菌GG对其进行修复:一个随机临床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PLoS One, 2014;9(2):e87796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29570/

      摘要
      背景和目的: 
      肠道发炎是囊性纤维化( CF )的一个特点。利用益生菌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肠道炎症和肺部症状加重的发生率。我们研究了患有CF的儿童的肠道菌群模式在和分析其与肠道炎症的关系。我们还调查了患有CF的儿童在接受乳酸菌GG 和同时有或没有抗生素治疗前后的菌群结构。

      方法: 
      透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来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分析患有CF的儿童粪便钙网蛋白( CLP)和直肠一氧化氮( RNO )生产再与健康对照组来对肠道炎症来做评估。然后我们对乳酸菌GG进行了一个小型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结果: 
      22个患有CF的儿童参与了这次研究(中位年龄为7年;范围, 2-9岁)。粪便CLP和rNO 水平在的患有CF儿童与健康对照组较高。 (分别为184±146 µg/g vs. 52±46 µg/g; 18±15 vs. 2.6±1.2 µmol/L NO2− ; P<0.01)。与健康正常对照组相比,患CF的儿童有显著不同的肠道微生物核心结构。 Eubacterium rectale, Bacteroides uniformis, Bacteroides vulgatus,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Bifidobacterium catenulatum, 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的水平在患有CF的儿童有下降情况。类似但更极端的情况在有同时服用抗生素的病童可以看到。在LGG治疗下,减少了粪便CLP和恢复部分肠道菌群。减少微生物的丰富性和肠道炎症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

      结论: 
      CF导致肠道菌群的质量和数量发生变化,这可能代表一种对能够成为CF的新治疗方法。益生菌的使用恢复了肠道菌群,加强益生菌在减少肠道炎症和肺部症状加重的功效。

  • 避免因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
    • 喂饲乳杆菌能减少内毒素血症及实验酒精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们)︰
      Nanji AA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麻省波士顿哈佛医学院
      美国麻省波士顿新英格兰女执事医院病理学系

      研究题目︰
      喂饲乳杆菌能减少内毒素血症及实验酒精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科学/医学刊物︰
      实验生物学与实验医学会学报1994;205(3):243-247

      参考链接︰
      http://ebm.sagepub.com/content/205/3/243.short

      摘/概要︰
      我们早前已证实,在胃内喂饲大鼠模型中,血浆内毒素的水平与酒精性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是有关连的。我们试图通过给予能于肠道内长时间活存的乳杆菌菌株(GG菌种),以减低这模型循环系统内的内毒素及肝脏损伤。雄性Wistar大鼠被喂饲乙醇及含有玉米油流质膳食(CO + E)。另一组的动物(CO + E + L)则被给予含有乙醇加上乳杆菌GG每日的浓缩剂量(1010菌落形成单位)。全部动物都在一个月后被牺牲,以量度血浆内毒素的浓度及评估 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两组体重的增加及血液中酒精的含量相似。 CO + E组的平均病理指数±标准误差(3.4 ± 0.85)明显比CO + E + L组的(0.5 ± 0.3, P < 0.01)高。随了几乎没有任何的病理变化,后者的内毒素水平亦明显较低(CO + E + L组的每毫升8.4 ± 2.9微克相比CO + E组的每毫升48.3 ± 7.8微克,P <0.01) 。喂饲能于肠道内活存的乳杆菌菌株能减少大鼠患内毒素血症及因酒精所引起的肝脏损伤。乳杆菌种GG能为内毒素血症及酒精性肝脏疾病两者提供一种无毒的治疗方法。

    • 鼠李糖乳杆菌GG能减低肝脏TNF-α的产量及减轻慢性酒精肝损伤所带来的炎症。

      研究人员(们)︰
      Wang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中国长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及工程学院
      中国温州温州医科大学药剂学院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酒精研究中心
      中国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中国西安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长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及工程学院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Robby Rex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药理及毒理学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能减低肝脏TNF-α的产量及减轻慢性酒精肝损伤所带来的炎症。

      科学/医学期刊
      营养生物化学期刊 2013;24:1609-1615

      参考链接︰
      http://www.jnutbio.com/article/S0955-2863(13)00039-9/abstract

      摘/概要︰
      益生菌于酒精性肝脏疾病(ALD)的疗效已经过病人及动物实验模型测试。虽然ALD确实的病因机制未明,但已假定源自肠道的内毒素与肝脏炎症极有关连。早前有硏究指出,益生菌疗法能减少ALD源自肠道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循环性内毒素。在这项硏究中,我们调查益生菌对因慢性酗酒而产生的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炎症的影响。小鼠被喂饲含有5%酒精Lieber DeCarli流质饮食长达8星期,而鼠李糖乳杆菌GG (LGG)则于最后两星期被补给。由组织检验及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试结果可见,喂饲酒精8星期明显增了加其肝脏炎症。补给LGG两星期减少了肝脏炎症及损伤以及明显减少了TNFα的表达量。喂饲酒精增加了肝脏Toll样受体(TLRs) 及CYP2E1传信RNA 的表达量以及减少了核因子E2相关因子的表达量。补给LGG使这些改变变弱。利用源自人类周边血单核白血球的巨噬细胞,我们亦证实加入乙醇为脂多糖及鞭毛蛋白所诱导而产生TNFα作好准备,及LGG的培养上清液能随着剂量而减少这诱导机制。此外,LGG疗程亦能抑制TLR4- 及TLR5介导激活内毒素的作用来减少TNFα的产量,从而减少由酒精所引起的肝脏炎症。


    • 人类本身、益生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乙醛的产量及代谢

      研究人员(们)︰
      Nosova T.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酒精疾病研究单位及
      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厌氧菌参考实验室

      研究题目︰
      人类本身、益生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乙醛的产量及代谢

      科学/医学刊物︰
      酒精与酗酒期刊2000;35(6):561-568

      参考链接︰
      http://alcalc.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5/6/561.long

      摘/概要︰
      许多人类肠道兼性厌氧及好氧细菌都具有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因此能够氧化乙醇至乙醛。我们就此测试人类肠道乳杆菌(三种)、双歧杆菌(五种)及益生菌乳杆菌GG ATCC 53103是否都能于体外代谢乙醇及乙醛。细菌悬浮液与22mM乙醇一起培养一小时后,以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当中乙醛的含量。为测定乙醛的消耗量,我们把悬浮液与50 μM或500 μM乙醛以及500 μM乙醛及22mM乙醇一起培养,即与人类结肠摄取酒精后的情况相似,借此测定培养液及细菌浓度对乳酸菌代谢乙醛及以乙醛产生乙酸的能力的影响。 ADH及醛脱氢酶(ALDH )活性以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有氧生长的乳杆菌GG ATCC 53103及嗜酸乳杆菌ATCC 4356菌株两者均未发现有ADH或ALDH的活性。所有乳杆菌及双歧杆菌菌株都只具有很有限、于体外氧化乙醇至乙醛的能力。乳杆菌GG ATCC 53103具有最强、并能明显地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代谢乙醛的能力。这跟明显被增加了由乙醛转化至乙酸的产量有关。培养基的种类对乙醛的摄取量并无影响。于培养基加入酒精削弱了所有菌种代谢乙醛的能力。然而,在存在酒精的情况下,乳杆菌GG ATCC 53103仍然是所有菌种当中具有最强代谢乙醛的能力。这些数据意味着乳杆菌GG对随着饮用酒精后,肠道高乙醛含量的情况具效益。现在仍需进行体外测试确定这结果对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鼠李糖乳杆菌GG疗程能加强肠道缺氧诱导因子、促进肠道完整性及改善酒精所引起的肝脏损伤。

      研究人员(们)︰
      Wang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长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及工程学院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医学、药理、毒理学系及酒精研究中心
      中国浙江温州医科大学药剂学院
      中国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肯塔基州路易維爾Robby Rex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中心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疗程能加强肠道缺氧诱导因子、促进肠道完整性及改善酒精所引起的肝脏损伤。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病理学期刊2011;179:2866-2875

      参考链接︰
      http://www.journals.elsevierhealth.com/periodicals/ajpa/article/S0002-9440(11)00858-3/abstract

      摘/概要︰
      源自肠道的内毒素是形成酒精性肝脏疾病(ALD)及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益生菌能治疗动物模型及人类ALD中、跟肠道渗漏及内毒素血症相关、因酒精而引起的肝脏损伤;然而,这具效益的机制尚未查明。我们推断酒精会损伤由适应性反应所诱导的缺氧诱导因子(HIF)及补给益生菌能减少这损伤,以增加HIF-反应蛋白(如肠道三叶因子)及逆转已确诊的ALD来修复ALD小鼠模型的屏障功能。 C57BJ/6N小鼠被喂饲含有5%酒精Lieber DeCarli饮食长达8星期。这些动物于最后两星期被给予鼠李糖乳杆菌GG (LGG)补给品。补给LGG明显减少了因酒精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及脂肪肝以及改善了肝功能。 LGG恢复了因酒精而减少HIF-2α及肠道三叶因子的浓度。使用Caco-2细胞为模型的体外实验证实加入LGG上清液能预防因酒精而引起上皮单层屏障之功能障碍。再者,HIF-1α/2α基因沉默废除了LGG所带来的效益,证实LGG的保护作用是跟HIF有关的。这项硏究对利用益生菌来治疗ALD提供了机制性的启示,并暗示肠道缺氧及减少三叶因子对形成ALD的重要性。

    • 描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病人肠道菌群的特性︰体内酒精与NASH的关系

      研究人员(们)︰
      Zhu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纽约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儿科学系消化系统疾病及营养中心
      纽约罗彻斯特罗彻斯特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研究题目︰
      描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病人肠道菌群的特性︰体内酒精与NASH的关系

      科学/医学刊物︰
      肝脏病学期刊 2013;57:601– 609.


      参考连结︰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store/10.1002/hep.26093/asset/26093_ftp.pdf?v=1&t=hyosak71&s=ac4d802ea9a44ee20196d8e311ad428512269cb6

      摘/概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个跟肥胖有关、严重的肝脏疾病。以代谢症候群、脂肪肝及肝脏炎症为特征,NASH相信是受肠道菌群所影响的。这硏究利用了16S 核糖体RNA焦磷酸测序来找出NASH、肥胖及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的组合。此外,亦检定了周边血乙醇来监测病人及健康对照实验对象体内乙醇的产量。 UniFrac主座标分析证实许多菌群样本都是跟病况群聚的。健康实验对象与肥胖病人(患有或非NASH的)之间有许多菌门、菌科及菌属上的不同,及肥胖与NASH的菌群之间的不同相对较少。在这些组别里任何拥有多于1%代表的类别,只有变形菌、肠杆菌及大肠杆菌的菌门、菌科及菌属展现出肥胖与NASH的菌群之间明显的不同。在健康实验对象与肥胖非NASH病人之间, 发现相近的血乙醇浓度,但NASH病人则展现出升高了的血乙醇浓度。总结︰NASH菌群被增加了制造酒精的细菌,NASH病人被升高了的血乙醇浓度,及酒精代谢对氧化压力然后变为肝脏炎症、己被确定的作用都意味着制造酒精的菌群跟NASH的形成有关连。我们假定NASH、肥胖与健康实验对照之间明显不同的肠道菌群合能提供可干预病变的药物或这疾病的标记。

    • 益生菌对治疗肝脏疾病的作用。

      研究人员(们)︰
      Kirpich IA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KY40202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消化、肝脏疾病及营养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对治疗肝脏疾病的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营养学院期刊 2012;31(1):14-13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VBiDg0uRBIc

      摘/概要︰
      肠道、肝脏及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跟肝脏疾病有关连这并不是新的概念,而最近更再次变得热门。经改变的肠道菌群及跟肠道相关的内毒素血症已续渐被公认为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及酒精性肝脏疾病(ALD)两者的主要成因。益生菌曾被提议用来治疗及预防许多疾病,包括肝脏疾病。益生菌是活着微生物,当足够份量被服用时,能为其宿主带来健康效益。益生菌能通过许多机制来提升肠道健康及影响肠肝轴系,包括调节肠道菌群、修改肠道屏障功能及调节免疫力。这论文重点概括了最近有关肠道菌群对形成NAFLD 及 ALD及以益生菌为治疗肝脏疾病策略的功效的这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 益生细菌所制的可溶性蛋白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活存及生长率。

      研究人员(们)︰
      Yan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消化、肝脏疾病及营养科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系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细胞及发育生物学系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退伍军人事务田纳西流域医疗保健系统

      研究题目︰
      益生细菌所制的可溶性蛋白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活存及生长率。

      科学/医学刊物︰
      胃肠学期刊 2007;132:562-75

      参考链接︰
      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06)02477-2/abstract?referrer=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Soluble%20proteins%20produced%20by%20probiotic%20bacteria%20regulate%20intestinal%20epithelial%20cell%20survival%20and%20growth.

      摘/概要︰
      背景及目的︰
      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增加及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皆是破坏上皮完整性、肠道炎症疾病的主要成因。益生细菌鼠李糖乳杆菌GG (LGG)及从LGG培养上清内找到的因子能通过调节信号传送途径来预防细胞因子所诱导人类及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在这里,我们净化及描述了两种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抗凋亡及生长反应LGG蛋白的特性。

      方法︰
      从LGG净化出来的LGG蛋白被分析及用来制造可免疫消耗从LGG细胞培养液(CM)中相关的蛋白之多克隆抗体。在肿瘤坏死因子(TNF)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及培养肠道外植体被加入经净化的抗体。检定了Akt的活化作用、生长、组织损伤、凋亡及胱天蛋白酶-3的活化作用。

      结果︰
      我们从LGG净化了两种新的蛋白,p75 (75千道尔顿)及p40 (40千道尔顿)。这些净化了的蛋白试剂都可以各自活化Akt、抑制细胞因子所诱导上皮细胞的凋亡及促进人类及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及培养小鼠肠道外植体生长。 p75及p40明显减少了TNF-所诱发的私肠道上皮损伤。经p75及p40免疫消耗的LGG-CM逆转了LGG-CM对Akt的活化作用及它对细胞因子所诱导而凋亡及失去的抑制效益。

      总结︰
      p75及p40是﹐最早被证实能通过特定的信号传送途而促进肠道上皮体内平衡的益生细菌蛋白。这些结果意味着益生细菌成分可能对预防经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肠道疾病有用处。

    • 益生细菌能预防细胞因子所诱导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

      研究人员(们)︰
      Yan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田纳西州37232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
      田納西州37232納什維爾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细胞及发育生物学系消化、肝脏疾病及营养科 

      研究题目︰
      益生细菌能预防细胞因子所诱导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

      科学/医学刊物︰
      生物化学期刊 2002;277(5):50959-65

      参考链接︰
      http://www.jbc.org/content/277/52/50959.long

      摘/概要︰
      益生细菌是能通过预防或改善病情而为其宿主带来效益的微生物。然而,只有很少关于使用益生细作为医药之外的疗法的科学理据。这项硏究的目的是为了查明益生效益对肠道细胞体内平衡的机制。现在我们报道鼠李糖乳杆菌GG (LGG)是一种能于两个不同的肠道上皮细胞模型都预防细胞因子所诱导的凋亡的益生菌。与LGG一同培养小鼠或人类肠道细胞能活化反凋亡的Akt/蛋白激酶B。这益生模型亦能通过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或γ-干扰素,来抑制促进凋亡p38/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此外,从LGG培养上清液内找到的产物被证实能随着浓度而活化Akt及抑制细胞因子所诱导的凋亡。这观察得出的结果意味着益生微生物与上皮之间有着能提升通常都存在于充满着凋亡细胞因子环境中的肠道细胞的活存率这项新的沟通机制。

    • 从乳杆菌GG的培养液分离、识别及描述带有抗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活性小胜肽的特性。

      研究人员(们)︰
      Lu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MD21201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设施II粘膜生物学研究中心
      美国MD21201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蛋白质组学核心设施
      美国MD21201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疫苗发展中心

      研究题目︰
      从乳杆菌GG的培养液分离、识别及描述带有抗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活性小胜肽的特性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肠胃病学与营养学期刊2009;49(1):23-30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pgn/pages/articleviewer.aspx?year=2009&issue=07000&article=00006&type=abstract

      摘/概要︰
      目的︰
      腹泻疾病仍然是每年夺去数以百万计生命、人类主要的传染病。虽然已知道益生菌,包括乳杆菌GG(LGG)对腹泻疾病有效益,但它的机制作用尚未查明。因此,这项硏究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及描述从LGG释出、带有抗菌活性部分的特性。

      材料与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杆菌GG的培养液。以Symphony胜肽合成仪合成及利用Dynamax逆相C18分离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净化识别出的胜肽。以A600量度方式测试其抗菌活性。

      结果︰
      我们从LGG培养液识别出7种小胜肽,其中两种带有NPSRQERR及 PDENK序的保留从LGG培养液中侦测到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能既对抗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AEC 042及伤寒沙门杆菌)又能对抗革兰氏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虽然后者的威力较弱。

      总结︰
      乳杆菌GG能释出带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的小胜肽。从革兰氏阴性及阳性微生物两者均侦测到的NPSRQERR证实最具抗菌的效力。这些小胜肽有可能成为治疗细菌传染病的新工具。

