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语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减少癌症疗程的副作用
菜单
首页
科学研究
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
降低感染风险
早产及幼儿
学行婴儿及幼儿园及日间护理中心的儿童
肺部受到严重及复发性感染的儿童
住院的儿童
深切治疗部的成人
长者
增強免疫力
减低急性肠胃炎的严重性
预防肠胃炎
传染性肠胃炎
旅行时腹泻
改善过敏状况
异位性湿疹(皮肤过敏)
牛乳过敏症
过敏性鼻炎(鼻敏感)
支气管哮喘
降低新生儿患上过敏的风险(预防过敏)
降低蛀牙的风险
促进肠道健康
改善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
改善机能性腹痛的症状
改善“胃风”和腹胀
减少肠胃不适及帮助治愈胃溃疡
避免因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
健康效益
改善血糖水平
对增加幼童及儿童的体重有正面的效益
肥胖症
排毒
真菌毒素
藻类/细菌毒素
重金属
减少癌症疗程的副作用
化疗副作用
放射疗法副作用
提高和调节免疫系统
与免疫系统”对话“
LACTOGG
®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对免疫健康的功效
减少癌症疗程的副作用
医生已利用珠珠益生菌对肠道的保护作用来减少:
●
化疗的副作用
●
放射性治疗的副作用
癌症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化学或放射性治疗,作为他们疗程的一部分。这类型的疗法本来是要消灭癌细胞的,但通常亦会毁坏到正常的细胞。其中常被这类型的疗法伤害、最易受伤的器官就是肠道。
乐多珠珠/力多珠珠
®
益生菌株能诱导肠道表面的细胞自我增长及修护。
美国及加拿大的研究团队曾证明,这特殊的益生菌株能製造出一些能减低炎症及肠道 细胞伤害的蛋白物质。
乳酸杆菌GG的加入,能避免肠道细胞受伤。
A = 正常肠道细胞表面,
B =遭受癌症破坏的细胞表面,
C = 乳添加了鼠李糖乳杆菌GG的细胞表面。
箭咀标示细胞壁受损的范围。
[Donato et al. 2010]
小鼠大肠的切片显示,当接触到炎症因子(TNF) 时,能大幅度损害肠道。请留意,当乳酸杆菌GG被加入时,肠道表面受到最小的伤害。
对照物 = 正常的肠道,
TNF = 炎症因子的加入,
TNF+L.GG = 炎症因子及乳酸杆菌GG的加入。
[Yan et al. 2007]
该如何服用乐多珠珠/力多珠珠
®
?
补给份量:
最少每日1小袋或者1胶囊
由于化学及放射性治疗能活跃地损害所有活着的细胞,建议增加服用的数量及次数,以确保能剩下足够活着的珠珠益生菌,来刺激免疫系统及重建肠道的表面。例如,病人可于治疗期间,每日服用2-3颗胶囊或2-3包小袋。
乐多珠珠/力多珠珠
®
是不会有服用过量的问题的。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乐多珠珠/力多珠珠
®
应该在癌症疗程开始前、疗程期间及疗程完成后服用,来重建肠道表面的围墙。
参考文献:
Donato KA et a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ttenuates interferon-ɣ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ɑ-induced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pro-inflammatory signalling. Microbiology 2010, 156, 3288–3297
Dong MY et al. Effects of feeding Lactobacillus GG on lethal irradiation in mice.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1987;7:1-7
Kandasamy M et al. Lactobacilli secreting a tumor antigen and IL15 activates neutrophils and dendritic cells and generates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gainst cancer cells. Cell Immunol 2011;271(1):89-96
Goldin et al. Th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GG on the initiation and promotion of DMH-induced intestinal tumors in the rat. Nutr Cancer 1996; 25:197-204
Greenville C. Gut microbiota - Anti-cancer therapies affected by gut microbiota.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Jan;11(1):1
Rafter J et al. Dietary synbiotics reduce cancer risk factors in polypectomized and colon cancer patients. Am J Clin Nutr 2007;85:488-96
Wollowski I et al. Protective role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n colon cancer. Am J Clin Nutr 2001;73(Suppl):451S-455S
Yan F et al. Soluble proteins produced by probiotic bacteria regulat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survival and growth. Gastroenterology 2007;132:562-75
购买
关注我们
websiteusers@lactogg.com
宣传册
政策声明
词汇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倍迪康(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18楼
固定电话:+852 3486 7233 传真:+852 3486 3723
中国
广州新键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国际生物岛螺旋四路
7号501-1单元
固定电话:+0757 26616888 传真:+0757 26382288
新加坡
ProbioCare Pte. Ltd. (201603757R)
32 Ean Kiam Place
Singapore 429119
固定电话:+65 6255 5592 Fax: +65 6255 5563
马来西亚
ProbioCare Sdn. Bhd. (1124987-P)
122 Jalan Ipoh
51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固定电话:+603 2011 1223 传真:+603 2094 7723
文莱
Am Prolife Company (P20017787)
P.O. Box 31, Jalan Gadong
BE3919, Brunei Darulssalam
固定电话:+673 7335566
邮箱:amprolifebn@gmail.com
泰国
Paedicare (Thailand) Co. Ltd
973 President Tower, Level 14
Unit D and E (1423) Ploenchit Road, Lumpini,
Pathumwan, Bangkok 10330, Thailand
固定电话:+66 99 2828338
分享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Google+
取消
留言
分享