    • 乳杆菌GG能改善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因酒精而引起的肠道氧化压力、肠道渗漏及肝脏损伤。

      研究人员(们)︰
      Forsyth CB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IL60612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内科学系消化系统疾病及营养科
      美国IL60612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系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能改善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因酒精而引起的肠道氧化压力、肠道渗漏及肝脏损伤

      科学/医学刊物︰
      酒精期刊 2009;43(2):163-172

      参考连结︰
      http://www.alcoholjournal.org/article/S0741-8329(09)00012-3/abstract

      摘/概要︰
      由于只有30%酗酒人士会出现酒精性肝脏疾病(ALD),除饮用酒精外,应该还存在形成酒精性肝脏损伤的其他因素。动物及人类硏究显示细菌产物,如内毒素,是第二大因素,及经氧化剂介导肠道渗漏是其中一个内毒素的来源。益生菌经已被用来预防及治疗跟肠道渗漏相关的疾病。其实「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已成功治愈大鼠因酒精而引起的肝脏损伤。然而,鼠李糖乳杆菌为酒精肝脏损伤带来效益的机制作用尚未知晓。我们假定益生菌能通过预防酒精所引起的氧化压力来保存ALD动物正常的屏障功能,从而预防形成渗透性过高及往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的情况。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每日均被强饲酒精两次(8 gm/kg)长达10星期。此外,酒精大鼠每日亦被强饲2.5×107活性高巴-高 登鼠李糖乳杆菌(LGG)或载体(V)一次。利用糖分大丸药气相色谱法来分析尿糖,以测定肠道渗透性(于基线及10星期)。肠道及肝脏组织被测试有否带有氧化压力及炎症标记。另外,其肝脏亦经过组织检验来判断ASH及全脂(皮脂腺病)的严重程度。酒精+LGG (ALC+LGG)喂饲大鼠明显较ALC+V喂饲大鼠ASH的严重程度轻(P≤.05)。鼠李糖乳杆菌高巴-高 登亦减少了酒精引起的肠道渗漏及明显减弱了酒精引起、肠道及肝脏的氧化压力及炎症。强饲鼠李糖乳杆菌高巴-高 登益生菌明显改善了大鼠的ASH。这等改善之处是跟减少了的肠道及肝脏氧化压力及炎症以及被保存的肠道屏障功能有关的。我们的硏究结果为测试益生菌对预防人类酒精性肝脏疾病提供了科学理据。

    • 鼠李糖乳杆菌GG的培养上清能改善酒精所引起的急性肠道渗透及肝脏损伤。

      研究人员(们)︰
      Wang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中国长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及工程学院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系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药理及毒理学系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酒精研究中心
      中国浙江温州医科大学药剂学院
      中国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Robby Rex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的培养上清能改善酒精所引起的急性肠道渗透及肝脏损伤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生理学期刊︰ 肠胃道与肝脏生理学 2012;303(1):G32-G41

      参考连结︰
      http://ajpgi.physiology.org/content/303/1/G32.long

      摘/概要︰
      内毒素血症是酒精性肝脏疾病(ALD)的其中一个成因,而经酒精所提的高肠道渗透性是吸收内毒素的其中一个机制。益生细菌经已被证实能促进肠道上皮完整性及保护患有肠道炎症疾病(IBD) 及 ALD的屏障功能。虽然IBD及 ALD极有可能是在共有用某些益生菌分泌出的分子来促成这作用,益生菌培养上清对ALD的影响尚未查明。我们审查了鼠李糖乳杆菌GG培养上清(LGG-s)对因酒精而引起的急性肠道完整性及肝脏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被喂饲 标准鼠量的小鼠被补给LGG培养上清(每隻109菌落形成单位)长达5日,及被强饲一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克的酒精。以FITC-FD-4体外量度肠道渗透性。通过量度血浆内的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来检查酒精所引起的肝脏损伤,以及利用甘油三酯及油红把肝脏切片染色来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预先加入LGG们能回复因酒精而减少了对肠道屏障完整性有重要作用、迴肠内claudin-1蛋白,肠道三叶因子(ITF), P-糖蛋白(P-gp), 及cathelin相关抗菌胜肽(CRAMP) 传信RNA的浓度。因此,预先加入LGG们能明显抑制酒精所引起的肠道渗透、内毒素血症及往后的肝脏损伤。有趣的是,预先加入LGG们能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2α,这对转录ITF及 P-gp及CRAMP重要的因子,的表达量。这些结果意味著LGG们能通过促进HIF信号传送来改善酒精所引起的急性肝脏损伤,从而抑制经酒精所提的高肠道渗透性及内毒素血症。使用无菌LGG培养上清为预防酒精所引起的急性肝脏损伤提供了一项新的策略。


    • 不同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对急性肝脏损伤模型中细菌易位及肝脏损伤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Adawi D et al.

      (各)研究单位︰
      瑞典马尔摩S-205 02马尔摩大学外科、实验研究学系
      瑞典隆德隆德大学食品科技学系

      研究题目︰
      不同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对急性肝脏损伤模型中细菌易位及肝脏损伤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期刊  2001;70:213-220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60501005505

      摘/概要︰
      感染并发症是肝脏疾病及接受肝脏手术后死亡的常因。大部分的感染都是来自病人自身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组合在人类肠道内的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是重要的,但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对肝脏的影响未明。因此,我们硏究不同乳杆菌株及一种双岐杆菌株对急性肝脏损伤模型中肝脏损伤的程度、细菌易位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Sprague–Dawley大鼠被分成5组︰急性肝脏损伤对照、急性肝脏损伤+动物双歧杆菌NM2、急性肝脏损伤+嗜酸乳杆菌NM1、急性肝脏损伤+鼠李糖乳杆菌ATCC 53103、及急性肝脏损伤+鼠李糖乳杆菌DSM 6594及植物乳酸杆菌DSM 9843。细菌每日经由直肠给药长达8日。在第8日以腹部注射D-半乳糖胺(1.1 g/kg BW)来诱发肝脏损伤。于24小时后采集样品。血清肝酶及胆红素浓度、细菌易位(到动脉及静脉血、肝脏及肠系膜淋巴结(MLNs))及肠道菌群均受评估。
      嗜酸乳杆菌NM1、鼠李糖乳杆菌ATCC 53103、及鼠李糖乳杆菌DSM 6594+植物乳酸杆菌DSM 9843较肝脏损伤对照组减少了细菌易位。动物双歧杆菌NM2增加了细菌易位到肠系膜淋巴结。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ATCC 53103、鼠李糖乳杆菌DSM 6594+植物乳酸杆菌DSM 9843组谷丙转氨酶(ALAT)的浓度明显较肝脏损伤对照组的低。鼠李糖乳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酸杆菌组明显较动物双歧杆菌组减低了ALAT的浓度。所有被给予的细菌均减少了盲肠及结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
      给予急性肝脏损伤大鼠模型不同乳杆菌及一种双岐杆菌株证实会对细菌易位及肝细胞损伤造成不同效果。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酸杆菌减少了细菌易位及肝细胞损伤。动物双歧杆菌NM2却增加了细菌易位到肠系膜淋巴结并且对肝细胞损伤没有影响。

    • 由酒精所引起肠道菌群改变的基因体分析及乳杆菌疗程带来影响。

      研究人员(们)︰
      Bull-Otterson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得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分子病毒及微生物学系
      美国得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总体基因体学及菌群学Alkek研究中心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医学学系酒精研究中心
      美国得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生物信息及生物统计学系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药理及毒理学系
      肯塔基州路易维尔Robby Rex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

      研究题目︰
      由酒精所引起肠道菌群改变的基因体分析及乳杆菌疗程带来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8(1):e53028

      参考链接︰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53028

      摘/概要︰
      肠道菌群失衡是酒精性肝脏疾病(ALD)的主要成因。必须详细描述肠道菌群的改变方可了解它在形成ALD中起的作用及把补给益生菌研制成有效的治疗方法。小鼠被喂饲含有或没有酒精(5% v/v)的Lieber-DeCarli流质膳食长达6星期。一小鼠小组从6至8星期被给予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 (LGG)。评估了肠道渗透性、脂肪肝、炎症及损伤标示物。通过从排泄物DNA扩增16S rRNA 基因内V3–V5段及以454 FLX 钛金属平台来大量同时进行焦磷酸测序,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基因体。慢性喂饲酒精导致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两者的数量减少,亦相对增加了革兰氏阴性的变形菌门及革兰氏阳性的放线菌门;增长最大的菌属们是革兰氏阴性、耐碱的产碱杆菌属及革兰氏阳性的棒杆菌属。菌群性质与数量上的改变相当,乙醇能增加血浆内毒素、排泄物的pH值、肝脏炎症及损伤。重要的是,补给LGG能预防乙醇对菌群所作的病理改变。总括而言,慢性接触酒精会随着时间明显改变肠道的菌群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ALD的形成有关连。再者,改变了的肠道菌群有可能被用作预防/治疗因慢性服用酒精而引起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肝脏疾病的重要治疗目标。



    • 肠道生态失调︰大鼠中可能存在的一个由酒精引起内毒素血症及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研究人员(们)︰
      Mutlu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IL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内科学系消化系统疾病及营养科
      美国VA费尔费克斯乔治梅森大学环境科学及政策学系菌群分析中心

      研究题目︰
      肠道生态失调︰大鼠中可能存在的一个由酒精引起内毒素血症及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科学/医学刊物︰
      酗酒:临床与实验研究 2009;33:1836–1846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84271/

      摘/概要︰
      背景: 
      临床及动物数据指源自肠道的内毒素及其他管腔内细菌产物形成是酒精性肝脏疾病(ALD)的重要因素。虽然肠道渗漏明显是ALD内毒素血症的重要起因,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ALD实验对像患内毒素血症的个案,因此有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肠道菌群组合的改变(生态失调)。因此,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审查被喂饲酒精大鼠的肠道菌群,从而得知长期饮用酒精会否影响肠道菌群的组合。

      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每日被胃内强饲酒精或葡萄糖次长达10星期。一大鼠小组亦被强饲益生菌(乳杆菌GG )或益生源(燕麦)。以长度多态片段PCR(LH-PCR)指纹技术审查了与回肠及结肠黏膜相连的肠道菌群组合。

      结果: 
      在第4及6星期,后被喂饲酒精大鼠的肠道菌群组合都是无异于被喂饲葡萄糖大鼠的。在每日被强饲酒精的第10星期,结肠黏膜相连的肠道菌群组合有被改变。乳杆菌GG 及燕麦两者均预防了酒精所引起的生态失调长达服用酒精的10个星期。

      结论: 
      每日服用酒精长达10个星期会改变大鼠结肠黏膜相关的细菌群组合。我们的数据是首个证实每日服用酒精能影响结肠菌群及暗示生态失调可能是酒精所引起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硏究来断定菌群失调是如何帮助形成ALD及针对菌群失调的治疗干预方法能否预防如ALD这等由酗酒而引起的并发症。

  • 健康效益
    • 服用高鼠李糖乳杆菌GG-奶粉配方婴儿首6个月的成长过程︰一项双盲、随机的临床实验

      研究人員(們)︰
      Vendt N et al.

      (各)研究單位︰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儿科系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儿童诊所
      Valio Ltd,芬兰赫尔辛基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院实验医学中心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中央医院Finn-Medi研究有限公司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研究题目︰
      服用高鼠李糖乳杆菌GG-奶粉配方婴儿首6个月的成长过程︰一项双盲、随机的临床实验

      科学/医学刊物︰
      人类营养及饮食学期刊2006;19:51-58

      参考链接︰
      http://agris.fao.org/agris-search/search.do?recordID=US201301058182

      摘/概要︰
      虽然益生细菌对免疫系统及肠道有效益,但长期服用它们对婴儿初期健康及成长的影响尚未被查明。这项硏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高鼠李糖乳杆菌GG-奶粉配方对一般健康婴儿首6个月的成长及排泄物菌群的影响。 120个健康婴儿(最大两个月大)在双盲、随机的情况下被给予LGG-补给或一般奶粉配方到他们6个月大。每月均有量度体重、长度及头围然后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差分值(SDS)。排泄物样品是于开始参加硏究及终结时从随机抽样的婴儿(n = 25)采集的。 105个婴儿(51个在LGG组)完成了这项硏究。有接受LGG-补给奶粉配方的婴儿生长得较好︰他们于硏究终结时的长度及体重SDS([Delta]SDS) 均明显较接受一般奶粉配方的高(分别是0.44 ± 0.37 相对于0.07 ± 0.06, P < 0.01 及0.44 ± 0.19 相对于0.07 ± 0.06, P < 0.005)。 LGG组出现明显较多的排便次数, 9.1 ± 2.6 相对于 8.0 ± 2.8 (P < 0.05)。 LGG组亦于硏究终结时出现较多乳杆菌定植的次数,91% 相对于 76% (P < 0.05)。被喂饲高LGG奶粉配方的婴儿较被喂饲一般奶粉配方生长得更好。

    • 经口补给出生体重很低的早产婴儿益生菌︰一项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作对照的临床实验。

      研究人员(们)︰
      Rouge C et al.

      (各)研究单位︰
      法国南特人类营养学研究中心南特大学及国家农业研究院营养适应生理学
      法国南特CHU Mere-et-Enfant医院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
      瑞士弗斯切斯莱白Nestec研究中心
      法国巴黎巴黎笛卡尔大学肠道生态系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医药及生物科学学院
      法国南特大学传染病临床实验及治疗所
      法国巴黎幼儿保育研究所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

      研究题目︰
      经口补给出生体重很低的早产婴儿益生菌︰一项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作对照的临床实验。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临床营养期刊2009;89:1828-35

      参考链接︰
      http://agris.fao.org/agris-search/search.do?recordID=US201301633687

      摘/概要︰
      背景︰
      虽然最近有报导暗示补给益生菌有可能增强早产婴儿的肠道功能,但其机制尚未查明,而益生菌对出生体重极低婴儿的安全性及功效则仍然存有疑问。

      目的︰
      目的是为了评估益生菌对出生体重很低或极低早产婴儿的消化耐受性至肠道喂食的功效。

      设计︰
      在一项已经过中心及出生体重分层、涉及两个中心、双盲、随机控制的临床实验,45个婴儿被给予肠内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B536及鼠李糖乳杆菌GG , BB536-LGG) ,而49个则被给予对照剂。首个端点是于出生后第14日已通过喂食而获得相对他们的营养需要>50%婴儿的百分比。以三角鉴定法按序分析。

      结果︰
      实验于第4次按序分析时因断定未有影响而终止。益生菌(57.8%)与对照组(57.1%)之间在首个端点上并未有明显不同(P = 0.95)。然而,发现在体重>1000 g的婴儿中,补给益生菌是跟缩短了可完全接受喂食所需的时间有关的(P = 0.04)。除了被益生菌株定植,未有发现肠道菌群组合或钙卫蛋白排泄上的改变。
      在体重[少或等于]1000 g的婴儿中,并未发现被益生菌株定植,估计这是因为更多次的暂停肠道喂食、更多抗菌素疗程或两者均有关系。总结︰补给BB536-LGG不能改善出生体重很低婴儿的消化耐受性至肠道喂食,但能改善体重>1000 g的婴儿的消化耐受性。这项临床实验有于clinicaltrials.gov被登记为NCT 00290576。

    • 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来看︰以细菌作为它们宿主维生素的供应来源。

      研究人员(们)︰
      LeBlanc JG et al.

      (各)研究单位︰
      阿根廷图库曼省(T4000ILC)查卡布科县145参考乳酸菌中心
      意大利帕尔马帕尔马大学遗传学系微生物、人类及进化生物学益生遗传学实验学
      阿根廷图库曼(T4000INI)图库曼国立大学(UNT)微生物优越主席
      爱尔兰科克西部公路爱尔兰科克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及营养药物生物学系中心

      研究题目︰
      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来看︰以细菌作为它们宿主维生素的供应来源。

      科学/医学刊物︰
      生物科技论坛2013;24(2):160-8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816691200119X

      摘/概要︰
      跟食物相关的乳酸菌(LAB)以及如双歧杆菌等的人类肠道共生菌能从头合成及供应维生素。由于人类缺乏大多数维生素合成的能力以致它们必须是从外源提供,这项功能尤其重要。虽然维生素在许多种类的食物都存在,但维生素不足的个案仍在发生,主要是因为食物纳入量不足及因为不良饮食习惯而导致的营养不良。 LAB促进及双歧杆菌可能促进的生物合成过程能发酵含高浓度B组维生素(如叶酸及核黄素)的牛奶。再者,LAB的某菌株能制造复合维生素钴胺素(或维生素B12)。这论文覆盖了被用作培养基的LAB能产出B组维生素含量偏高的发酵食品这题目。另外,亦有讨论几种精选人类肠道共生菌的基因对维生素合成的能力。

    • 把长期饮食模式与肠道细菌型态联系在一起。

      研究人员(们)︰
      Wu GD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费城宾州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胃肠科
      美国费城宾州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临床流行病及生物统计学中心
      美国费城宾州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生物统计及流行病学系
      美国费城宾州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微生物学系
      巴西戈亚尼亚戈亚斯州联邦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
      美国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美国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
      美国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及生物化学系
      美国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美国费城费城儿童医院胃肠科

      研究题目︰
      把长期饮食模式与肠道细菌型态联系在一起。

      科学/医学刊物︰
      科学期刊2011;334:105-108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4/6052/105.short

      摘/概要︰
      由于饮食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合,它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深远。我们以饮食记录及16S rDNA测序来描述98位实验对象排泄物样品的特性。排泄物群主要是以类细菌型及普雷沃氏菌型这些肠道型态而群聚的。肠道型态跟长期饮食的习惯,尤其是蛋白质及动物脂肪(类细菌型)相对碳水化合物(普雷沃氏菌),有着很强的关系。一项涉及十位实验对象、以对照喂食的实验显示,肠道菌群在开始实施高脂肪/低纤维或低脂肪/高纤维饮食习惯的24小时便作出了显著的变动,而这肠道型态的特性亦能于这10天的实验期间维持不变。因此,肠道型态不同的状态是跟长期饮食的习惯有关的。

    • 于成长的关键期间改动肠道菌群能带来持久的代谢后果。

      研究人员(们)︰
      Cox LM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纽约 10016纽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微生物学系
      美国纽约 10016纽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学系
      美国纽约 10016纽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疗信息与生物信息学中心
      美国纽约 10016纽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放射学系
      美国纽约 10016纽约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人口健康(生物统计)及环境医学系
      阿拉伯联合国阿布扎比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生物学系
      美国马萨诸塞 01536北格拉夫顿塔夫茨大学卡明斯兽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
      美国纽约 10010纽约退伍军人事务部医学中心
      美国纽约 10013纽约纽约基因中心

      研究题目︰
      于成长的关键期间改动肠道菌群能带来持久的代谢后果。

      科学/医学刊物︰
      细胞期刊2014:158(4):705-21

      参考链接︰
      http://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14)00821-6

      摘/概要︰
      出生初期是宿主-细菌间相互代谢作用的关键时刻。
      低剂量盘尼西林疗程能使饮食引起的肥胖症更严重。
      早期菌群上短暂的扰乱能引致长期增多了的肥胖病症。
      那盘尼西林所作菌群上的改变是引致代谢上的改变之起因。
      我们从出生起便获得肠道菌群,而一个稳健的细菌群是从一些主要的生物不断演变出来的。于成熟期接触低剂量抗生素而扰乱菌群,能改变其宿主的代谢作用及肥胖病症。我们证实,出生时给予低剂量盘尼西林(LDP),能引起代谢上的改变及影响涉及免疫力、回肠基因的表达量。出生初期给予LDP能短暂地扰乱菌群,这足以引起身体组合上持续的影响,证明婴儿时期菌群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长期宿主代谢效力的主要因素。此外,LDP加强了高脂肪饮食所引致的肥胖病症。促进生长的显型可经由LDP所选的菌群而被转移到无菌宿主,这证明被改变的菌群,而不是抗生素本身,是其起因。这些硏究描述了出生初期细菌-宿主间相互代谢作用的重要变数及识别了一直都跟代谢改动甚有关连的几个菌属。

    • 肥胖症、炎症及肠道菌群。

      研究人员(们)︰
      Cox AJ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昆士兰布里斯班南港格里菲斯大学疾病的分子基本原理学
      澳洲昆士兰布里斯班南港格里菲斯大学心脏基金会研究中心
      澳洲昆士兰布里斯班南港格里菲斯大学格里菲斯卫生研究所及医学科学学院

      研究课题
      肥胖症、炎症及肠道菌群。

      科学/医学刊物︰
      刺针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2014 doi:10.1016/S2213-8587(14)70134-2

      参考链接︰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4)70134-2/fulltext

      摘/概要︰
      正当肥胖症与其相关病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及其经济及社会负担亦相应增加时,我们急切需要找到一些超出初级预防及传统介入生活习惯的创新策略以应付它们。查明它们的病理是进一步探索这方面的其中一条途径。由于几个主要炎症标记一直都跟肥胖症及其相关病症中所出私不良后果之风险有关,这暗示一个持续存在、低级别的炎症反应是当中可修饰的风险因素。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提供支持扰乱肠道菌群及改变肠道渗透性可能是肥胖症中炎症的诱因之证据。进一步了解过重及肥胖症病人中诱发这类炎症的机制,可提供极好的机会来发展一些能帮助减低患肥胖症相关病症风险的干预策略。

    • 以易挥发的有机合成物作为诊断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生物标记。

      研究人员(们)︰
      Probert CS et al.

      (各)研究单位︰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南布里斯托尔的临床科学
      英国布里斯托西英格兰大学分析、材料及感应器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题目︰
      以易挥发的有机合成物作为诊断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生物标记。

      科学/医学刊物︰
      肠胃及肝病学期刊2009;18:337–343

      参考链接︰
      http://www.jgld.ro/2009/3/12.html

      摘/概要︰
      我们可以利用一系列不同的方法来评估各种病症的疾病活性。这包括如急性时期的炎症标记及简单放射技术等之无损测试至更先进、侵入性及复杂的形式之测试。在过去二十年,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易挥发的有机合成物(VOCs)在医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利用各种测试技术调查VOCs得出的结果指,其种类及浓度与各种病症的出现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提供了一项有可能能诊断、监测病理过程及评估药理反应的无损的方法。它可能就病人而言是快速、简单以及可接受的。在这报告,我们揭示过去十年刊登过的医学文献及做过的硏究,以及尝试概括包括粪便、呼吸及血液样本等各类型的生物发射物的VOC测试方式及它们与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相互关系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 描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病人肠道菌群的特性︰体内酒精与NASH的关系。

      研究人员(们)︰
      Zhu L et al.

      (各)研究单位︰
      纽约布法罗布法罗之纽约州立大学儿科系消化系统疾病及营养中心
      纽约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系

      研究题目︰
      描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病人肠道菌群的特性︰体内酒精与NASH的关系。

      科学/医学刊物︰
      肝病期刊2013;57:601– 609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store/10.1002/hep.26093/asset/26093_ftp.pdf?v=1&t=hyosak71&s=ac4d802ea9a44ee20196d8e311ad428512269cb6

      摘/概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个跟肥胖有关、严重的肝脏疾病。以代谢症候群、脂肪肝及肝脏炎症为特征,NASH相信是受肠道菌群所影响的。这硏究利用了16S 核糖体RNA焦磷酸测序来找出NASH、肥胖及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的组合。此外,亦检定了周边血的乙醇来监测病人及健康对照实验对象体内乙醇的产量。 UniFrac主座标分析证实,许多菌群样本都是跟病况群聚的。健康实验对象与肥胖病人(患有或非NASH的)之间有许多菌门、菌科及菌属上的不同,及肥胖与NASH的菌群之间的不同相对较少。在这些组别里任何拥有多于1%代表的类别,只有变形菌、肠杆菌及大肠杆菌的菌门、菌科及菌属展现出肥胖与NASH的菌群之间明显的不同。在健康实验对象与肥胖非NASH病人之间, 发现相近的血乙醇浓度,但NASH病人则展现出升高了的血乙醇浓度。总结︰NASH菌群被增加了制造酒精的细菌,NASH病人被升高了的血乙醇浓度,及酒精代谢对氧化压力然后变为肝脏炎症、己被确定的作用都意味着制造酒精的菌群跟NASH的形成有关连。因此,我们假定NASH、肥胖与健康实验对照之间明显不同的肠道菌群合能提供可干预病变的药物或这疾病的标记。

    • 人类本身、益生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乙醛的产量及代谢。

      研究人员(们)︰
      Nosova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酒精疾病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厌氧菌参考实验室

      研究题目︰
      人类本身、益生乳杆菌及双岐杆菌益生菌株乙醛的产量及代谢

      科学/医学刊物︰
      酒精与酗酒期刊2000;35:561-568

      参考链接︰
      http://alcalc.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5/6/561.long

      摘/概要︰
      许多人类肠道兼性厌氧及好氧细菌都具有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因此能够氧化乙醇至乙醛。我们就此测试人类肠道乳杆菌(三种)、双歧杆菌(五种)及益生菌乳杆菌GG ATCC 53103是否都能于体外代谢乙醇及乙醛。细菌悬浮液与22mM乙醇一起培养一小时后,以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当中乙醛的含量。为测定乙醛的消耗量,我们把悬浮液与50 μM或500 μM乙醛以及500 μM乙醛及22mM乙醇一起培养,即与人类结肠摄取酒精后的情况相似,借此测定培养液及细菌浓度对乳酸菌代谢乙醛及以乙醛产生乙酸的能力的影响。 ADH及醛脱氢酶(ALDH )活性以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有氧生长的乳杆菌GG ATCC 53103及嗜酸乳杆菌ATCC 4356菌株两者均未发现有ADH或ALDH的活性。所有乳杆菌及双歧杆菌菌株都只具有很有限、于体外氧化乙醇至乙醛的能力。乳杆菌GG ATCC 53103具有最强、并能明显地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代谢乙醛的能力。这跟明显被增加了由乙醛转化至乙酸的产量有关。培养基的种类对乙醛的摄取量并无影响。于培养基加入酒精削弱了所有菌种代谢乙醛的能力。然而,在存在酒精的情况下,乳杆菌GG ATCC 53103仍然是所有菌种当中具有最强代谢乙醛的能力。这些数据意味着乳杆菌GG对随着饮用酒精后,肠道高乙醛含量的情况具效益。现在仍需进行体外测试确定这结果对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健康及疾病中的肠道菌群。

      研究人员(们)︰
      Guarner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西班牙巴塞罗那General Vall d'Hebron医院消化系统研究单位

      研究题目︰
      健康及疾病中的肠道菌群。

      科学/医学刊物︰
      刺针2003;361:512-519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673603124890

      摘/概要︰
      人类肠道是一个巨大及动态细菌群的自然居所,但这些细菌群有大量部份仍需被描写。然而,宿主体内居住的细菌对其宿主的生理及病理状况之关系及影响却有被广泛记录。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包括挽回能量及可供吸收的营养之代谢活动、对肠道上皮及免疫结构及功能上起重要的营养作用以及保护被定植的宿主免受外界细菌入侵。肠道菌群亦有可能是某种病理失调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肠癌及肠道炎症等主要因素。虽然如此,细菌对促进人类健康亦很重要。我们现已知道益生菌及益生源对预防及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

    • 肥胖症与菌群。

      研究人员(们)︰
      Tilg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克里斯蒂安·多普勒肠道炎症研究实验室及医学系II(胃肠病学和肝病)

      研究题目︰
      肥胖症与菌群。

      科学/医学刊物︰
      胃肠学期刊2009;136:1476-148

      參考链接︰
      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09)00440-5/abstract

      摘/概要︰
      ---

    • 以肠道菌群作调节储存脂肪功能的环境因素。

      研究人员(们)︰
      Backhed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科学与分子生物学与药理学遗传与医学中心,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圣路易斯密苏里州63110;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西奈山医院的Samuel Luenfeld研究所M5G 1X5;
      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生物科学系生物医学中心,大田,305-701,大韩民国;
      多伦多大学医学遗传与微生物学系,多伦多,安大略省,加拿大M5S 1A8

      研究课题
      以肠道菌群作调节储存脂肪功能的环境因素。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4;101:15718-15723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24219/

      摘/概要︰
      由于肥胖症已遍及全球,这使硏发能减低能量摄取、吸收或储存量的新治疗目标变得重要。肠道菌群(菌群)对处理食用多醣类很重要。我们发现使成年、无菌(GF) 的C57BL/6小鼠习惯一个从平常喂饲动物的肠道末端(盲肠) 中取出的正常菌群,即使减少了食物纳入量,亦能于14日内使体内脂肪含量及胰岛素抵抗力增加60%。 GF及使遵从习惯的硏究揭示,菌群能促进肠道内腔吸收单醣类,从而诱发肝脏脂肪重新合成。通过遵从习惯,特定地减低了正常小鼠的肠道上皮中的一个血管生成素样蛋白成员,禁食诱导脂肪细胞因子(Fiaf) 。 GF及遵从习惯的正常及Fiaf基因剔除小鼠的测试证明,Fiaf是一种循环脂蛋白的脂肪酶抑制因子及其抑制功能对菌群诱导甘油三酯在脂肪细胞中沉积尤其重要。 Rag1-/-动物的硏究指出,这些宿主的反应并不涉及成熟的淋巴细胞。我们的研究结果暗示,肠道菌群是一个能影响宿主从饮食中获得及储存的能量的重要环境因素。

    • 一个跟肥胖症有关、会增加能量摄取量的肠道菌群。

      研究人员(们)︰
      Turnbaugh PJ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63108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基因科学中心
      美国63108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基因组测序中心

      研究题目︰
      一个跟肥胖症有关、会增加能量摄取量的肠道菌群。

      科学/医学刊物︰
      自然期刊2006;444;1027-1031102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44/n7122/full/nature05414.html

      摘/概要︰
      已遍及全球的肥胖症是促使我们要识别能影响能量平衡在宿主体内及环境因素的动力。比对基因天生肥胖小鼠及它们精瘦的同伴,以及肥胖及精瘦自愿者的末端肠道菌群揭示,肥胖症是跟两种强大的细菌组别,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相对数量的转变有关。我们在这里通过基因体及生化测试证明,这些转变拥有能影响小鼠肠道菌群代谢的潜能。我们的结果指出,肥胖菌群基因体拥有较大从饮食摄取能量的能力。不仅如此,这特性是可转移的︰于无菌小鼠定植一个「肥胖菌群」较定植一个「精瘦菌群」能明显增加体内全脂肪含量。这些结果识别了肠道菌群为导致肥胖症病理生理作用的额外因素。

    • 饮食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于人性化、无菌的小鼠体内做的一个基因体测试。

      研究人员(们)︰
      Turnbaugh PJ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密苏里州63108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科学中心
      美国科罗拉多州 80309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及生物化学系

      研究题目︰
      饮食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于人性化、无菌的小鼠体内做的一个基因体测试。

      科学/医学刊物︰
      科学转化医学期刊2009;1, 6ra14;doi:10.1126/scitranlmed.3000322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94525/

      摘/概要︰
      饮食及营养状况是人体健康当中最为重要、可更改的决定因素。食物的营养价值有部份会受个人的肠道菌群(菌群)及其组合的基因(基因体)所影响。人类所接触到的环境、细菌生态及基因型上的变化会难住我们尝试理解饮食、肠道菌群的结构及运作以及营养及能量摄取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通过移植新鲜或冷冻成人粪便细菌组合到无菌C57BL/6J小鼠体内以创造一个清晰、具代表人类肠道生态的动物模型来克服这些问题。以非培养、基因体来分析细菌定植的时间、地方及两代之间的样式得出的结果指出这些人性化小鼠能平稳地继承及繁殖与捐赠者的菌群所具有之细菌多样性相似的菌群。从低脂、高植物多糖类饮食转换至高脂、高糖的「西方饮食」能于一天之内把菌群的结构转移、改变菌群所代表的代谢途径及改变菌群的基因表达量。涉及不同捐赠者及接受者饮食组合的交互移植显示,定植的历史能影响细菌组合最初的结构。被喂饲西方饮食的人性化小鼠的肥胖病症增多了;这特性是可经由移植菌群而转移的。因此,人性化、无菌小鼠会对测试环境及基因因素对肠道菌群及宿主生理的影响而要进行验证原理的临床实验很有用处。

    • 肠道细菌在营养代谢中所担任的角色。

      研究人员(们)︰
      Cummings JH et al.

      (各)研究单位︰
      医学研究委员会Dunn临床营养中心,英国剑桥。

      研究题目︰
      肠道细菌在营养代谢中所担任的角色。

      科学/医学刊物︰
      肠外与肠内营养期刊1997;21:357-365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94525/pdf/nihms209492.pdf

      摘/概要︰
      人类大肠内含有菌群,其组件大都是复杂及其代谢能力亦各有不同的。它们主要的功能是于从上消化道还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中挽回能量。这是通过发酵及吸收代表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0-50%的能量的主要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而得到的。主要的SCFA,醋酸盐,丙酸及丁酸是经由肠道上皮(丁酸),肝脏(丙酸)及肌肉(醋酸盐)代谢的。肠道细菌对合成维生素BK以及代谢胆汁酸,其他固醇及异质物亦有其作用。肠道菌群对饮食亦有所反应。在有如非淀粉多糖类,抗解淀粉及低聚糖等可被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基质的存在的情况下,细菌能生长及活跃地合成蛋白。大肠内合成及分解蛋白的份量很难断定,但每日则大概有含1 g细菌-N的15 g生物量被排至粪便内。细菌合成的氨基酸有否被肠道吸收尚未查明。最后,个别肠道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双歧杆菌及梭菌选择性地对特定的饮食成份作出反应,这可能对健康很重要。

    • 以源自干酪乳杆菌GG的酶水解牛酪蛋白来抑制淋巴细胞于体外生长。

      研究人员(们)︰
      Sutas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学院
      约基奥伊宁芬兰农业研究中心食品研究所
      赫尔辛基维利奥公司研发中心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食品技术系乳品科学

      研究题目︰
      以源自干酪乳杆菌GG的酶水解牛酪蛋白来抑制淋巴细胞于体外生长。

      科学/医学刊物︰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1996;98:216-224

      参考链接︰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96)70245-2/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处理肠道蛋白及抑制T-细胞的活化作用能导致身体系统对咽下了的蛋白抗原反应低下。目的︰这项硏究是设计来断定乳杆菌,一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部份,能否帮助肠道分解食物抗原及修改其免疫活性。方法︰于健康成人实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来测定牛酪蛋白被胃及胰蛋白酶,再被水解源自干酪乳杆菌GG的酶对丝裂原所诱导淋巴细胞生长的反应。结果︰在胃及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实验当中,0.1及10 μg/ml 的β- 及 α s1-酪蛋白分别较没有这些水解物的相对培养基明显地抑制了淋巴细胞的生长。反之,10 μg/ml 的κ-酪蛋白明显地刺激了淋巴细胞的生长。在源自干酪乳杆菌GG的酶再度水解酪蛋白的实验当中,出现了一个一致的效应︰0.1, 10及1000 μg/ml的α s1-, β- 及κ-酪蛋白分别地抑制了淋巴细胞的生长。总结︰水解酪蛋白源自干酪乳杆菌GG的酶能产出对淋巴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分子。此外,肠道细菌对下调食物过敏症病人对咽下的蛋白的过敏反应有效益。

    • 经源自乳杆菌GG的酶水解的牛酪蛋白能下调抗-CD3抗体所诱导的IL-4产量。

      研究人员(们)︰
      Sutas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学院儿科系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学院及坦佩雷大学医院

      研究题目︰
      经源自乳杆菌GG的酶水解的牛酪蛋白能下调抗-CD3抗体所诱导的IL-4产量。

      科学/医学刊物︰
      斯堪的那维亚免疫学期刊1996;43:687-689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46/j.1365-3083.1996.d01-258.x/abstract

      摘/概要︰
      身体系统对饮食中的抗原反应低下的先决条件是在于它们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这项硏究测试一肠道细菌,乳杆菌GG(ATCC 53103),的酶所分解的牛酪蛋白能否调节14位5–29(平均16)个月大、遗传过敏症病人抗-CD3抗体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产量。经净化的酪蛋白分别上调了白介素-4及干扰素-γ的产量,P = 0.008 and P = 0.008。反之,乳杆菌GG所分解的酪蛋白下调了白介素-4的产量,P = 0.003,但未有影响到干扰素-γ。这些结果指出,肠道细菌可能有修改食物自身蛋白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引进了一可能能保护年幼时其免受有害食物抗原相害这大有可为的工具。

    • 通过鼠李糖乳杆菌GG所分解的牛酪蛋白来抑制T-细包的活化作用。

      研究人员(们)︰
      Pessi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FIN-20521图尔库大学儿科系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院呼吸内科学系
      芬兰坦佩雷坦佩雷大学医院临床化学及临床微生物学系

      研究题目︰
      通过鼠李糖乳杆菌GG所分解的牛酪蛋白来抑制T-细包的活化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免疫药理学期刊2001;1(12):211-8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67576900000187

      摘/概要︰
      早前有资料证实鼠李糖乳杆菌GG ATCC 53103 (L. GG),一肠道共生菌株,能于体内促进肠道分解蛋白,以及经源自L. GG蛋白酶水解的牛酪蛋白能于体外抑制淋巴细胞的生长。这项硏究是为了评估源自L. GG分解的牛酪蛋白对T-细胞激活,即IL-2 mRNA表达量及蛋白激酶易位的效力。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对从11位健康成人而分离出的T-细胞以印迹杂交测试其IL-2 mRNA表达量及进行存有及没有L. GG所分解的酪蛋白的PKC实验。在8–11项实验中,其细胞培养基均在分裂原,即12,13-二丁酸佛波醇加钙离子载体(PBDu+A23187)或抗-CD3,的存在的情况下,含有1 mg ml-1已或未被分解的牛酪蛋白。亦有于24小时的培养上清测定IL-2,IL-4及IFN-γ合成量。在含有L. GG分解的牛酪蛋白的实验中,IL-2 mRNA 的表达量有被减低。同时,于被PBDu+A23187刺激的培养上清,表示为被几何平均值((95%置信区间) IL-2的浓度,有从15,892 (7174–35,203) pg ml-1被减至当含有L . GG分解的酪蛋白时的4744 (2095–10,742) pg ml-1。L. GG分解的酪蛋白抑制了与PKC抑制剂RO31-8220的作用,这作用与PKC抑制剂RO31-8220相类似。这些结果延续了早前有关L. GG分解的酪蛋白的数据,证明它具有于体外抑制T-细胞被激活的能力。


    • 细菌感染及给予一益生菌对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Siigur U et al.

      (各)研究单位︰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医院检验科系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微生物生态学实验室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儿童医院
      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研究课题:
      细菌感染及给予一益生菌对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生态学之中的健康与疾病期刊1996;9:271-277

      参考链接︰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8910609609166467

      摘/概要︰
      我们于患有痢疾菌(n=22)或沙门氏菌感染症(n=11)的小童开始接受抗菌药物(TMP-SMX或多黏菌素,5日)或乳杆菌GG(每日1010 - 1011 CFU ,10日) 或两样治疗5日前及治疗10日后测定其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 SCFA的浓度于入院时很低。痢疾菌所含的醋、丙及异戊酸均明显较沙门氏菌的高。治疗期间,SCFA的浓度于第5日已有明显增加到成人的水平、于第10日已超过了它,而于1日后这些疾病之间则没有区别。给予乳杆菌GG 5日已能增加丙酸的浓度,而第10日的样本便在异己酸上有差别︰它并未有存在于有接受乳杆菌GG的小童体内,但就存在于半数只被给予抗菌药物组的样本。由于在健康成人体内并未有发现异己酸,这暗示它有可能是由艰难梭菌所引起的。肠内感染对肠道细菌生态所造成的干扰可能因不同致病体而持有不同特性。从粪便的SCFAs能反映出乳杆菌GG疗程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

    • 于人类大肠、门静脉、肝脏及静脉的短链脂肪酸。

      研究人员(们)︰
      Cummings JH et al.

      (各)研究单位︰
      剑桥医学研究中心之邓恩临床营养中心
      剑桥Addenbrooke’s 医院组织病理学系

      研究题目︰
      于人类大肠、门静脉、肝脏及静脉的短链脂肪酸。

      科学/医学刊物︰
      肠道期刊1987;28(10):1221-7

      参考链接︰
      http://gut.bmj.com/content/28/10/1221.long

      摘/概要︰
      通过量度于死亡后4小时内从突然身故病人中解剖及取出大肠所有部份及门静脉、肝脏及外周静脉内短链脂肪酸(SCFA)的浓度,已找出人类肠道碳水化合物被细菌分解的证据。 SCFA的总浓度(mmol/kg)于回肠末端是低至13 +/- 6,但于大肠则是高至从盲肠的131 +/- 9到降结肠的80 +/- 11。亦发现有支链脂肪酸的存在,由盲肠末端的高下降至降结肠的低浓度。 pH值亦从盲肠的5.6 +/- 0.2改变至降结肠的6.6 +/- 0.1。 pH值与SCFA的浓度呈反比例。血内SCFA的总浓度是︰门静脉375 +/- 70、肝脏148 +/- 42及外周79 +/- 22。醋酸盐是在所有样本中主要的阴离子,但3种主要SCFA的比例从肠道上皮到门静脉到肝脏脉都有转变,这表明肠道上皮及肝脏分别有吸取更多的丁酸及丙酸。这些数据指出,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或许蛋白质的发酵过程都是于人类大肠,主要是于盲肠及升结肠,进行而大肠则可能比它早前认定在消化工能中所具有的有着更大的作用。

    • 肠道健康︰发酵过程与短链脂肪酸。

      研究人员(们)︰
      Wong J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加拿大圣米高医院临床营养学及风险因素修改中心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营养科学系
      加拿大圣米高医院医学系内分泌及代谢科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研究题目︰
      肠道健康︰发酵过程与短链脂肪酸。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消化期刊2006;40(3):235-243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cge/Abstract/2006/03000/Colonic_Health__Fermentation_and_Short_Chain_Fatty.15.aspx

      摘/概要︰
      最近,利用益生源及益生菌中出现的短链脂肪酸(SCFA)以改善肠道及全身的健全又再度引起关注。食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抗解淀粉及食用纤维,是能製造出主要为醋酸盐、丙酸及丁酸这些SCFAs为最终产物的发酵过程的基质。SCFA出产的速度及数量是取决于肠道所含菌群的菌种及数量、基质的来源及通过肠道的时间。SCFAs可以很快被吸收。丁酸是结肠的主要能量来源。丙酸很大程度上是由肝脏吸收。醋酸进入外週循环经由外週组织代谢。特定的SFCA可减低患上胃肠功能紊乱、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醋酸是在结肠内主要的SCFA,它已被证明吸收后会增加胆固醇的合成。然而,丙酸盐,一个葡萄糖产生工具,已被证明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因此,受质可以降低醋酸:丙酸比例,可减少血脂及或许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丁酸通过促进细胞分化,细胞週期停滞及转化的结肠的细胞凋亡;抑制酶的组蛋白脱乙酰酶及减小由初级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而形成结肠酸化,从而作为滋润结肠粘膜及在预防结肠直肠癌的角色已被测定。因此,大幅增加SFCA的产生及潜在地送递更多的SFCA,尤其丁酸,至远端结肠,可达致保护作用。丁酸灌溉(灌肠剂)也被建议在治疗结肠炎使用。现在需要更多人的研究,特别是,鑑于碳水化合物基质及SFCA的模式从发酵产生的不同性质。特别是需要就SCFAs及癌症风险指标的关连的短期和长期人类研究。这些研究将是就最大程度预防结肠疾病提供饮食建议的成功之关键。
      SCFA生产的速率及份量取决于在结肠中微生物的物种及数量、基质的来源及肠部运输的时间。 SCFAs是可以很快被吸收。丁酸是结肠细胞主要能量的来源。丙酸很大程度上由肝脏吸收。醋酸进入外周循环经由外周组织代谢。特定的SFCA可减低患上胃肠功能紊乱、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干酪乳杆菌的数量是与婴儿肠道菌群之变化有关连的。

      研究人员(们)︰
      Cox MJ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加州三藩市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胃肠科
      美国加州三藩市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医学系
      美国加州三藩市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儿科系
      美国加州三藩市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流行病及生物统计学系
      美国加州柏克莱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生态系

      研究题目︰
      干酪乳杆菌的数量是与婴儿肠道菌群之变化有关连的。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2010;5(1):e8745

      参考链接︰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08745

      摘/概要︰
      婴儿刚出生的第一年,微生物在肠道的定植对免疫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早期在婴儿时期消化道微生物的变动与儿童长大后哮喘及过敏体质的演变有关。在这里,我们实行了一项双盲、随机的婴儿补给益生菌(TIPS)试验,对来自每日被给予干酪乳杆菌亚种鼠李糖(LGG)或安慰剂、6个月大婴儿的粪便样本进行了高解像度、无培养分析。利用高密度微阵列16S rRNA PhyloChip对细菌的分布进行研究,对带有高或低浓度LGG婴儿的细菌群进行比较。带有较高LGG浓度的一组促进了包括一些知名的益生菌种等系统性同类群组的形成,而群组成员亦明显分布得更平均。就生态学而言,这几方面都是更能抵抗病原体之骚扰及生长的群组之特性。 PhyloChip分析亦识别了一些跟过敏体质的形成呈正以及反比、可能能能作为标靶的另一益生菌群组。我们从这些结果假定,补给LGG以抵抗及后过敏性疾病发展这保护效益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一个稳健、均匀及功能冗余的婴儿胃肠道群组而达成的。

    • 乳杆菌GG乳酪对日本人类实验对象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Benno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日本埼玉和光物理和化学研究的研究所(RIKEN )日本微生物储存库
      日本东京昭和女子大学实用艺术及科学系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乳酪对日本人类实验对象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现今营养学1996;(31)6:9s-11S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nutritiontodayonline/Abstract/1996/11001/Effects_of_Lactobacillus_GG_Yogurt_on_Human.4.aspx

      摘/概要︰
      日本正常健康实验对象摄取乳杆菌GG乳酪能增加粪便内双歧杆菌与乳杆菌GG的数量、减少粪便内阿摩尼亚的浓度以及降低粪便的pH值。于服用乳酪期间,有发现其效益,并且在完成治疗后,数值又会回复到正常的水平。

    • 干酪乳杆菌菌株GG对新生婴儿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Sepp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医院及塔尔图大学分子病理学研究所临床微生物学系
      爱沙尼亚塔尔图塔尔图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食品化学系

      阅读更多︰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8910609309141340

      研究课题:
      干酪乳杆菌菌株GG对新生婴儿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生态学之中的健康与疾病期刊1993;6:309-314

      参考链接︰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8910609309141340

      摘/概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干酪乳杆菌菌株GG能否在新生婴儿的肠道定植及摄取后对菌群的影响。测试了25名不足1个月大新生婴儿的粪便细菌群:除了母乳喂食以外,15名婴儿(GG组)在出生后立即接受于水中稀释、剂量为1010-1011 cfu/g的冷冻粉末乳杆菌GG补充剂,为期2周;
      出生乳杆菌GG补充剂,补充剂为冷冻干燥的粉末在水中稀释,剂量为1010-1011 c.f.u./g。 10个新生婴儿(对照组)除了母乳以外没有接受任何补充剂。婴儿粪便内的细菌组合,在两组研究当中是类似的。 10个新生婴儿67%)有发现乳酸菌GG被排出体外,而在8个个案当中(53.3%)甚至停止喂予补充剂后2星期依然能发现乳酸菌GG 被排出体外。粪便浓度及乳杆菌GG的相对比例是各不相同。在GG组的3-4日,5-7日及一个月大的新生婴儿的粪便浓度乳酸菌超过了对照组。粪便微生物的主要组合模式没有在的GG组内的1周及1个月大的新生婴儿有所不同。这项研究表明,出生后立即给予乳杆菌GG 为期2周, 可增加肠道乳酸菌的浓度及不损害建立正常粪便细菌菌群。

    • 口服乳杆菌GG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新生婴儿肠道菌群之影响。

      研究人员(们)︰
      Agarwal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印度新德里全印医学科学研究所儿科系

      研究题目︰
      口服乳杆菌GG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新生婴儿肠道菌群之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儿科胃肠病及营养学期刊2003;36:397-402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pgn/Abstract/2003/03000/Effects_of_Oral_Lactobacillus_GG_on_Enteric.19.aspx

      摘/概要︰
      背景:
      定植模式,特别是属厌氧菌群的,可能在新生婴儿的肠道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可能通过直接定殖或间接促使肠道微生物的生态而影响染病的风险。
      方法:
      一项预期、随机的研究调查了71名体重少于2000克的早产婴儿来检测乳杆菌GG (LGG) 对新生婴儿肠道定殖及改变其微生物生态的能力。体重少于1500克的婴儿(24名接受治疗,15名对照)每日接受口服109LGG两次,为期21日。体重在1500克到1999克之间(23名接受治疗,9名对照)的婴儿亦接受治疗,为期8日。于接受治疗前及第7-8日(及于第14及21日在体重少于1500克的婴儿)收集了粪便样本来进行有氧及无氧之细菌培植。

      结果:
      相对于23名较重婴儿当中有11位(47%)被LGG定植,在24名体重少于1500克的婴儿当中都有5位(21%)被定植。这定植机率只限制于在接受LGG疗程的7天内没有服用抗生素的婴儿。在基线上,细菌的种类贫乏,虽然相比体重少于1500克的婴儿,较大的婴儿拥有较多细菌的种类(VS 1.11 ±0.12 1.59 ±0.13 (SEM),P < 0.03)及较高平均CFU 对数( 8.79 ±0.43 VS 7.22 ± 0.63 ; P < 0.05)。在接受LGG疗程的第7天,体重少于1500克婴儿的细菌种类数目有明显的增长,而在第21天更有更进一步的增长。这主要是由革兰氏(+)及厌氧性细菌物种的增长而造成的。在对照组当中,细菌物种的数量并没有变化。革兰( - )细菌的平均CFU 对数在有接受治疗而体重又少于1500克的婴儿身上并没有变化。然而,相比第0天(3.5 ±0.9),第21天(6.1 ±0.9)的平均CFU 对数有明显的增长(P <0.05 )。体重在1500克到1999克之间的婴儿在接受治疗后,细菌物种的数量或定量亦没有明显的变化。所有婴儿对LGG的耐受性都有很高。

      总结:
      新生婴儿对益生菌试剂的反应是取决于妊娠期、产后年龄及之前与抗生素的接触。
      虽然LGG在婴儿的定殖能力相对较差,尤其在出生体重少于1500克的婴儿,它似乎都能影响新生婴儿肠道定植的模式。

    • 经发酵过、高温处理奶内乳杆菌GG之酶水解蛋白质而释放出的生物活性肽。

      研究人员(们)︰
      Rokka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化工技术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题目︰
      经发酵过、高温处理奶内乳杆菌GG之酶水解蛋白质而释放出的生物活性肽。

      科学/医学刊物︰
      乳品科学期刊1997;52(12):675-677(国际乳品科学)

      参考链接︰
      http://cat.inist.fr/?aModele=afficheN&cpsidt=10572001

      摘/概要︰
      ----------

    • 黏膜接触鼠李糖乳杆菌GG对人体结肠平滑肌细胞的效益。

      研究人员(们)︰
      Guarino MP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罗马通过欧华路生物医药大学校园消化内科系

      研究题目︰
      黏膜接触鼠李糖乳杆菌GG对人体结肠平滑肌细胞的效益。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消化内科期刊2008;42(Suppl 3) Pt 2:S185-190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lww.com/jcge/Abstract/2008/09002/Effect_of_Acute_Mucosal_Exposure_to_Lactobacillus.10.aspx

      摘/概要︰
      目的:
      确定人类结肠黏膜接触美国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53103鼠李糖乳杆菌GG (LGG)能否影响肠肌细胞的伸缩性。

      方法:
      从癌症病人切除无病菌部份而获得人类结肠样本。在解剖后,黏膜及下层黏膜两个空间之间被密封,黏膜的内腔面向上并用5ml 的Krebs溶液覆盖,而下层黏膜则面向下方并浸入20ml的Krebs 溶液之内。 LGG或正常下层清液(N-下层清液)被加入黏膜的内腔面并为持了30分钟。从环形肌肉层分离出的平滑肌细胞(SMC)是先接触N-下层清液或LGG(36 ×10-9 CFU/ml)(LGG -下层清液)。 SMCs的反应是随着乙酰胆碱的浓度而增加的。

      结果:
      与未受到刺激的平滑肌细胞相类似,接触过N-下层清液的平滑肌细胞有随着乙酰胆碱的浓度而增加反应(最大伸缩:32 % ± 5%,1-μM ACH)。接触过LGG-下层清液使细胞缩短了18 % ± 3 %及抑制了78 % ± 7 %因乙酰胆碱所引起最大的伸缩反应。当平滑肌细胞直接接触到LGG,伸缩能力明显被削弱(70 %±5%,与对照细胞相比),并观察到这是随着剂量及时间而减弱的。

      结论:
      结肠黏膜接触鼠李糖乳杆菌GG LGG后,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缩短,这可能有助于减低对乙酰胆碱的伸缩反应。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益生菌机制对肠道疾病的临床效益。

    • 含有丰富纤维的黑麦面包及含有乳杆菌GG (LGG)的乳酪之组合能改善自我报告患有便秘女性之肠道功能。

      研究人员(们)︰
      Hongisto SM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赫尔辛基维利奥公司研发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营养学基金会研究中心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过敏学系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药理学系

      研究题目︰
      含有丰富纤维的黑麦面包及含有乳杆菌GG (LGG)的乳酪之组合能改善自我报告患有便秘女性之肠道功能。

      科学/医学刊物︰
      欧洲临床营养学期刊2006;60:319-324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ejcn/journal/v60/n3/full/1602317a.html

      摘/概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含有丰富纤维的黑麦面包及含有乳杆菌GG (LGG)的乳酪对肠道转运时间及肠道功能的影响,并测试它们在自我报告的便秘案例中是否有相互作用。

      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2x2的因子设计。

      设定:
      自由活着之对象。

      对象:
      通过广告招募、一共59名自我报告患有便秘的健康女性。

      干预政策:
      经过基线期之后,实验对象随机被分配为4个饮食组:(1)黑麦面包+LGG乳酪、(2)黑麦面包、(3) LGG乳酪及(4)对照组。 3周饮食受控随后是3周的跟进期。在这两段时期中,测定总肠转运的时间以及记录了实验对象排便之频率及软硬度,排便困难及胃肠道症状。

      结果:
      跟进食低纤维吐司的LGG及对照组相比,黑麦面包缩短了总肠转运时间(平均差, -0.7 ; CI95, -1.1至-0.2 ,P = 0.007),增加了排便频率( 0.3; CI95, 0.1至0.5 ; P = 0.001) ,软化了粪便(-0.3 ; CI95, -0.4至-0.2 ; P <0.001),使排便更容易(-0.4 ; CI95 , -0.5至-0.2 ; P < 0.001),更增加了胃肠道症状(1.6 ; CI95 , 0.7至2.4 ; P <0.001)。跟黑麦面包组相比,黑麦面包+ LGG组的胃肠道症状相对较少(-1.3 ; CI95 , -2.4至-0.2 ; P = 0.027) 。

      结论:含有丰富纤维的黑麦面包可以被推荐用来治疗便秘,而同时进食LGG乳酪则能减轻跟增加摄取纤维相关之不良胃肠道反应。

    • 益生菌及膳食辅导有助于怀孕期间及之后调节葡萄糖的水平: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Laitinen K et al. and the Nutrition, Allergy, Mucosal Immunolog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Group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功能性食品论坛
      芬兰坦佩雷33230统计-咨询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儿科系
      芬兰图尔库20520图尔库大学中心医院儿科系

      研究题目︰
      益生菌及膳食辅导有助于怀孕期间及之后调节葡萄糖的水平: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营养学期刊2009;101:1679-1687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5830464&fileId=S0007114508111461

      摘/概要︰
      平衡的血糖代谢可确保优于胎儿成长,为母亲及儿童带来长期的健康效益。我们研究补给益生菌以及膳食辅导能否会影响血糖正常孕妇之血糖代谢机制。 256名怀孕妇女在怀孕期的头三个月随机接受营养咨询,根据目前之建议修改或控制其饮食的摄取量; 在双盲的方式下,饮食受干预的一组又随机接受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及双歧杆菌BB12 ;饮食/益生菌组)或安慰剂(饮食/安慰剂组),而对照组则只服用安慰剂(对照/安慰剂组)。在怀孕期间(饮食/益生菌、饮食/安慰剂及控制/安慰剂组基线经调整的中位数分别为4.45、4.60及4.56mmol/l; P = 0.025 )及12个月(基线经调整的中位数分别为4.87、5.01及5.02mmol/l; P = 0.025 ),饮食/益生菌组的血糖浓度最低。于怀孕的最后三个月期间,跟对照/安慰剂组相比,饮食/益生菌组葡萄糖浓度增加的风险较低,证实了饮食/益生菌组有更好的糖耐量(OR 0.31 (95 % CI 0.12, 0.78); P = 0.013) 、最低胰岛素的浓度(经调整的中位数分别为7.55、9.32 及9.27mU/l; P = 0.032) 、体内平衡模型之评估(经调整的中位数分别为1.49、 1.90 及1.88; P = 0.028) 及最高的胰岛素定量敏感性检测指数(经调整的中位数分别为0.37、 0.35及0.35; P = 0.028)。这观察得出的效果有延续到产后的12个月。这项研究表明, 即使是在正常血糖水平的人身上,通过饮食咨询及益生菌亦可改善其血糖调节机制,从而提供一项预防及治理血糖失调的新方法。

    • 乳酸菌对患有普通及第2型糖尿病老鼠的抗榶尿效果。

      研究人员(们)︰
      Honda K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千叶和洋女子大学人类生态学院
      日本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研究题目︰
      乳酸菌对患有普通及第2型糖尿病老鼠的抗榶尿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营养学期刊2012;51(2):96-101

      参考链接︰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cbn/51/2/51_11-07/_article

      摘/概要︰
      这项研究使用了老鼠来调查乳酸菌抗糖尿病的效果。在实验1当中,对不论有没有鼠李糖乳杆菌GG细胞的正常ICR老鼠身上给予了蔗糖或淀粉。当给予蔗糖或淀粉时,GG细胞明显地抑制了餐后血糖水平。在实验2中,对分别给含有活性GG细胞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细胞的基础粮食予患有遗传2型糖尿病模型KK-Ay 老鼠,为期6星期。活性GG 细胞明显地抑制了空腹血糖、餐后血葡萄糖耐量测试及 HbA1c。德氏乳杆菌并没有展示出这种效果。在实验3中,分别给KK-Ay 老鼠予含有活性GG细胞或热处理后的GG细胞,为期3星期。活性GG细胞明显地抑制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但热处理后的GG细胞却没有显示这种影响。这些结果表明,GG细胞可降低ICR老鼠的餐后血糖水平,而乳酸菌对老鼠抗糖尿病作用的差异则取决于菌株,以及细菌在到达肠道时仍然活着。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乳酸菌抗糖尿病的效果,可能是从透过抑制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从而连续抑制餐后血糖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特定的乳酸菌菌株可有利于控制II型糖尿病。

    • 给予出生体重极低的幼儿加进了益生菌之膳食。

      研究人员(们)︰
      Al-Hosn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儿科系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圣约翰医院及医疗中心儿科系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红衣主教Glennon儿童医学中心
      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儿童医院儿科系
      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弗莱彻艾伦保健中心佛蒙特儿童医院儿科系
      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佛蒙特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
      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佛蒙特州牛津网络临床试验单位
      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蒙特大学医学院儿科系

      研究题目︰
      给予出生体重极低的幼儿加进了益生菌之膳食。

      科学/医学刊物︰
      围产期期刊2012;32(4):253-9

      参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jp/journal/v32/n4/abs/jp201151a.html

      摘/概要︰
      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要测试给予出生体重极低的幼儿加进了益生菌之膳食( ELBW )能否以降低在怀孕期第34周( PMA ) 婴儿体重比例低于第10百分位来改善幼儿成长。亦有评估例如从开始喂食补充剂的头28天减少了需要用抗微生物治疗之日数等其他重要的结果。

      实验设计:
      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个中心、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益生菌-补给(PS)组接受加入了鼠李糖乳杆菌GG及双歧杆菌肠道喂食的第一餐,并继续每天接受这餐食一次直至出院或34周(PMA)。对照组(C )则接受了没有被添加的餐食。婴儿的体重及食量均于研究期间的头28天每天被记录。 34周PMA的重量亦被记录了。

      结果:
      共有101例婴儿参与了这项实验( PS 50对C 51 ) 。在第34周(PMA) ,婴儿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的在两组间并无差异( PS组58 %比C组60 % , (P数值0.83 ) ),或在研究开始后,28天间的平均喂食量也没有差异( PS组59 ml kg-1与C组71 ml kg-1, (P数值0.11 ) )。 PS组的生长速度在计算后是高于C组的( 14.9对比12.6克每天, (P数值0.05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在两个组之间是类似的。

      结论:
      尽管益生菌补给餐有提高出生体重极低之婴幼儿(ELBW)的生长速度,但在34周PMA,并没有发现它能改善生长速度被延迟之婴幼儿的百分比。在这研究中,并没有找到与益生菌相关的不良影响。

    • 补给乳酸菌GG对加重患有肺囊性纤维化病人病情的影响︰一项试验性的研究。

      研究人员(们)︰
      Bruzzese E et al.

      (各)研究单位︰
      意大利那不勒斯80131“费德里克二世' ,通过S. Pansini那不勒斯儿科系
      英国伦敦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
      意大利维罗纳欧洲囊性纤维化疾病研究所

      研究题目︰
      补给乳酸菌GG对加重患有肺囊性纤维化病人病情的影响︰一项试验性的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营养期刊2007;26(3):322-8

      参考链接︰
      http://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07)00029-5/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及目的: 
      益生菌能减轻患有囊性纤维化( CF )儿童的肠道炎症。我们要确定乳杆菌GG ( LGG )对加重CF肺部病情的影响。

      方法: 
      进行了一项随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交叉研究。 19名儿童接受了LGG 6个月,然后转用到口服补充溶液(ORS),为期6个月。与此同时,19名儿童了接受ORS ,然后转用到LGG 。主要的结果的参数为:肺部病情被加重及需要住院的比率,最大呼气量 (FEV1),及体重上的改动。

      结果: 
      接受了LGG 治疗的患者肺部病情加重的情况(中位1 vs 2, 范围为4 vs 4,中位相差1, Cl 95% 0.5–1.5; p=0.0035) 及住院次数(中位0 vs 1 ,范围3 vs 2 ,中位数相差1 , CI95 %, 1.0-1.5 ; P = 0.001 )均比接受了ORS治疗的患者有被减少。 LGG 均导致FEV1( 3.6 %± 5.2 vs 0.9 % ± 5 ,P = 0.02 )及体重(1.5kg±1.8 vs. 0.7kg±1.8; p=0.02) 上有较大的增长。

      结论: 
      LGG减少了CF患者肺部症状加重及需要住院的机率。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可能可以推迟呼吸道的损伤过程,而肠道及肺部的炎症是相互关连的。

    • 膳食咨询及益生菌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对孕妇身体数值的影响: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们)︰
      Ilmonen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临床科学系
      芬兰图尔库20520图尔库大学医院儿科系
      芬兰诺基亚37130统计-咨询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功能性食品论坛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医院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研究题目︰
      膳食咨询及益生菌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对孕妇身体数值的影响: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科学/医学刊物︰
      临床营养期刊2011;30(2):156-164

      参考链接︰
      http://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10)00182-2/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及目的: 
      确定补给益生菌的膳食辅导能否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及产后的身体数值。

      方法: 
      256个孕妇在怀孕的头三个月随机接受营养咨询,根据目前的建议修改饮食纳入量或当对照组; 在双盲的方式下,饮食受介入的一组分别再随机接受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及乳双歧杆菌(餐食/益生菌)或安慰剂胶囊(餐食/安慰剂)。介入一直持续到母乳喂补完结,长达六个月。

      结果: 
      跟对照/安慰剂组相比,饮食/益生菌组的女性拥有被定义为腰围等于或超过80厘米之中央肥胖的风险有被减低(OR 0.30, 95%CI 0.11–0.85, p = 0.023已调整BMI的基线) ,而饮食/安慰剂组则在产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没有差别(OR 1.00, 95% CI 0.38–2.68, p = 0.994)。有4名产妇需要接受饮食控制/益生菌治疗(NTT),以防止腰围变大到80厘米或更多。当膳食及运动均已被调整,产后12个月(p = 0.001)健康的饮食习惯及怀孕前的BMI(p < 0.001)便是产后12个月的BMI之重要决定因素。

      结论: 
      补给益生菌的膳食辅导对中央肥胖的作用有可能提供一种预防及管理肥胖的新方法。

    • 益生菌在围产期时的干预在对超重及痴肥的影响:从出生到10岁跟进研究

      研究人员(们)︰
      Luoto R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医院儿科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临床科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物化学及食品化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功能性食品论坛

      研究题目︰
      益生菌在围产期时的干预在对超重及痴肥的影响:从出生到10岁跟进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国际肥胖期刊(2010) 34, 1531–1537

      参考链接︰
      http://agris.fao.org/agris-search/search.do?recordID=US201301929656

      摘/概要︰
      背景:
      在打击超重及肥胖增加的趋势时所取得的成功迄今不足。最近发现肠道微生群在其宿主的代谢作用中所担任的一个角色,就是它可能能够提供一个可预防肥胖及管理肥胖的新标靶。

      目的: 
      评估在围产期给予益生菌对小童成长的模式及后10年间有否发展为超重的影响

      病人及方法: 
      共有159名妇女随机及双盲接受益生菌 (1 × 1010 cfu 的鼠李糖乳杆菌GG, ATCC 53103) 或在4产期4周前接受安慰剂;干预持续到产后6个月。并分别在113名儿童(72%)3,6,12及24周 及4,7及10岁时测量他们的身体数值。

      结果: 
      检测到过度的体重增加分别发生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体重增加是由胎儿期直至出生后24-48个月,而第二阶段的体重是在24-48个月之后开始。在围产期间益生菌干预似乎缓及了第一阶段的体重增加,特别是在后来成为超重的儿童,但没有在第二阶段增加了体重,在4岁时的影响最为明显(P=0.06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干预的效果也展示出一种倾向;减少调整平均出生体重 及4岁时的身高体重指数(BMI) (P=0.080, 协方差分析)。

      结论: 
      早期的肠道菌群益生菌的调节可能可以通过抑制过多的体重增加来改变幼儿出生后第一年的成长模式 。

    • 鼠李糖乳杆菌GG保护老鼠抵御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研究人员(们)︰
      Ritze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德国斯图加特霍恩海姆大学营养医学系
      德国耶拿耶拿市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营养科学系
      德国本草堂MVZ微生态研究所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保护老鼠抵御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2014) 9(1):e80169.doi:10.1371/journal.pone.0080169

      参考链接︰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80169

      摘/概要︰
      背景及目的: 
      实验证据表明,与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 是与肠道通透性的变动及细菌产物易位到肝脏有关。至今,除了减轻体重外,并没有可靠的治疗。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查明了益生菌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在实验老鼠模型中可能作为对抗NAFLD的保护剂的效果。

      方法: 
      C57BL/J6老鼠被连续8星期喂食高果糖餐而患有NAFLD。果糖是通过饮用含有30%果糖及有或没有约5× 107 cfu/ g体重LGG浓度的饮用水来给予老鼠的。其后老鼠就被审查其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屏障功能、在门静脉脂多糖(LPS)的浓度、肝炎及蓄积在肝脏中的脂肪。

      结果: 
      LGG在远端小肠增加了有益的细菌。此外,LGG减少十二指肠IκB的蛋白水平并修复了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的浓度。在其肝脏被喂食有补给LGG的高果糖餐期间,门静脉脂多糖(P≦0.05)有被减少,并有减弱TNF-α、IL- 8R及IL-1βmRNA的表达量之趋势。另外,在被喂食高果糖餐及LGG的老鼠身上发现有积聚肝脏脂肪,而丙氨门静脉酸氨基转移酶的浓度(P≦0.05)则被减少了。

      结论: 
      我们首次展示,LGG能保护老鼠免受因高果糖餐而引起的NAFLD。其保护机制很有可能涉及到有益的细菌被增加、肠道屏障功能被修复,从而使肝脏炎症及脂肪肝减弱。

    • 乳杆菌GG在因链脲佐菌素所引起患糖尿病的大鼠中抗糖尿之效果。

      研究人员(们)︰
      Tabuchi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992-0025米泽县米泽县山形女子学院
      日本241-0023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日本399-4598长野县南箕轮村信州大学农业研究院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在因链脲佐菌素所引起患糖尿病的大鼠中抗糖尿之效果。

      科学/医学刊物︰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化学期刊2003;67(6):1421-1424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271/bbb.67.1421#.U--XHVaRBIc

      摘/概要︰
      从8-9周起,给予因链脲佐菌素所引起患糖尿病的新生大鼠(n-STZ)含有乳杆菌GG细胞( GG )或对照剂(对照)之膳食。 GG细胞明显降低了血液中血红蛋白A1C (HbA1C) 的水平,并改善了n-STZ老鼠的耐糖量(p<0.05)。在给予葡萄糖30分钟后,GG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的高(p<0.05)。

    • 攝取乳桿菌菌株GG對健康志願者糞便菌群及其排便的效益。

      研究人员(们)︰ 
      Hosoda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日本横滨高梨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实验室
      物理和化学研究的研究所(RIKEN )日本微生物储存库

      研究题目︰
      摄取乳杆菌菌株GG对健康志愿者粪便菌群及其排便的效益
       
      科学/医学刊物︰
      双歧期刊1994:8:21-28
       
      参考链接︰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jim1987/8/1/8_1_21/_article/-char/ja/

      摘/概要︰
      于8名日本健康志愿者身上测试摄取乳杆菌GG乳酪对粪便细菌的组合及特性之影响。乳酪的摄取量为90克/天,持续了10天,然后再连续10天给予300克/天。在摄取酪期间,所有志愿者粪便内的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之数量均有明显被增加,而对卵磷脂酶呈阳性的梭菌属之数量则有明显被减少。在喂饲食酪期间,粪便内阿摩尼亚的浓度均比食用前后的较低。

  • 排毒
    • 乳酸菌乳类菌株结合常见的致癌物质,黄麴毒素B1 (AFB1)的能力

      研究人员(们)︰
      El-Nezami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维多利亚3001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及营养毒理学中心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研究题目︰
      乳酸菌乳类菌株结合常见的致癌物质,黄麴毒素B1 (AFB1)的能力

      科学/医学刊物︰
      食品化学与毒理学 期刊1998(36);321-6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97001609

      摘/概要︰
      这项硏究审查了几种精选乳酸菌乳类菌株从培养液中去除黄麴毒素B1 (AFB1)的能力。跟其他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的细菌相比,两种鼠李糖乳杆菌GG (LBGG) 及 LC705 (LC705) 均能有效去除AFB1 (P>0.05)。 LBGG及LC705去除AFB1是一项迅速的过程,大概80% 的AFB1均能于0时中被去除。这两菌株去除AFB1都是跟温度及细菌浓度相关的。

    • 鼠李糖乳杆菌株GG影响隔离黄麴毒素B1的因素。

      研究人员(们)︰
      Haskard C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维多利亚3001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及营养毒理学中心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株GG影响隔离黄麴毒素B1的因素。

      科学/医学刊物︰
      化学与生物的相互作用期刊 2000;128:39-49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9279700001861

      摘/概要︰
      这项硏究调查一具威力的致癌物质,黄麴毒素B1 (AFB1) ,与一乳酸菌益生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 (GG)的相互作用。研究存活、被热力杀死及被 酸性杀死的GG细菌于对数晚期-固定早期结合AFB1的能力。存活、高温杀死及 酸性杀死的GG的反应大致上相似。链霉蛋白酶E、脂酶及高碘酸对结合及释放AFB1的效力跟AFB1绝大多数结合细菌的碳水化合物组件一致。尿素作用表明疏水性相互作用为结合的主要作用。由于把氯化钠或氯化钙的浓度提升(0.01–1 M) 对AFB1的结合作用小量影响,这表明它亦带有静电相互作用。可能因为氢键作用的原固,把酸碱值从2.5提高至8.5并不会影响AFB1的结合作用,但会减少AFB2a的结合作用。

    • 鼠李糖乳杆菌GG细胞壁组件与黄麴毒素B1的结合。

      研究人员(们)︰
      Lahtinen SJ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洲维多利亚3001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及营养毒理学中心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细胞壁组件与黄麴毒素B1的结合。 

      科学/医学刊物︰
      食品添加及污染期刊 2004;21(2):158-164


      参考链接︰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tandf/tfac/2004/00000021/00000002/art00006

      摘/概要︰
      早前鼠李糖乳杆菌GG (LGG) 菌株的表面曾被证实能有效地结合黄麴毒素B1 (AFB1)。它是一种由某种曲霉属真菌所产生、源于食物的致癌物质。为确定细胞表面哪个组件涉及AFB1结合的过程,从LGG提取了胞外多糖及含有肽聚糖的细胞壁分离物以测试AFB1的结合特性。 LGG亦有经过多种酵素及化学处理方法来测试它们对LGG结合AFB1的影响。未有证据证实胞外多糖、细胞壁蛋白质、Ca2+或Mg2+离子涉及AFB1的结合作用。细胞壁分离物的AFB1结合活动表明AFB1结合LGG细胞壁的肽聚糖或紧系肽聚糖的化合物。

    • 鼠李糖乳杆菌株GG能减少Caco-2细胞黄麴毒素B1运输、代谢及毒性。

      研究人员(们)︰
      Gratz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临床营养学系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食品及健康研究中心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药理及毒理学系
      英国列斯LS2 9JT列斯大学LIGHT实验室流行病及生物统计学中心分子流行病学单位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株GG能减少Caco-2细胞黄麴毒素B1运输、代谢及毒性。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及环境微生物学期刊2007;73:3958-64

      参考链接︰
      http://aem.asm.org/content/73/12/3958.long

      摘/概要︰
      鼠李糖乳杆益生菌GG 能结合具威力的肝脏致癌物质黄麴毒素B1 (AFB1),因而有可能限制它被肠道迅速吸收。在这项硏究中,我们测试GG于已适应表达细胞色素P450 (CYP) 3A4 的Caco-2细胞减少AFB1含量的可能性,这样便能一倂评估其运输及毒性效应。在被用作硏究之前,Caco-2细胞均在跨膜过滤器上被培养成铺满的单层细胞长达21日。培养液中AFB1的含量都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来量度。在CYP 3A4诱导的单层细胞中,AFB1从顶点运输至横向底部的空间在(分别)加入(1 × 1010 and 5 × 1010 CFU/ml)GG的头一小时内便由11.1% ± 1.9%被减少至6.4% ± 2.5% (P = 0.019)及3.3% ± 1.8% (P = 0.002)。 (1 × 1010 and 5 × 1010 CFU/ml)GG于1小时后分别结合了40.1% ± 8.3% and 61.0% ± 6.0%被加入的AFB1。 AFB1分别于24、48及72小时明显地把跨上皮电阻值减至30.1% (P = 0.01), 49.4% (P = 0.004), and 64.4% (P < 0.001)。加入1 × 1010GG能于24小时后保护细胞免受AFB1在24 (P = 0.002)及48(P = 0.04)小时对跨上皮电阻值的缩减。 DNA碎片于只有加入AFB1的细胞中显而易见,而加入了1 × 1010 或 5 × 1010 CFU/ml GG则没有。 GG 减少了AFB1的吸收及保护了Caco-2模型免受细胞膜及DNA的损害。这些数据意味着GG能有效对抗因饮食而接触到的黄麴毒素。

    • 结合而不是代谢可能解释到两种食用乳酸菌菌株与赤霉烯酮及它的提取物ά-赤霉烯醇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们)︰
      El-Nezami H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临床营养学系
      芬兰库奥皮奥FIN-70211库奥皮奥大学食品及健康硏究中心
      芬兰图尔库FIN-20014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研究题目︰
      结合而不是代谢可能解释到两种食用乳酸菌菌株与赤霉烯酮及它的提取物ά-赤霉烯醇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应用及环境微生物学期刊 2002;68(7):3545-49

      参考链接︰
      http://aem.asm.org/content/68/7/3545.long

      摘/概要︰
      这项硏究调查两种镰胞菌霉菌毒素,赤霉烯酮(ZEN)及它的提取物ά-赤霉烯醇(ά-ZOL),与两种食用乳酸菌菌株的相互作用。霉菌毒素(2 μg ml−1)被加入了鼠李糖乳杆菌株GG 或 LC705。相当大量的两种毒素(38 to 46%)均能从细菌粒中找回,及并未从培养上清液及细菌粒的甲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上发现有ZEN 及ά-ZOL的降解产物。两种高温及酸性处理过的细菌均能去除这些毒素,这表明结合,而不是代谢,是其由培养液去除毒素的机制作用。冻干鼠李糖乳杆菌GG及LC705结合ZEN 或ά-ZOL是一个迅速的化学反应: 大概55%的毒素会在与细菌混和后立即被结合上。结合作用是跟细菌浓度相关的,及加入ZEN 与ά-ZOL能大大影响细菌被结合的比率,这表明这些毒素可能在细菌表面在共用相同的结合位点。这些结果可能被用作硏发从食物及饲料中去除霉菌毒素的新方法。

    • 由人类益生菌去除蓝藻细菌毒素微囊藻毒素-LR。

      研究人员(们)︰
      Meriluoto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阿博学院大学生化及药剂学系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机能性食品论坛
      澳洲SA 5108索尔斯柏里澳洲水质中心
      澳洲阿得莱德南澳大学药剂及医科学院

      研究题目︰
      由人类益生菌去除蓝藻细菌毒素微囊藻毒素-LR。

      科学/医学刊物︰
      毒素期刊 2005;46:111-114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1010105001200

      摘/概要︰
      三种人类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株GG 及 LC705,及双歧乳杆菌株Bb12,被发现能结合水中所含有的蓝藻细菌肽毒素,微囊藻毒素-LR。最高去除比率达至46%,为高温处理过的鼠李糖乳杆菌株GG(每毫升1010 细胞)及0.5 μg/ml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存放于35°C长达七小时所得。

    • 由代谢活跃的益生细菌株去除微囊藻毒素-LR。

      研究人员(们)︰
      Nybom SMK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阿博学院大学生化及药剂学系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机能性食品论坛

      研究题目︰
      由代谢活跃的益生细菌株去除微囊藻毒素-LR。

      科学/医学刊物︰
      FEMS微生物的信Lett 2007;270(1):27-33

      参考连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74-6968.2007.00644.x/abstract;jsessionid=2F6FF569B01483839E8D59A11D33E360.f04t02

      摘/概要︰
      这项硏究评估阬特定益生细菌株从水状溶液中去除蓝藻肽毒素,微囊藻毒素-LR,的能力。在11种被测试的菌株当中,发现鼠李糖乳杆菌株GG 及 LC705、长双歧杆菌46、双歧乳杆菌420及Bb12最具去除毒素的效力。最高去除微囊藻毒素-LR的比率达至58.1%,为双歧乳杆菌Bb12(毒素浓度100 μg L−1、1010 CFU mL−1、24小时) 。新培养比冻干或不存活的细菌更具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效力。去除微囊藻毒素是跟温度觼细菌浓度两者相关的。这断定有些被测试的菌株具有从水状溶液中去除微囊藻毒素的良好潜能。

    • 用乳酸菌去除镉。

      研究人员(们)︰
      Halttunen T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研究题目︰
      用乳酸菌去除镉。

      科学/医学刊物︰
      生物科学及菌群期刊 2003;22(3):93-97

      参考连结︰
      http://cat.inist.fr/?aModele=afficheN&cpsidt=15111253

      摘/概要︰
      日常饮食是非吸烟人口中镉的主要来源。目前并未有从食物产品中去除镉的方法。由于镉在食物中的含量有可能上升的趋势,因此急切需要从食物中去除镉的新方法。我们评估了安全食用乳酸菌(LAB)从水状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对于10 μg/l的浓度,能在5分钟内去除高达70%及在1小时后去除高达90%。对于1000 μg/l的浓度,能在5分钟后去除5到30%及在1小时后去除20到55%。高温处理细菌能明显増强去除10 及100 μg/l镉的能力,但这对1000 μg/l并未有反应。増加温度(37°C)、延长培养时间(24小时 )及提高细菌浓度(每毫升5 x 109 细菌) 均被发现能提升去除镉的能力。证实LAB能随着菌株、温度及浓度而去除镉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食用LAB可能能提供一项急需消毒流质食物的方法。考虑到要从食物中去除镉的重要性,这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应当被进一步查明。

    • 经可及不可活存的细菌吸附及后释出黄麴毒素B1之动力学。

      研究人员(们)︰
      Lee YK et al.

      (各)研究单位︰
      新加坡117597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
      芬兰库奥皮奥FIN-70211库奥皮奥大学食品及健康硏究中心;临床营养学系
      澳洲南澳5108索尔斯柏里私人信件袋3澳洲水质中心
      芬兰库奥皮奥库奥皮奥大学临床营养学系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研究题目︰
      经可及不可活存的细菌吸附及后释出黄麴毒素B1之动力学。

      科学/医学刊物:
      食品保护杂志2003;666(3):426-30

      参考链接︰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iafp/jfp/2003/00000066/00000003/art00011?token=0058198d1c1dfcb527b76504c486646255c496e6c4273636f7c6a332b25757d5c4f6d4e227a7243dc9acd6dc

      摘/概要︰
      这项硏究测试黄麴毒素B1 (AFB1)在细胞表面所涉及的结合(吸附作用)与释放(去吸附作用)能力。存活及高温杀死的鼠李糖乳杆菌GG、LC705及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均被加入含有不同浓度(0.0017 to 13.3 μg/ml) AFB1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内。细胞表面疏水性与AFB1吸附力之间的关系亦被测试。发现所有细菌的AFB1特定吸附速度与AFB1浓度均呈线性关系。被吸附了的AFB1去吸附的性质均以重复水洗方式来测试。发现所有细菌的被吸附了AFB1的浓度对数数值与洗涤的次数均呈线性关系。其去吸附值是是跟菌株相关,而且高温杀死较存活细菌的低。高温处似乎改变了细菌表面的特性而不是揭露新的吸附位点。在这项硏究中,并未有发现疏水性与AFB1吸附力之间的关系。

    • 黄麴毒素B1的结合能改变Caco-2模型中鼠李糖乳杆菌株GG的黏附特性。

      研究人员(们)︰
      Kankaanpaa P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图尔库20014-图尔库大学生化及食品化学学系
      澳洲维多利亚墨尔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及营养毒理学中心

      研究题目︰
      黄麴毒素B1的结合能改变Caco-2模型中鼠李糖乳杆菌株GG的黏附特性。

      科学/医学刊物︰
      食品保护杂志 2000;63(3):412-414

      参考连结︰
      http://hub.hku.hk/handle/10722/178689

      摘/概要︰
      早前有报告指出乳酸菌在体内外均具有抗真菌的活性。这项硏究的目的是为了利用Caco-2黏附模型来查明黄麴毒素B1 对鼠李糖乳杆菌株GG黏附能力的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株GG去除黄麴毒素B1使这菌株的黏附能力由30% 降低至 5%。因此,我们断定黄麴毒素B1可能影响能扣押它的益生菌的黏附能力,这些细菌便可把黄麴毒素-细菌复合物排出体外,从而减少黄麴毒素B1被积聚于肠道。

  • 减少癌症疗程的副作用
    • 利用乳杆菌补允剂对大肠癌化疗相关的腹泻的效果:一项随机研究

      研究人员(们):
      Osterlund P et al.

      (各)研究单位
      芬兰00029 HUS赫尔辛基,PO Box 180,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肿瘤学
      芬兰FI-00014,PO Box 63,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医药学院
      芬兰赫尔辛基,FI-00039 VALIO,PO Box 30,Valio有限公司,研发部
      芬兰,FI-00029赫尔辛基,PO Box 340,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内科
      芬兰Espoo FI-02740,Turuntie150,赫尔辛基大学综合医院/Jorvi医院,麻醉学部

      研究题目:
      利用乳杆菌补允剂对大肠癌化疗相关的腹泻的效果:一项随机研究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癌症期刊 2007;97:1028-1034

      參考链接:
      http://www.nature.com/bjc/journal/v97/n8/full/6603990a.html

      摘/概要
      5-氟尿嘧啶(5-FU)类化疗常常伴有腹泻。我们比较了两个以5-FU为基础的治理方案和乳杆菌与纤维的补充对治疗耐受性的影响。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N =150)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月5-FU和亚叶酸推注(Mayo (梅奥)方案)或每月两次5-FU推注和持续静脉滴注(简化的de Gramont(德格拉蒙特)方法)作为手术后辅助治疗,持续24周。随机分配的基础上,参与者在化疗期间接受或没有接受鼠李糖乳杆菌GG(每日1-2×1010 )和纤维(每日11g瓜尔胶)的补充。接受补充剂的患者少了3级或4级腹泻(22 vs 37%, P=0.027),报告较少腹部不适,需要较少的住院治疗,并有较少肠毒性而减少化疗剂量。没有检测到乳酸杆菌相关的毒性。瓜尔胶补充剂对化疗的耐受性没有影响。简化德格拉蒙特方案比起梅奥方案较少引起3级或4级的不良反应(45 vs 89%),并且较少引起腹泻。我们的结论是乳杆菌GG补充剂是有很好的耐受性,并可能降低因5-FU为基础的化疗相关所引起的严重腹泻和腹部不适的频率。

    • 益生乳酸菌以TLR-2/环氧化酶-2依赖性方式保护肠上皮免受辐射损伤。

      研究人员(们):
      Ciorba MA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医科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病理与免疫学部

      研究题目:
      益生乳酸菌以TLR-2/环氧化酶-2依赖性方式保护肠上皮免受辐射损伤。

      科学/医学刊物:
      肠道科期刑2011. doi:10.1136/gutjnl-2011-300367

      参考链接:
      http://gut.bmj.com/content/61/6/829.long

      摘/概要:
      背景: 
      小肠上皮对辐射有着高敏感性,是放射治疗和过度曝露于环境辐射主要受损害的位置。

      目的: 
      为了研究益生菌作为在肠道内潜在的抗辐射剂。

      方法: 
      8周龄的C57BL / 6野生型或基因剔除小鼠,在12 Gy全身辐射之前接受3天灌胃式益生菌补充。并对肠道细胞凋亡位置(在第6个小时)和肠隐窝的存活(在第84个小时)。

      结果: 
      5×107鼠李糖乳杆菌(LGG)灌胃提高肠隐窝存活率大概两倍(P<0.01);观察到的效果是在接受辐射前所施用药,但不是之后。从LGG条件培养基(CM)改善肠隐窝存活(1.95倍,P <0.01),并且LGG及LGG-CM特别在隐窝基底降低上皮细胞凋亡(33%至18%,P <0.01)。在灌胃循环后,在远端回肠内容检测到LGG,但并不会导致细菌的架构组成有可检测的转变。 LGG所减低的上皮细胞凋亡和改善肠隐窝存活率在MyD88 - / - ,TLR-2 - / - 和环氧化酶-2 - / - (COX-2)的小鼠上没有观察到这情况,但却不会影响到TLR-4 -/-的小鼠。 LGG给药并没有导致空肠COX-2 mRNA或前列腺素E2水平增加,或改变表达COX-2细胞的数目。然而,观察到从绒毛固有层组成COX-2表达的细胞移位至邻近隐窝基底部的位置。 (在对照组中绒毛对隐窝比例为80:20,而LGG组则是62:38;P<0.001)。共染色法显示这些COX-2表达的小肠固有细胞其实是间充质干细胞。

      结论: 
      LGG或其CM减少辐射所诱导的上皮损伤和提高隐窝存活。是因为TLR-2/ MyD88信号机制导致组成COX-2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移位至隐窝基。

    • 益生菌因子局部预防胱天蛋白酶(caspases )3和7活化,和在5-氟尿嘧啶诱导上皮细胞损伤模型跨上皮电阻的改变。

      研究人员 (们):
      Prisciandaro LD et al.

      (各)研究单位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罗斯沃斯,阿德莱德大学(罗斯沃斯校区),畜牧兽医科学院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北阿德莱德,72威廉国王路,妇女与儿童医院,儿童和青少年消化内科中心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伊丽莎白女王医院,胃肠和肝科病学部门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南澳大利亚研究与开发中心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阿德莱德大学,医疗科学学院,生理学科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南澳大学,桑塞姆研究所,儿童专科教育与研究学院

      研究题目:
      益生菌因子局部预防胱天蛋白酶(caspases )3和7活化,和在5-氟尿嘧啶诱导上皮细胞损伤模型跨上皮电阻的改变。

      科学/医学刊物:
      癌症的辅助护理期刊2012;20(12):3205-10

      參考链接: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520-012-1446-3

      摘/概要
      基于益生菌的预防性策略对大鼠肠黏膜炎的潜在疗效尚未被详细调查。我们评估了从尼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取得的上清液(SN)对防止5-氟尿嘧啶(5-FU)引起的肠上皮细胞损害的能力。进行了为期5天 的研究。 IEC-6细胞从0到3天时,每日接受各1 mL的PBS(不受处理的对照组),de Man Rogosa Sharpe (MRS) 液体培养基,tryptone soy液体培养基(胰蛋白大豆培养液) ( TSB),LGG SN或EcN SN。唯一例外的是未经处理的对照细胞,其他组分别在第3天接受24小时5-FU (5 μM) 处理。分别在第3和第4日测量跨上皮电阻值(TEER),同时测量胱天蛋白酶3和7在第4和第5日时的活性来评估细胞凋亡。预先受到LGG SN处理的细胞在第3天时的跨上皮电阻值相比起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在施用5-FU后的第4和第5天时,TEER比起不受5-FU处理的细胞有所下降。预先使用MRS, LGG SN, TSB,或EcN SN处理,可以局部地阻止在第4 天由5-FU所诱导的TEER值下降,同时ECN SN比TSB对照更能改善TEER。这些差异也在第5天观察到,伴随在比起健康对照, 受到LGG SN 和EcN SN处理有着明显TEER改善的细胞。比起对照组,5-FU在第4和第5日增加了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活性。在第4天,预先受到MRS,TSB,LGG SN,或EcN SN处理的细胞,所有都被观察到比起5-FU对照组, 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下降。同时两个SN组有显著比它们各自的载体对照低的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相比起5-FU对照,受到MRS, LGG SN, TSB,或EcN SN处理的细胞在第5天时,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活性也有减低。我们的结论是预先使用某几种益生菌SN处理的细胞,可以防止或抑制由5-FU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屏障功能的丧失,可能形成了为粘膜炎预防性治疗方式的基础。


    • 益生菌乳杆菌GG,嗜酸乳杆菌抑制在白老鼠(Sprague Dawley鼠)中,由DMH诱发的亲致癌性粪便酶和在早期结肠癌癌前变异性肠隐窝癌灶。

      研究人员(们):
      Verma A et al.

      (各)研究单位
      印度,昌迪加尔,旁遮普大学,微生物学

      研究题目:
      益生菌乳杆菌GG,嗜酸乳杆菌抑制在白老鼠(Sprague Dawley鼠)中,由DMH诱发的亲致癌性粪便酶和在早期结肠癌癌前变异性肠隐窝癌灶。

      科學/醫學刊物:
      营养与癌症期刊2013:65(1):84-91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1635581.2013.741746?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U-dh2laRDHx

      摘/概要
      饮食对患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是重要的一环,暗示CRC风险是可降低的。因此,益生菌已被建议作为结肠癌的预防措施。在这项研究中,在白老鼠身上比较了不同的益生菌对由1,2 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 1,2二甲基二盐酸盐(DMH)诱导的化学性结肠癌保护潜力。在不同益生菌组的动物分别受到每日一次的1×109乳酸菌口服喂食,为期一周,然后在6星期内每周经腹膜内注射DMH并每日喂食益生菌。乳杆菌GG和嗜酸乳杆菌+DMH-处理的老鼠有最大的ACF百分比减小。干酪乳杆菌(L.casei) + DMH 与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 DMH-处理的老鼠,粪便中的硝基还原酶(nitroreductase)活性显著下降(P <0.05),而在L.GG + DMH与嗜酸乳杆菌+ DMH-处理的老鼠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的活性也有观察到有下降情况。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DMH处理的动物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osidase)的活性有显著降低。不过,观察到各种益生菌+ DMH处理的老鼠与只受DMH处理的来比较,动物的结肠形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表明益生菌L.GG与嗜酸乳杆菌可以作为较好的实验结肠癌预防剂。

    • 益生菌和益生元在结肠癌的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们):
      Wollowski I et al.

      (各)研究单位
      德国卡尔斯鲁厄,联邦营养研究中心,营养生理学院
      德国,耶拿大学,营养与环境学院,分子毒理学和药理学科

      研究题目:
      益生菌和益生元在结肠癌的保护作用。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临床营养期刊2001;73(Suppl):451S-455S

      参考链接: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73/2/451s.abstract
      摘/概要
      活性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摄取与抗癌作用有关,其中的一个机制是基因毒素在肠道的解毒。这种机制是由使用动物老鼠结肠致癌物(1,2-dimethylhydrazine)1,2-二甲基肼和通过确定从肿瘤诱导到DNA损伤的端点范围实验证明。因为癌症引发,癌症的发展,和癌症在肠道复杂性,可想像当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些较新的研究表明,从牛奶分离的短寿命代谢物混合物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菌株(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发酵后,比在微生物细胞成分能更有效地减低结肠癌的发生机会。摄取益生元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发酵产物,包括生产高浓度的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尤其是在摄取抗性淀粉后,诱导大鼠在结肠产生化学预防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 π )谷胱甘肽转移酶π。这些因素使得肠道中,基因毒性剂数量减低,并增加生产有解毒功效的肠道成份。丁酸正是一种这样的保护剂及其可降低癌症风险。最近发现丁酸可能抑制nitrosamides与过氧化氢在人类结肠细胞的基因毒性。在人类中,益生菌的摄取会使得尿液中只含具有低浓度是对人结肠细胞有基因毒性的成份,及含有高浓度会诱导氧化DNA碱基的成份。

    • 鼠李糖乳杆菌对在老鼠一皮下植入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化学预防效果。

      (各)研究單位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微生物学部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解剖学部

      研究題目:
      鼠李糖乳杆菌对在老鼠一皮下植入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化学预防效果。

      科學/醫學刊物:
      日本癌症研究期刊2002;93:36-41

      參考連結: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49-7006.2002.tb01198.x/full

      摘/概要
      目前已知乳酸菌对宿主有着有益效果,例如防止癌症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鼠李糖乳杆菌菌株GG(LGG)在一个患有膀胱癌并涉及皮下接种MB49细胞老鼠模型(C57B/L6老鼠)中的抑制作用。肿瘤植入后,一组小鼠(N = 8)立即接受LGG喂食。其余患有0.03-0.1cm肿瘤的小鼠分成两组:7日后喂食LGG(n= 7) 以及7日后喂给生理盐水(n=7)。第二组小鼠没有任何接种MB49细胞被饲喂LGG(N=10)或生理盐水(N =10)并担任非肿瘤对照。每日口服给予1.6×108CFU LGG。在肿瘤细胞接种后马上接受LGG喂食的老鼠形成较小的肿瘤还有一些并没有发展出肿瘤(8只当中的2只),当肿瘤很小。脾CD3,CD4及其CD8A T淋巴细胞的水平,以及天然杀伤细胞在马上接受LGG喂食的老鼠中比起患有肿瘤的对照较高。相比起对照组,特别是立即喂食组中的肿瘤部分内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也有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LGG可能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阻止肿瘤的生长。 LGG作为一种治疗膀胱癌的辅助方案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探讨。



    • 患有结肠癌的大鼠其肠道免疫是由低聚果糖调节-浓缩菊糖和鼠李糖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结合。

      研究人员(们):
      Research Unit(s):

      (各)研究单位
      德国卡尔斯鲁厄,Haid-und-Neu-Str. 9,联邦营养与食品研究中心, 营养生理研究所
      意大利佛罗伦斯,6 Viale Pieraccini,佛罗伦斯大学,药理学部

      研究题目:
      患有结肠癌的大鼠其肠道免疫是由低聚果糖调节-浓缩菊糖和鼠李糖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结合

      科学/医学刊物:
      英国营养学期刊2004;92:931-938

      参考链接:
      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914864&fileId=S0007114504002569

      摘/概要
      益生菌已被表明可调节动物和人类的免疫力,并在实验模型中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但对合生元(SYN)的影响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对PRO(鼠李糖乳杆菌GG和双歧杆菌BB12),PRE(菊粉为基础的浓缩低聚果糖,100g/kg)和SYN(PRO和PRE的组合)在由氧化偶氮甲烷( azoxymethane)(AOM)诱导结肠癌的老鼠模型免疫系统影响作出了调查。在33周后,将受到AOM或没有受到AOM处理的老鼠杀死并从其脾脏取得免疫细胞,肠系膜淋巴结(MLN) 和淋巴集结(PP)。经过AOM处理后,对照,PRO-组和PRE-组老鼠的自然杀伤细胞(NK)般的细胞毒性有显著地减少。但受SYN补充的老鼠相比起对照组(P<0.01),阻止了在PP中由AOM所诱导抑制的(NK)般的细胞毒性。 SYN和PRE的补充,刺激了该两组老鼠在PP内(P<0.01)和没有受到AOM处理的老鼠MLN(P<0.05)内,IL-10的产生。 PP内干扰素γ的产生在接受PRO补充后有减少的趋势(PRO加上SYN组;P<0.05)。 AOM-处理过老鼠的淋巴细胞(PP)增殖反应在受SYN-补充组中被抑制(P<0.01)。总而言之,SYN补充剂主要是从PP内调节受过致癌物处理老鼠的免疫功能,与结肠肿瘤数目的减少吻合。在SYN组合内的PRE与PRO可能通过调节与肠相关的淋巴组织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与形成。


    • 牛分枝杆菌,卡介苗或鼠李糖乳杆菌GG菌株(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或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train GG)在健康的小鼠膀胱滴注后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和免疫细胞募集。

      研究人員(們):
      Seow SW et al.

      (各)研究單位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部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外科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解剖学部

      研究題目:
      牛分枝杆菌,卡介苗或鼠李糖乳杆菌GG菌株(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或Lactobacillus rhamnosus strain GG)在健康的小鼠膀胱滴注后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和免疫细胞募集。

      科學/醫學刊物:
      免疫学期刊2008;124(3):419-27

      參考連結: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440836/

      摘/概要
      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CG)是目前膀胱癌治疗的黄金标准。在这项研究中调查并比教了在健康小鼠的膀胱滴注BCG后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期间免疫细胞募集的种类。类似实验也调查了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GG),滴注在健康小鼠膀胱内,以确定其对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潜力。给小鼠进行6周灌注,每周一次,分别给予BCG或LGG并在第四,第五和第六灌注后杀死。收集了其膀胱并使用阵列分析以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对趋化因子/细胞因子mRNA进行分析。在第二组小鼠中,其膀胱和引流淋巴结也被收集并用于免疫细胞的分析。 BCG最早在第4次滴注后,显著上调了1型辅助T细胞(Th1)趋化因子基因:Cxcl2, Cxcl9, Cxcl10, Xcl1; 并增加Th1 / Th2细胞趋化因子:RANTES,CCL6和CCL7; Th1极化细胞因子:Il1β 与Tnfa;和Fcγr1以及iNOS的表达。大部分这些基因在6周后仍然在高度地表达。相反,LGG暂时性地诱发了CXCL10,IL16,Fcεr1和IL1R2。尽管有这些发现,滴注LGG跟滴注BCG一样诱导自然杀伤细胞在膀胱以及引流淋巴结的募集。


    • 一种从鼠李糖乳杆菌GG取得的可溶性蛋白,p40,刺激肠上皮细胞配体释放从而反式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研究人员(们):
      Yan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儿科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医学部,胃肠科,肝病和营养部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儿科和传染病部门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分子和综合生理学部
      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
      中国天津,天津医科大学综合医院,消化内科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Wyndmoor,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东部地区研究中心
      美国南加州大学,儿科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洛杉矶儿童医院,萨班研究所

      研究题目:
      一种从鼠李糖乳杆菌GG取得的可溶性蛋白,p40,刺激肠上皮细胞配体释放从而反式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科学/医学刊物:
      生物化学期刊 2013;288(42):30742-30751

      参考链接:
      http://www.jbc.org/content/288/42/30742.abstract

      摘/概要: 
      背景: 
      p40是一种从鼠李糖乳杆菌GG取得的可溶性蛋白。

      结果: 
      p40刺激ADAM17活化和HB-EGF的释放,这是EGF受体反式激活所需要的,来防止细胞凋亡,和保存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结论: 
      p40通过在肠上皮细胞ADAM17介导的HB-EGF的释放来反式激活EGF受体。

      意义: 
      这些结果确定了p40在调节肠上皮细胞稳态的机制。

    • 对受致命剂量辐射的小鼠喂食乳杆菌GG及其影响。

      研究人员(们):
      Dong MY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部

      研究题目:
      对受致命剂量辐射的小鼠喂食乳杆菌GG及其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诊断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期刊1987;7:1-7

      参考链接:
      http://www.dmidjournal.com/article/0732-8893(87)90063-0/abstract

      摘/概要
      小鼠接受全身照射1400rads的幅射,两周内的死亡率达百分之80%-100%。在所有死亡的动物也发现到菌血症。对小鼠饲喂乳杆菌GG菌株,在受到乳杆菌定植的动物中有发现假单胞菌在血液中减少和其生存时间被延长。在没有定植假单胞菌的动物中,饲喂乳杆菌GG也减少了过早死亡的发生,而且与对照相比有较少的革兰氏阴性菌在血液内。


    • 乳杆菌GG的可溶性因子激活MAP​​Ks,并在肠上皮细胞诱导细胞保护性-热休克蛋白。

      研究人员(们):
      Tao Y et al.

      (各)研究单位: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医学系,传染病学系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芝加哥大学,马丁·博耶与IBD研究中心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外科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微生物学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的可溶性因子激活MAPKs,并在肠上皮细胞诱导细胞保护性-热休克蛋白。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生理学期刊-细胞生理学2006;290:C1018-30

      参考链接:
      http://ajpcell.physiology.org/content/290/4/C1018.long

      摘/概要
      益生菌乳杆菌GG的条件培养基(LGG-CM)诱导热休克蛋白(HSP)在肠上皮细胞的表达。 LGG-CM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同时诱导HSP25和Hsp72。这些现象是由酸和热稳定的低分子量肽介导的。 DNA微阵列实验结果表明,受LGG-CM处理时,Hsp72会有着最高的上调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电泳迁移分析证实Hsp的上调,至少有部分转录的性质是涉及热休克因子1的。虽然Hsps在数小时的接触后没有被诱导,但瞬时暴露于LGG-CM足以启动HSP的诱导信号,这暗示可能涉及信号转导途径。实验证实LGG-CM通过激活MAP激酶来调节在肠上皮细胞中某些信号传导途径活动。 p38和JNK的抑制剂阻断Hsp72正常由LGG-CM所诱导的表达。功能研究表明LGG-CM也许是透过保持细胞骨架的完整性,来保护肠上皮细胞面对氧化剂所给予的压力。通过诱导在肠上皮细胞中有细胞保护性的Hsp表达和激活信号转导途径,LGG所分泌的肽可能促进这益生菌的有益临床效果。


    • 鼠李糖乳杆菌GG衰减干扰素ɣ肿瘤坏死因子ɑ-所诱导的屏障功能障碍和促炎症信号。

      研究人员(们):
      Donato KA et al.

      (各)研究单位: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研究院,细胞生物学项目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医学系,检验医学与病理学部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衰减干扰素ɣ肿瘤坏死因子ɑ-所诱导的屏障功能障碍和促炎症信号。

      科学/医学刊物:
      微生物学期刊2010年7月23日; DOI:10.1099/ mic.0.040139-0
      微生物学23 2010年7月; DOI:10.1099/ mic.0.040139-0

      参考链接:
      http://mic.sgmjournals.org/content/156/11/3288.long

      摘/概要
      肠上皮有一个为对管腔内容物和外部环境的组成的保护性屏障,是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Js)介导的。紧密连接可被肠道病原体或促炎细胞因子的细胞信号打乱,从而引致于各种肠道疾病,从急性感染性腹泻到慢性炎性肠等疾病。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 ( LGG) ,被报导是对上皮细胞有益的,包括对抗感染和减少促炎性反应,但这些观察到的作用的基本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鉴定。我们推测益生菌是透过干扰促炎细胞因子信号从而保护到屏障的功能。 Caco- 2bbe细胞接种到转孔以获得偏振单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在加入IFN-γ (100ngml -1)的3小时前,在单层带的顶部接种益生菌LGG,在加入IFN-γ后再放在基底中过夜。然后将单层置于新鲜的基础培养基± TNF-α (10ngml -1) 和测量TNF-α刺激过程的跨上皮电阻(TER )。为了补充TER发现,更将细胞处理来使用occludens -1( ZO- 1)抗体荧光染色。对细胞抗体荧光染色的NF-κB p65的亚单位和CXCL -8 mRNA进行qRT-PCR量化检验来量度TNF-α的下游信号。过夜收集受到TNF-α的刺激的基底细胞培养基来测量分泌的趋化因子,包括CXCL -8(白细胞介素8)和CCL- 11( eotaxin)。接着受到LGG接种,IFN-γ灌注和24小时的TNF-α刺激后,上皮细胞维持了TER和ZO - 1分布。抗体荧光染色和CXCL - 8基因的表现证实,LGG减少了P65核转。受LGG接种,细胞因子激发的细胞CXCL -8和CCL- 11蛋白水平有减少迹象。这些结果表明,LGG能减轻促炎细胞因子在上皮屏障完整性和炎症介导的影响,而这影响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


    • 膳食合生素减少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癌化的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们):
      Rafter J et al.

      (各)研究单位
      典胡丁厄,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营养
      爱尔兰科克,莫斯大学附属医院和科克癌症研究中心
      爱尔兰科克,科克大学,微生物学和医学系
      意大利佛罗伦斯大学药理学
      北爱尔兰,科尔雷恩,阿尔斯特大学,北爱尔兰食物及卫生中心
      德国耶拿大学,营养毒理学科
      德国慕尼黑,慕尼黑工业大学,食品与营养部
      德国卡尔斯鲁厄,联邦营养与食品研究中心,营养生理研究所
      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
      比利时ORAFTI, Tienen

      研究题目:
      膳食合生素减少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癌化的危险因素。

      科学/医学刊物:
      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2007;85:488-96

      参考链接: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85/2/488.long

      摘/概要
      背景: 
      在动物上的研究表明益生元和益生菌能在结肠发挥保护作用来对抗肿瘤的发展,但在人类研究的数据的支持却是很弱。

      目的: 
      本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验证益生元的概念(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与结肠菌群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会否跟合生元制剂所诱导的作用一样(合生元制剂)-低聚果糖富含菊粉(SYN1)+鼠李糖乳杆菌(LGG)和乳双歧杆菌BB12(BB12) -能够降低人类结肠癌的风险。

      设计: 
      12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 一种由益生元SYN1和益生菌LGG的和BB12组成的食品在37个结肠癌患者和43个息肉患者进行试验。收集了试验前,后与干预期间的粪便与血液样本,而结直肠活检样本则在试验前,后取得。并考究了在使用合生素后,对中间生物标志物细胞群的影响。

      结果: 
      合生素的干预导致粪便菌群有着显著变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增加,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则下降。而且还显著减少了大肠癌的扩散,减低了息肉患者中粪便水分导致肠细胞坏死的能力和提高上皮的屏障功能。结肠活体样本的基因毒性显示在干预期结束后息肉患者暴露于较小基因毒素下。合生素的使用令到了阻止了息肉患者中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增加与癌症病人干扰素γ产生的增加。

      结论:
      一些大肠癌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合生元的干预而作出有益的改变。

    • 鼠李糖乳杆菌GG诱导小鼠体内原位膀胱肿瘤的消退。

      研究人员(们):
      Seow SW et al.

      (各)研究单位: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部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外科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解剖学部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物统计学部

      研究题目:
      鼠李糖乳杆菌GG诱导小鼠体内原位膀胱肿瘤的消退。

      科学/医学刊物:
      癌症科学期刊 2010;101(3):751-758

      参考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49-7006.2009.01426.x/abstract

      摘/概要
      目前对治疗膀胱癌的黄金标准为牛分枝杆菌,卡介苗(BCG)免疫治疗。但该治疗有30-50%无反应率,而且副作用是常见的。干酪乳杆菌菌株Shirota已经被报导能减少膀胱癌患者的复发率和能够治疗患有肿瘤的小鼠。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鼠李糖乳杆菌GG(LGG)能否在膀胱癌的小鼠模型有着与BCG相同的功效。分泌人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MB49膀胱癌细胞被原位植入雌性C57BL / 6小鼠,而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则被用作肿瘤生长的标志。在肿瘤植入后4天,每周一次,分别经由膀胱灌注对小鼠给予活性或冻干LGG,或同时经由口和膀胱给予LGG,为期6周。并对LGG和BCG的免疫治疗进行了比较。 LGG疗法(活的或冻干的)显著(P = 0.006)增加治愈小鼠的数目。细胞因子阵列和免疫细胞募集分析揭示了未受治疗,受到治疗,治愈,和荷瘤小鼠之间的差异。 LGG治疗恢复XCL1到健康膀胱的水平。 LGG还募集了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到肿瘤位置。膀胱内灌注LGG和BCG的免疫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89%和77%,相比起没有受到治疗的只有20%康复率。 LGG具有取代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潜力.

    •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发酵产物对结肠体外模型跨上皮电阻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Commane DM et al.

      (各)研究单位
      北爱尔兰,科尔雷恩,阿尔斯特大学,NICHE

      研究题目: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发酵产物对结肠体外模型跨上皮电阻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营养与癌症期刊 2005:51:102-109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207/s15327914nc5101_14?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U-eeIFaRBIc

      摘/概要:
      从体内和体外研究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使用可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不过,参与其中的机制迄今仍然难以证实。有一些动物研究的迹象表明,影响是在癌变过程中的发展阶段发生的。大肠癌初期发展阶段时的其中一个特征是紧密连接受到干扰,从而损害跨肠屏障完整性。我们使用了Caco-2人类腺癌细胞系作为肠上皮的模型。跨上皮电阻的数据显示Caco-2细胞层的完整性,我们还记录了细胞层在暴露于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发酵产物(以不易消化的寡糖的形式(NDOs))后,其完整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NDOs本身所施加在紧密连接的效果强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轻微的,但在益生菌和NODs发酵产物的效果,倾向于增加紧密连接完整性,相比起对照之下。这种效果是只限于特定细菌物种和特定寡糖种类。 Raftiline 与Raftilose的发酵产物和双歧降B12特别有效。我们进一步研究了Raftilose发酵产物在对去氧胆酸(DCA)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保护紧密连接完整性的能力。我们发现这保护能力有着物种依赖性和取决于发酵产物是否在DCA接触同时,还是在接触DCA后才存在于媒介中。结果表明,Raftilose发酵产物可能可以防止促癌物在肠上皮对其屏障功能的损害。

    • 乳酸杆菌分泌一种肿瘤抗原和IL15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对抗癌细胞。

      研究人员(们):
      Kandasamy M et al.

      (各)研究单位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部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外科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解剖学部

      研究题目:
      乳酸杆菌分泌一种肿瘤抗原和IL15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对抗癌细胞。

      科学/医学刊物:
      细胞免疫学期刊 2011;271(1):89-96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8874911001420

      摘/概要
      鼠李糖乳杆菌GG(LGG)已被成功地在原位膀胱癌的模型并促使肿瘤的消退。治疗后观察到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入肿瘤块的增加。本研究评估了LGG诱导定向抗肿瘤反应的潜力。修改了的乳杆菌令其可分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或IL15和PSA(IL-15-PSA)。将嗜中性粒细胞和DC暴露于LGG 下2小时作为膀胱癌的临床治疗。

      重组的LGG活化嗜中性粒细胞(提高MHC Class I表达)诱导DC的成熟(CD86,CD80,CD40,MHC Class II和CD83表达的增加),提高T细胞的增殖和PS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 IL15增强了CTL的直接DC激活。因此从膀胱内灌注分泌LGG的肿瘤抗原可激活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其IL15能增强这种反应。

    • 乳杆菌GG对DMH诱导-的肠道肿瘤开始初期与促进期的效果。

      研究人员(们):
      Goldin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36哈里逊大道,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和社区卫生部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和社区卫生部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病理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对DMH诱导-的肠道肿瘤开始初期与促进期的效果。

      科学/医疗期刊:
      营养与癌症期刊 1996; 25:197-204

      参考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1635589609514442?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pubmed#.U-efDFaRBIc

      摘/概要
      雄性Fischer 344大鼠连续16星期被喂以20%或5%的玉米油膳食和在皮下注射二甲基肼(DMH)。此外,大致相等数量的动物每日被口服给予DMH直至研究结束,并在给予DMH的3周前或在DMH注射的9周后,开始2×1010干酪乳杆菌亚种。鼠李糖菌 GG菌株的喂食。在接受致癌物处理前或其间的乳杆菌GG喂饲显著降低了结肠肿瘤的发生率和20%玉米油饮食组荷瘤大鼠-小肠和结肠肿瘤的数目。但在乳杆菌饮食组(9周后)这肿瘤发生率或肿瘤的数目的下降效果并没有被观察到。饲喂5%的玉米油饮食大鼠有较低的肿瘤发病率和从食物中减少脂肪会令肿瘤的数量下降; 另外,在致癌物处理之前喂饲乳杆菌GG也会使结肠肿瘤的发病率降低。这些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亚种。鼠李糖菌GG的特定菌株可以干扰MH诱导的肠肿瘤发生的早期及发展阶段,而且这效果在高脂膳食的动物身上特别显著。

    • 乳杆菌GG在小肠黏膜上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影响。

      研究人员(们):
      Di Caro S et al.

      (各)研究单位
      义大利罗马,Largo Gemelli 1,罗马天主教大学,消化内科
      美国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病理科

      研究题目:
      乳杆菌GG在小肠黏膜上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影响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系统和肝脏疾病2005;37:320-29

      参考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90865805000095

      摘/概要
      背景与目的: 
      益生菌已经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临床病症。然而,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来了解其使用的理由。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乳杆菌GG对小肠黏膜上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影响。

      方法: 
      六名由内镜证实食管炎的男性患者(38±5岁)参加了这次实验。所有患者在一个月内分别接受埃索美拉唑和随机选择使用乳酸菌GG或安慰剂。治疗1个月后,重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粘膜的活检组织在治疗前后收集并使用GeneChip Human U133A array来评估基因的表达模式。选取并分析有着显著表达变化的基因,来确定是否由乳杆菌GG修改特定的细胞作用途径。为了支持阵列数据,使用了Syber-Green PCR.来研究10个标靶基因。

      结果: 
      微阵列分析显示,乳酸菌GG的摄取分别主宰了334和92基因的上调和下调。实时PCR证实了分析的可靠性。乳杆菌GG主要影响了所有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TGF-β和TNF类成员,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合酶1,防御素α1),细胞凋亡,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细胞周期蛋白和胱天蛋白酶,癌基因)细胞- 细胞信号传导(ICAM的和整合素),细胞粘附(钙粘蛋白),信号的转录和转导基因的表达。

      结论: 
      这些数据表明,乳杆菌GG的使用是与十二指肠粘膜一个复杂的基因反应有关联,这由几个涉及特定细胞途径的基因表达的上调和下调来证明。

    • 由益生菌制造的可溶性蛋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生命力和生长。

      研究人员(们):
      Yan F et al.

      (各)研究单位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消化内科,肝病和营养科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病理科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细胞与生物发育学系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田纳西河谷退伍军人事务医保体系

      研究题目:
      由益生菌制造的可溶性蛋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生命力和生长。

      科学/医学刊物:
      消化内科期刊2007;132:562-75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36990/

      摘/概要
      背景质目的:
      上升了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导致上皮完整性的破坏是肠道炎症疾病是主要成因。鼠李糖乳杆菌GG(LGG)益生细菌和LGG液体培养基上清液因子(LGG-S)能通过调节信号转导途径防止人类和小鼠肠上皮细胞由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在这里,我们纯化和定性了2种能对抗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调节增殖反应,分泌LGG 的蛋白。

      方法:
      LGG蛋白是从LGG – s纯化取得,分析以及用于生产多克隆抗体作为用于LGG-条件细胞培养基(CM)各个蛋白质的免疫耗竭。利用有或没有肿瘤坏死因子(TNF)存在的纯化蛋白质来治疗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培养的结肠癌外植体。并对Akt的活化,增殖,组织损伤,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的活化进行检验。

      结果:
      我们从LGG-s纯化了2种新的蛋白质,P75(75 kilodaltons)和p40(40 kilodaltons)。这些被纯化的蛋白质活化了Akt,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上皮细胞凋亡,并促进在人类和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培养的小鼠结肠植细胞的生长。 TNF诱导的结肠上皮破坏明显被p75和p40降低。 LGG-CM的p75和p40的免疫耗竭逆转了LGG-CM 对Akt活化和其对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肠上皮细胞减小效果的抑制作用。

      结论:
      P75 和p40是第一个益生菌细菌蛋白质表现出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来促进肠上皮稳态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成分可有用于预防细胞因子介导的胃肠疾病。




    香港特别行政区 倍迪康(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18楼 固定电话:+852 3486 7233
    传真:+852 3486 3723
    中国 广州新键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国际生物岛螺旋四路7号501-1单元 固定电话: +0757 26616888
    传真:+0757 26382288

    文莱 Am Prolife Company (P20017787) P.O. Box 31, Jalan Gadong
    BE3919, Brunei Darulssalam
    固定电话:+673 7335566
    邮箱:amprolifebn@gmail.com
    新加坡 ProbioCare Pte. Ltd. (201603757R) 32 Ean Kiam Place
    Singapore 429119
    固定电话:+65 6255 5592
    传真:+65 6255 5563

    马来西亚 ProbioCare Sdn. Bhd. (1124987-P) 122 Jalan Ipoh 51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固定电话:+603 2011 1223
    传真:+603 2094 7723



    泰国 Paedicare (Thailand) Co. Ltd 973 President Tower, Level 14
    Unit D and E (1423) Ploenchit Road, Lumpini,
    Pathumwan, Bangkok 10330, Thailand
    固定电话+66 99 2828338
    关注我们 websiteusers@lactogg.com 宣传册 政策声明     词汇表
    Copyright 2017-2022 广州新键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